HU6455
發表於 2020-3-11 23:17
s20131417 發表於 2020-3-10 23:00
人哋大西北有「新車」就好開心,
但係有無諗過今次其實係大圍廠送咗架車出去,
搞到自己少咗一架車用?? ...
呢部野好似未去過大圍, 一直係八鄉
GZCulturalPark
發表於 2020-3-12 11:05
沙中綫東西走廊工程“西鐵馬鐵一家親工程”又進一步:lol
Bugwong
發表於 2020-3-12 22:19
前幾日部假千九係D415/416,係係屯馬綫一期之前既馬鞍山綫出過
s20131417
發表於 2020-3-13 18:53
pcckw
發表於 2020-3-13 20:34
s20131417 發表於 2020-3-10 23:00
人哋大西北有「新車」就好開心,
但係有無諗過今次其實係大圍廠送咗架車出去,
搞到自己少咗一架車用?? ...
HU6455 發表於 2020-3-11 23:17
呢部野好似未去過大圍, 一直係八鄉
s20131417 發表於 2020-3-13 18:53
唔係呀,
翻查資料曾經喺2018年11月於馬鞍山綫首航,
當時小弟都坐中過幾次 ...
D415/D416已經比起頭批長春製列車遲了一年才首航,其後2019年2月起D423/D424,D425/D426,D429/D430及D431/D432陸續載客運行,之後連同D397/D398及真日製列車D371/D372,D377/D378閒置了一段時間,其後因應路線延伸至啟德,除了D415/D416外都已經復出了。
屯馬線一期早繁用車17列,連同2列法定後備共19列,已能滿足營運所需,D415/D416在西鐵線載客運行測試,為全線貫通作準備,反正長春製列車在西鐵真正載客運行只是時間問題。
dogdog002
發表於 2020-3-16 23:36
pcckw 發表於 2020-3-13 20:34
D415/D416已經比起頭批長春製列車遲了一年才首航,其後2019年2月起D423/D424,D425/D426,D429/D430及D431 ...
唔明點解而家車都到得七七八八仲唔拿拿林試下早繁出九龍Run多幾部排隊隊一齊出九龍
先試到真材實料,點都要試番三四個禮拜問題先會出來
二來仲可以係未加天水圍特車情況下塞多幾個
或者龜龜都係無膽
到時都係塞晒日本車做7至9屯門出九龍算數
rickywk
發表於 2020-3-17 18:52
今日下繁有出去做生意,咁岩坐到,唔知係批車座位做深定車身做厚咗,感覺車廂可企空間窄過日本車,加埋立柱好阻空間,隨時載得少過日本車:L
呢批假九輸副冷氣,真係好嘈,車底同窗門膠邊仲新,隔音同穩定性贏日本車,但日本車都成18年,贏都合理。;P
同埋停站前由回生制動轉用剎車碟果下非常生硬,變左好大力印最後一腳落去停:@
alexleechaksum
發表於 2020-3-18 01:52
rickywk 發表於 2020-3-17 18:52
今日下繁有出去做生意,咁岩坐到,唔知係批車座位做深定車身做厚咗,感覺車廂可企空間窄過日本車,加埋立柱 ...
隔音同穩定性 :L
搭馬鐵嗰陣嘈到PK、停車又Chok又唔啱位
張櫈個椅背已經做薄咗
張櫈應該無千九佔咁多空間... :o
rickywk
發表於 2020-3-18 09:00
本帖最後由 rickywk 於 2020-3-18 09:02 編輯
alexleechaksum 發表於 2020-3-18 01:52
隔音同穩定性
搭馬鐵嗰陣嘈到PK、停車又Chok又唔啱位
假九行車由窗、門膠邊同車底傳入車廂既聲浪確實細過日本車,嘈既原因係車頂副冷氣,一過中性區熄冷氣就知,當堂全車靜晒。:L
穩定性,我用兩個位評論,一個係美孚起步,過交叉渡線後一條大直路落斜之後左彎,呢個位日本車入有d拋,但假九就算定。
另一個係大欖出隧道北行後第一個露天波口,都算定過日本車。
新車當然無得比,支damper都未老化啦!;P
車廂組件同觀塘線批C車比叫好左,但細心d睇好多直線位都會忽然彎曲突出:shutup:
rickywk
發表於 2020-3-18 09:18
同埋車頂吊落黎果個大扶手環好大壓迫感,可能無晒曲線線條修飾同埋車頂而家太多野,總之明明同日本車同一個呎寸,車廂可用空間感覺細過日本車,亦比日本車有壓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