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yw 發表於 2020-6-5 13:40

s3n370 發表於 2020-6-5 09:15
呢個位闊過好多行12.8嘅直角彎。亦闊過好多總站有12.8嘅直角入坑位。

幾十年前嘅唔敢講。


所知的是當年試路後發現傾斜度不合格,故加設此限制,而非因路面闊窄問題。

s3n370 發表於 2020-6-5 20:21

dcyw 發表於 2020-6-5 13:40
所知的是當年試路後發現傾斜度不合格,故加設此限制,而非因路面闊窄問題。
...

首先,若是傾斜度真係不合格,
即係設計或施工有問題,
都係要砍掉重煉到合格為止。

另外,傾斜度對巴士嘅影響,
不外乎係唔夠力或易翻車。

現場斜度係相當普通。
此外真係易翻車的話,又係回到第一段要砍掉重煉;
最重要係兩樣野都同長度無關。
唔通一架12米E50D,會易反過架10米都唔夠嘅雞車咩。

dcyw 發表於 2020-6-5 23:37

s3n370 發表於 2020-6-5 20:21
首先,若是傾斜度真係不合格,
即係設計或施工有問題,
都係要砍掉重煉到合格為止。




當年對這個路口作改動以提供多一個離開石籬區的途徑,結果只是簡單的移除分隔帶來加設相關行車線並設置燈號控制,變成今天的模樣。

設計時有否考慮到適合任何種類車輛的轉向,我實在不得而知。而設計、施工有否問題,我亦非專家故難以評論,但無論如何,相信與工程只屬「小型交通改善工程項目」不無關係,因而從成本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至於現在才說甚麼「砍掉重煉」,個人來說不甚同意。

p.s. 再繼續只討論這個路口的問題像是有點離題了。

Waiyin12 發表於 2020-6-5 23:51

charlesli0104 發表於 2020-6-1 11:32
梨木樹來往美孚呢段會冇左,要諗辦法補翻

唔難解決,可以
- 32 / 36B改行葵涌道(青山公路已有31B, 35A) / 荔景山路
- 32 / 36B兜入美孚巴總
- 新236棄經青葵公路改行葵涌道,美孚後經荔枝角道、通州街、興華街去碧海藍天
- 46X雙向分段
- 拉36M落美孚

s3n370 發表於 2020-6-6 01:25

dcyw 發表於 2020-6-5 23:37
當年對這個路口作改動以提供多一個離開石籬區的途徑,結果只是簡單的移除分隔帶來加設相關行車線並設置 ...

係講緊試完車後,發現唔啱規格,
未通車就已經要砍掉重煉。

即使係今時今日嘅政府,
紅磡站有份“安全”嘅報告,都要指令承建商去加固
新近開張嘅泥涌臨時總站,試車後一樣要執番正先用得
(註:前者由路政署鐵唔拓展處監督,後者雖由新鴻基出資,同樣受路政署監督)
更何況係多年前做嘅路口改善工程?

唔通你買件野,試完係唔啱規格嘅,
會就咁算數,而唔係叫店方/供應商換過件?

再講遠D,
條路本身嘅尺寸,未開工前係有哂數據。
若果要就咁簡單地開個路口,啱唔啱規格好快就已經知。
簡單地移除係唔啱規格,要大動手術先至得的話,
根本就唔會出現你見到嘅“簡單移除分隔帶”就開個路口。
就算年度無錢,頂多係遲D先起

最後,無論知得多與少,接收資訊不是應該要做好FC及分析嗎?
更何況係平常慎言的你?
多言了。

dcyw 發表於 2020-6-6 23:23

s3n370 發表於 2020-6-6 01:25
係講緊試完車後,發現唔啱規格,
未通車就已經要砍掉重煉。



那麼先說句對不起,對「砍掉重煉」這四字在時間上或有誤解。

至於為何如此興建,如此收貨、有否跟進能否改善?固然有你的道理,但箇中因由對我來說是個謎,已經再找不到多一點資訊了。
(買東西的例子恕我未有很深體會,請諒)

P.S. 工作性質使然,FC、分析對我來說是正常不過的事,可惜亦因在世數十載的經歷而對這方面有點感慨,離題了,不在這方面多言。

s3n370 發表於 2020-6-26 11:49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0-6-26 12:15 編輯

加多樣資料:同區嘅大隴街入圍[乙田]街,同樣禁止11米以上車輛進入。
而今時今日行呢段路嘅巴士,
有幾多架唔過11米?

道路上嘅長限制絕大部份係行政措施,
條路真係行唔到或有安全顧慮嘅係絕無僅有。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迎戰屯馬線】建議拼合36A及12A,開辦236來往葵涌及紅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