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6
發表於 2020-10-27 11:55
本帖最後由 2076 於 2020-10-27 17:51 編輯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0-10-27 11:17
我意思係你可以照殺 12M
我keep 40P 係山上循環既原因係避免灣仔塞車影響班次
40P做逆向循環,幫唔到12/12M/13補下山上穿梭的位,變相殺12M又有 般咸道>羅便臣道 的真空出現。如果40P經西摩道上,又有華富->柏道的真空出現。
加上回程同40爭食,會載空......加上40P唔夠里數收$5.7,只可以收$5.1 (除非拉去田灣),價錢牌又差左,倒不如開40A。
當然,如果40+40P係30分鐘一班聯合15分鐘一班,華富又肯過,其實在巴士公司立場就做得過。
但對乘客來說,我個40+40A方案,服務水平其實係不跌反升。
另外一個想法就係
40 華富(北) <> 灣仔北 $5.7
照跟我方案,回程經置富。
華富>瑪麗>蒲飛路>般咸道>堅道>中環>金鐘>灣仔>灣仔北
https://goo.gl/maps/xQUNudE5Lkt6Uojr6
灣仔北>灣仔>金鐘>堅道>般咸道>蒲飛路>瑪麗>置富>華富
https://goo.gl/maps/YhdD4jxCk8Cscxv56 經堅道 https://goo.gl/maps/BFqYb6FGWT3LX89z6
40P 華富(北) ↺ 羅便臣道 $5.1
半山循環,經西摩道上高主教,然後u-turn去柏道,去程經置富。
華富>置富>瑪麗>蒲飛路>般咸道>西摩道>高主教>羅便臣道西行>列堤頓道>柏道>蒲飛路>瑪麗>華富
https://goo.gl/maps/vFpWymafB72QAqFZA
12 中環碼頭 ↺ 羅便臣道 $4.6
往中環碼頭繞經上環。
中環碼頭>蘭桂坊>堅道>西摩道>羅便臣道東行>中環>上環>中環碼頭
https://goo.gl/maps/MDp8M6sxUF1AgiKN7 經堅道 https://goo.gl/maps/TpmF7Mpqd6LDbpHU7 (經德輔道中)
13 中環(大會堂) <> 旭龢道(半山區) $5.3
往旭龢道繞經金鐘,沿12M路線,柏道後,停英華女書院+蔚巒閣,再u-turn往羅便臣道西行往旭龥道。往中環方向,衞城道後,經西摩道、羅便臣道後,直達中環。班次提升至每15分鐘一班。
旭龢道>列堤頓道>羅便臣道東行>衞城道>西摩道>羅便臣道東行>中環
https://goo.gl/maps/WKmHm9WMP2Lprd2bA
中環>金鐘>蘭桂坊>堅道>般咸道>柏道>羅便臣道東行>羅便臣道西行>旭龢道
https://goo.gl/maps/qZBkogAzJ4Dh7mW96 經堅道 https://goo.gl/maps/sTQ5Dt4Y2JEpP7ad8
資源計呢個方案係最少,但40P收平左,加上南區去柏道要兜完高主教先,同埋上環都係冇上山服務。另外漏洞又有花園台盲點位,要補40P->12轉乘。此外,柏道、羅便臣道落金鐘、灣仔就得番23,區議會或會因收費問題而強烈反對。金鐘去羅便臣道又係真空,原本有12M線。 (雖然金鐘上23/40去堅道,再行扶手電梯會快過搭12M好多,或者搭56A/56B)
如果般咸道上羅便臣道/高主教書院係可以真空,40P就可以開落金鐘(添馬街),收番$5.7,回程金鐘開,行紅棉路直上羅便臣道西行,就可以補番12M的空缺,仲快左好多。
2076
發表於 2020-10-27 11:57
kay 發表於 2020-10-27 11:30
同4/4X一樣
每20分鐘2部
40/40M呢組真係似足4/4X,華富居民又係出城好過入城
一路都係覺得城巴新巴冇乜心機夾唔同總站開車的聯合班次......
反正都冇聯合堅道返華富10分鐘一班,其實得番1條20分鐘一班又有何問題
kay
發表於 2020-10-27 13:32
2076 發表於 2020-10-27 11:57
40/40M呢組真係似足4/4X,華富居民又係出城好過入城
一路都係覺得城巴新巴冇乜心機夾唔同總站開車的聯合 ...
但40M經中環,40經置富
聯合班次差過4/4X
如果唔係羅便臣道要40出灣仔
我個人支持40以逆時針兜半山,40M經置富
不過當年新巴43以金鐘做總站,效果差唔多
但非繁無客
依家既40/40M,非繁客量同當年43有得揮
Rogerlhm98
發表於 2020-10-28 15:31
本帖最後由 Rogerlhm98 於 2020-10-28 15:41 編輯
2076 發表於 2020-10-27 10:46
想知當年12+13變新13,區會唔過的原因係乜。係般咸道冇車上旭龢道? 定係中環碼頭冇車上高主教? 後者其實可 ...
當年仲有23A, 所以唔過嘅原因係般咸道無車上旭龢道。
而作為高記舊生,據我所知好多住離島嘅都會寧願行入老蘭起四飛等車而未必會死等15-20分鐘班嘅12(除非夠時間又想係羅便臣道出口入學校),特別係12唔再紅棉路直上之後,因為本身高主教係有堅道入口係明愛附近。
而我印象中3B+12同12+13嘅兩個方案都係等如單向殺半條12,落山方向交曬比3B/新3(西摩道羅便臣道口)/新13(西摩道衛城道口)/23A(全條西摩道)就算數。
2076
發表於 2020-10-28 16:03
Rogerlhm98 發表於 2020-10-28 15:31
當年仲有23A, 所以唔過嘅原因係般咸道無車上旭龢道。
而作為高記舊生,據我所知好多住離島嘅都會寧願行入 ...
其實都係冇左23A令到空缺多左。
唔知般咸道經柏道上羅便臣道/高主教,其實多唔多人用?
12M/13合併望落其實就最理想,如果般咸道西行得番去到英華女書院就掉頭入旭龢道的13,然後留低西摩道獨市的12,會唔會就過到?
Rogerlhm98
發表於 2020-10-28 16:44
2076 發表於 2020-10-28 16:03
其實都係冇左23A令到空缺多左。
唔知般咸道經柏道上羅便臣道/高主教,其實多唔多人用?
到時會唔會嘈列堤頓道單邊真空就唔知啦:lol
要知道半山曾經兩度試過出埋乘客通告都要收回成命(94年12/M合併,97年12大改走線);P
不過講到尾,我覺得都係巴士專線令到城新運吉唔再bother搞走線然後繼續係度陰乾cut車。
諗返其實又好唔公平,
當年係想清空堅道東行,限死巴士要行西行/羅便臣道東行,但到頭來東行照樣越擺越多車。
又本來打算盡量維持一部份羅便臣道西行嘅巴士服務,甚至為左配合專線成立直頭想用埋巴丙頓道行巴士,結果西行就本來有車行夾硬變左真空。即使後來西行係城巴獨立時期曾經爭啲行返巴士都係無左回事。
2076
發表於 2020-10-28 21:56
Rogerlhm98 發表於 2020-10-28 16:44
到時會唔會嘈列堤頓道單邊真空就唔知啦
要知道半山曾經兩度試過出埋乘客通告都要收回成命(94年12/M ...
根據我個方案,列堤頓道其實都仲有40A同12,所以就係得般咸道>列堤頓道係冇服務,要補轉乘
堅道東行變左小巴世界,不過40M都好客,現狀都唔錯
巴丙頓道點樣行巴士.....
至於羅便臣道西行,我就覺得係半山少數仲可以爭到客的新市場,所以先想重組的同時去做。
另外就係蔚巒閣同宏基國際賓館兩個交匯處,其實善用佢地,定線都仲可以有多啲彈性同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