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興建沙田繞道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12-24 00:26 編輯T4已公開地下化方案,但未動工
龍華酒店一帶雖然公路擴闊進行中,
但顧及馬鞍山人口上升及私家車出牌
門檻偏低,估計作用不會持久。
沙田繞道民間都有提倡過
>> 2017年報章連結按此
而我建議沙田繞道如附圖興建,每方向
兩線行車,907C、978經此路進出西隧
(若未因港鐵南北線過海而取消嘅話……)
270B、A47X、E41 亦行新路, A43/
A44 揀一條入繞道,另一條繼續新田及
欖隧,同樣會經返青馬,唔再考慮屯赤嗰邊。
好處:
1) 建議中沙田繞道出入口,幾乎
無民居及現有建築物需要規避。
2) 避免浪費尖山隧道之三線容量
3) 承上,直出九龍應該無適當位置
再向西走有可能與高鐵管道有衝突
雖然可用成本高昂之立體交叉解決。
4) 配合龍山隧道,提供多一條路徑
往返青衣及機場,便利物流業,同時
減輕沙田承擔水粉埔車輛。
壞處:
1) 配合工程,青沙轉車站北行巴士站
需向南遷移,政府需放棄隧道費收益及
拆除收費廣場,以騰出空間增設出入口
2) 初步喺地圖劃隧道達10公里
土質、通風、救援等我承認唔識
3) 由於唔算直接與內地
連繫,政府未必積極考慮
4) 大埔區巴士線經大埔太和路進出
新路,需修改大埔區內走線甚至搵位搬
總站(978、北區A線都要修改北區走線)
而近寶雅苑嘅燈位亦可能引起倒塞。
太和起條fly over 上去,反正主要車流都係來回上落吐公
不過政府已經遺忘左新東 所謂新界東北發展
可能僅得皇后山邨、山麗苑
入伙就「完成」講銀碼唔夠
明日大嶼咁勁,利益集團唔夠喉 btw 早年好似曾經都有條叫沙田繞道,不過而家好似無咗 青沙個收費廣場/轉車站唔會夠位起:L
流星☆雨 發表於 2020-12-24 17:07
青沙個收費廣場/轉車站唔會夠位起
所以我已建議北行站需
南移至較近隧道嘅出口 呢個唔單止係「沙田」繞道,直頭係「大埔沙田」繞道
將兩個大型新市鎮既市中心完全越過,
兼且要跨越幾座大山,同起條高鐵隧道不無兩樣,
而且沙田出入口直駁青沙,即係差不多無彎轉,
等同要出埋西九龍,多樣性同選擇欠奉,
唔似現有公路網咁有幾個方向同出口可以揀
可怕程度同現有政府既11 號幹線有得揮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12-25 11:11 編輯
currypig 發表於 2020-12-25 09:54
呢個唔單止係「沙田」繞道,直頭係「大埔沙田」繞道
將兩個大型新市鎮既市中心完全越過,
兼且要跨越幾座大山,同起條高鐵隧道不無兩樣,
而且沙田出入口直駁青沙,即係差不多無彎轉,
等同要出埋西九龍,多樣性同選擇欠奉,
唔似現有公路網咁有幾個方向同出口可以揀
可怕程度同現有政府既11 號幹線有得揮
由完善路進出,要重置黃宜坳村
里數亦唔會短好多,半春園出去
睇落飛走大埔市中心,好處係令
北區快咗入繞道,亦不影響其他建築
情況等同數日前公佈嘅11號幹線
草圖,入石礦場繞道、青龍橋睇落
實行機會低,然而現實係選擇有限
至於青沙,南行可接駁青葵、北嶼/
機場、西隧,未致於淨係做到西九龍。 以下是個人對沙田交通網絡的FF
1.將沙田一段(文化博物館至火炭路)的東鐵地下化,
2.東鐵地下化後, 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至每邊5條行車線
3.大埔公路擴闊後, 近火炭路整一個交通交匯處, 興建連接亞公角至火炭的繞道(走線主要在城門河底), 將馬鞍山公路網直接駁通城門隧道和青沙隧道
4.將駿景路近民居一段道路增設密封式隔音屏障, 容許重型車輛行駛(包括巴士)
5.擴闊亞公角街
6.取消T4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0-12-25 17:03 編輯
S3bl430 發表於 2020-12-25 13:59
以下是個人對沙田交通網絡的FF
1.將沙田一段(文化博物館至火炭路)的東鐵地下化,
2.東鐵地下化後, 大埔公路 ...
(3)(4)(5)認同,(6)實際開唔開工都成
疑問,(1)(2)之前都有人提過類似建議
東鐵地下化最大問題在於要
維持運作,佢做得過海及邊境
功能已經無可能起條並排而將
舊線停用數年,由於重鐵爬坡度
有限,淺得滯就無得以金鐘站模式
上面運作但路基完全喺地底內建造,
連搵個位做豎井都無。
另外沙田站地底化仲會唔會
建造四月台咁高成本? 要避讓
直通車,暫無官方要廢止佢嘅資訊
其實沙田鄉事會路轉入城隧嘅
巴士線(40X 47A/X 48X 49X)
該路段擴闊都無法解決死亡交叉
一樣要短距離cut去右邊而塞住北邊嚟
嘅車,其他車應醒水喺火炭入,但巴士苦無
代替方案,即使重建新城市廣場都係一樣。
所以繞道雖然係屬地圖派想法,但
既然呢度係F1版,應完全繞過沙市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