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發表於 2007-2-12 00:53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07-1-28 12:10 發表
為何重鐵載滿客後,加速能力好像無什麼分別?

乘坐電車這一類鐵路時,若果遇上上斜或滿載的時候,速度會明顯下跌。
可是地鐵或九鐵列車,即使滿客,在上斜的路段加速,也好像察覺不到加速能力有任麼改變?(除了K-train的爆音時間有分別之外)

為何會如此?謝謝解答!

今次要同各位同學講的課題係:應荷重機能。

相信大家都知道摩打需要供應電力的兩個大項:電壓同電流黎提供出力的。
今次要講ge keyword就係同佢地有關的。
一般黎講,一抽車的rating係以輸入電力的最大值黎計數的。
之不過,呢個rating其實係可變的。點解?

例1)假如我抽車一個人都冇的話,點解我仲要用最大力黎行同樣的速度呢。
例2)我抽車的rating只係for一般用,而唔係for緊急時所需的出力的話。
可能有人曾經會有諗過上述的兩個典型情況,亦都比佢玩起。

所以,通常一抽車的出力設定係for最大需要時用到的出力。


不過,係EMU的使用條件並唔需要經常用全力黎行車的,如果我幾時都可以出到最大出力的話,顯然會有浪費動力的問題出現的。
就係因為咁,才有上述的應荷重控制方式的出現。亦都因為咁,車輛係起步時就要更新一次其車輛的荷重,並將呢樣野send到制御裝置之內。
使列車的出力可以調節到正確的出力水平。

回到你的問題上:電車由於係以電動機車的思考方式黎設計,所以應荷重係一定欠奉的。
即係話電車無論係空車定頂閘都好,其出力都係一樣的。
用巴士的語言黎講,就好似起豪係空車、半空同頂閘時的行車表現都會有明顯的分別。

而地鐵、九鐵車都好,因為佢的rating係列明了佢係滿載時的出力,再加上應荷重的即時調校出力,故此佢無論係乜野loading之下都可以keep到均等的行車特性。
(K車的變頻聲有唔同就係最好的證明)

總結:電頭同電動列車組的分別之一,係前者需要駕駛員的經驗黎keep住佢的出力以合乎其牽引需要,後者可以自動保持一定的性能。

最後,先前講過2樓同3樓的文章係有問題的,原因如下。
2樓係內容上係表達到應荷重的意思;不過係「however, the acceleration will neither higer nor lower than the set value*,
so that you cannot feel any difference between full load and empty%.」就出o左問題啦。
係*果句中,可能當時佢忘記了鐵路世界之中係有比巴士更嚴重的slip slide問題,係行車時遇上空轉打滑之時就會有速率的變化,
當然有關變化可以大過機械的設定值。如果佢有講明係perfect model的話,我就唔會話佢錯啦。
而係%句中,有關的變化其實都係有跡可尋的,好似MLR係大圍上斜起步時的表演就係啦。:lol

3樓……
唔好以為chopper/VVVF要計數就以為camshaft就唔洗考慮當時抽車的loading!
camshaft一樣都可以做到,即使佢要用電勢差(potential difference/onboard logic使用analog circuit)黎計數都好,佢的效果係唔會冇o左ge……
電車做唔到的原因只有一個,佢係design之時根本沒有將應荷重包含在內。因為當時的tram design logic係運作時並唔會經常地好似以家咁成日頂閘的。
那只需要買足夠日常使用量的機器即成……

superay 發表於 2007-2-12 18:59

先感謝各位的解答,有幾個問題。

第四篇文指出東鐵翻新車在滿客情況下乏力,這是不是因為其載重量已超過其設計最高負荷所導致?
現時有沒有鐵路車輛設計成可以在可行情況(例如成抽車都無客),把其加速力調高?
例如:
1) 成抽舊東鐵無客,加速快一點走人(舊東鐵的加速度快一倍都不會有車輪打滑問題吧!)
2) 多用途車輛:有時行通勤,有時行以斜路為主的路線。

謝謝!

ChickenTong 發表於 2007-2-12 22:15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為何重鐵載滿客後,加速能力好像無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