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在搞搞震?
誰人在搞搞震?說說2012年雙普選就是搞搞震?
或是那些直接干預香港人言論的大陸官員﹐才是搞搞震的元兇?
節錄3月14日明報﹕
成思危說﹕「港人自己要是不斷自強,不斷努力,那它不會被邊緣化。如果你整天在那裏搞什麼政治、搞那個,花了很多精力,搞那些事兒,(突然改用廣東話說)『搞搞震』,你不去搞經濟,必然會被邊緣化。」
回覆 #1 chai 的帖子
聽成思危咁講法分分鐘中央都唔多會比香港 2012 有普選囉 原帖由 AD18 於 2007-3-14 10:06 發表
聽成思危咁講法
分分鐘中央都唔多會比香港 2012 有普選囉
英國人統治香港150年都無「普選」, 要怪, 就怪政客門當年不向英女皇爭取 原帖由 lok1032 於 2007-3-14 10:13 發表
英國人統治香港150年都無「普選」, 要怪, 就怪政客門當年不向英女皇爭取
是的﹐看來在1985年以前的所有立法局議員都要負上責任。 香港一定需要經濟,經濟是香港的靈魂。
以前香港軍法統治果時我地咪又係咁搵錢,點
解家陣大家都話要民主呢? 原帖由 chai 於 2007-3-14 09:15 發表
誰人在搞搞震?
說說2012年雙普選就是搞搞震?
或是那些直接干預香港人言論的大陸官員﹐才是搞搞震的元兇?
節錄3月14日明報﹕
成思危說﹕「港人自己要是不斷自強,不斷努力,那它不會被邊緣化。如果你整天在那裏搞什麼政治、搞那個,花了很多精力,搞那些事兒,(突然改用廣東話說)『搞搞震』,你不去搞經濟,必然會被邊緣化。」
一個回到原點的問題:內地官員應否評論香港內部事務?
看回原文,成先生說的,是”花很多精力”去”攪那些事”,
那麼,只是說出口,算是”花很多精力”的事嗎?
香港在這十年花在內耗的時間及成本有多少?
若花在這些內耗的時間及精力是放在經濟及民生發展,
形勢會如何? 原帖由 Chairman 於 2007-3-14 22:40 發表
香港在這十年花在內耗的時間及成本有多少?
若花在這些內耗的時間及精力是放在經濟及民生發展,
形勢會如何?
為何這一定如 閣下所言定義內耗?
內耗和提出意見有何分別?
那些東西共花去多少時間?
計算出來吧...
更大問題是﹐那些問題歸根咎底是誰搞出來。
基本法列明2007年就可以有普選的機會﹐
是誰將普選權消滅? 原帖由 chai 於 2007-3-14 23:42 發表
為何這一定如 閣下所言定義內耗?
內耗和提出意見有何分別?
那些東西共花去多少時間?
計算出來吧...
更大問題是﹐那些問題歸根咎底是誰搞出來。
基本法列明2007年就可以有普選的機會﹐
是誰將普選權消滅?
內耗和提出意見當然有分別。
提出意見只是說出來,而不會有行動。
而內耗,本身就已是一個行為。
過往十年,特區政府的確做了一些笨拙的事,
但這不代表其他人沒有責任。
就用回對基本法最寬鬆的解釋,
就是2007年有機會普選行政長官。
你本人也已指出,是有”機會”,但不是”必然”。
別忘記要更改基本法中關於行政長官選舉的關卡,
立法會三分二議員同意,行政長官同意,中央批准。
若中央不批准,根本改變不了,這是鐵一般的事實。
所以泛民議員的方案應著力於遊說中央,
他們的方案不會於梁家傑的方案般,危害中央對香港的主權行使。
泛民連中央最擔心的地方也沒有顧及,
或者,他們真的不是一流的談判高手。 原帖由 Chairman 於 2007-3-15 00:37 發表
提出意見只是說出來,而不會有行動。..
行動是指什麼?難道只是搞遊行示威﹐也是被定義為內耗行動? 原帖由 chai 於 2007-3-15 02:04 發表
行動是指什麼?難道只是搞遊行示威﹐也是被定義為內耗行動?
不如請泛民議員問一下自己,
這十年來,他們做的,是增強了中港的互信,還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