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bw
發表於 2007-3-19 22:11
原帖由 kingprowm 於 2007-3-19 22:06 發表
呢個數字當然唔支持減班, 但客量少左,
始終對收入構成影響, 唔好忘記馬鐵唔止影響 87D
對 81C 影響似乎更大 !
81C, 自從兜入左去錦泰之後, 有好多恆耀安客都過戶俾左87D啦,
而其後的影響, 大部份亦都係唔關馬鞍山區事, 所以81C減下減下減到而家咁,
算係合理, 不過, 唔好入馬鞍山數, 係城門河以西的問題...
仲有一點...呢條馬鐵, 目標係想吸引沿線局民乘搭, 尤其係馬鞍山客...
但而家反而大部份都係吸引到南段既人搭, 係咪多少都有點失敗呢?!
要提升客量, 唔該唔好下下用DESTRUCTIVE METHOD...
用下CONSTRUCTIVE既方法, 提升下服務水平, 攪好D接駁,
吸引到人搭先再講減巴士線啦...
[ 本帖最後由 hkbw 於 2007-3-19 22:16 編輯 ]
ahbong
發表於 2007-3-19 22:15
原帖由 hkbw 於 2007-3-19 22:01 發表
我講得出既, 多少有野BACK ME UP的..
得閒繁時去拎D PRIMARY DATA, 又或者搵一D SECONDARY DATA, 好有機會有新發現..
只會說「多少有野 BACK ME UP」是不足夠的
有 Primary data、Secondary data 的話
只管拿出實際的數字來
讓大家判斷是否有參考價值
說得出「有些資料是不可以公開的」這樣的註腳
大家肯定絕對會相信你是擁有機密資料的
87D 每個單少 12 人
以一架巴士載客大概 100 人左右
乘客量流失百份比有多大
自己去按一下計算機吧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07-3-19 22:19 編輯 ]
hkbw
發表於 2007-3-19 22:18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7-3-19 22:15 發表
只會說「多少有野 BACK ME UP」是不足夠的
有 Primary data、Secondary data 的話
只管拿出實際的數字來
讓大家判斷是否有參考價值
87D 每個單少 12 人
以一架巴士載客大概 100 人左右
乘客量流失百 ...
所以咪話LAW, 巴士原來坐滿都係叫唔夠客, 要企先夠LAW...
唔該, 睇下一部巴士有幾多企位先再講啦...
不如你又按下計數機, 當呢堆少左既客個個走晒去搭馬鐵,
佔既比重又有幾多?
[ 本帖最後由 hkbw 於 2007-3-19 22:23 編輯 ]
ahbong
發表於 2007-3-19 22:21
原帖由 hkbw 於 2007-3-19 22:18 發表
所以咪話LAW, 巴士原來坐滿都係叫唔夠客, 要企先夠LAW...
唔該, 睇下一部巴士有幾多企位先再講啦...
你的 Primary data、Secondary data 呢?
hksf
發表於 2007-3-19 23:12
原帖由 hkbw 於 2007-3-19 22:01 發表
因為實在有太多人對這些DATA理解錯誤..
一講到馬鐵客量上升, 就會要馬鞍山巴士線減班(尤其係87D)...
仲有, 我講得出既, 多少有野BACK ME UP的..
得閒繁時去拎D PRIMARY DATA, 又或者搵一D SECONDARY DAT ...
洗唔洗用SPSS 分析下?
九巴o既客量冇影響,
馬鐵o既乘客o係天跌落黎?
hr1918
發表於 2007-3-20 01:27
原帖由 hkbw 於 2007-3-19 20:48 發表
呢層小弟對有關方面的消息有點保留.
由最初至現在, 馬鐵客量上的原因有幾個:
1. cut 巴士線/ 減班
2. 愈來愈多區外人因為馬鐵而多了來回馬鞍山(新客源)
3. 客量上升得最多並非馬鞍山北個一段, 而係南 ...
上面都講過啦 ,九巴cut 車交quota cut得最多就係cut埋d無關痛癢乘客無乜選擇既線都要保住d同鐵路競爭既大線,咁馬鐵多左人搭咁同cut車有咩關係 ?:o 不如你講下有咩路線純粹係因為被逼cut車 ,所以乘客先會走去搭馬鐵/東鐵啦:lol
GK9636
發表於 2007-3-20 01:33
原帖由 hkbw 於 2007-3-19 20:48 發表
呢層小弟對有關方面的消息有點保留.
由最初至現在, 馬鐵客量上的原因有幾個:
1. cut 巴士線/ 減班
2. 愈來愈多區外人因為馬鐵而多了來回馬鞍山(新客源)
3. 客量上升得最多並非馬鞍山北個一段, 而係南 ...
補充一些資料
現時沙田區K線由馬鐵未通車前到而家錄得客量跌幅由一成至4成, 當然81C的客量跌幅算係長途前當中比較大(約3成), 其他影響輕微, 主要是城門河以東秦石至第一城往中/南/西九龍的路線都有約干的客量跌幅, 不過到而家E個時候, 個人認為已經差唔多到平衡點
其實馬鐵人次上升的確係多左班新客源帶動(區內人口因交通便利往來頻密), 不過以前巴士駁腳果程的確唔少流向馬鐵
而九巴客量因馬鐵流失仍未去到10萬人次, 可見當中的差別係新增客源
以而家的狀況, 九巴與馬鐵各自發展, 未來的馬鐵上蓋項目可為馬鐵帶來穩定客源, 九巴繼續專注投放資源起營運效益高的路線, 起沙紅/沙中出現前暫時未見到會有單一交通工具可以處於壓倒優勢:P
ahbong
發表於 2007-3-20 01:34
原帖由 hkbw 於 2007-3-19 22:18 發表
不如你又按下計數機, 當呢堆少左既客個個走晒去搭馬鐵,
佔既比重又有幾多?
你的數據又只有 87D
成個馬鐵服務範圍有幾多條巴士線先?
淨係計你所謂 87D 一個單少 12 個客有咩意思?
加加埋埋有 12 萬就有意思喇
12 個... 留番俾你做 Primary Data 啦
hr1918
發表於 2007-3-20 01:38
原帖由 hksf 於 2007-3-19 23:12 發表
洗唔洗用SPSS 分析下?
九巴o既客量冇影響,
馬鐵o既乘客o係天跌落黎?
就算真係天跌落黎,點解d客唔跌落巴士度呢;P
揀車搭姐,無話邊個岩邊個錯架.拗贏左又唔係馬鐵會摺埋,拗輸左又唔係會無87D比你搭,
似乎有人唔多願接受馬鐵多左人搭既事實, 每次見有其他人話馬鐵好過巴士都要撐下場姐:)
denniskeung
發表於 2007-3-20 01:45
原帖由 GK9636 於 2007-3-20 01:33 發表
補充一些資料
現時沙田區K線由馬鐵未通車前到而家錄得客量跌幅由一成至4成, 當然81C的客量跌幅算係長途前當中比較大(約3成), 其他影響輕微, 主要是城門河以東秦石至第一城往中/南/西九龍的路線都有約干的 ...
我每日都會來往馬鞍山站和紅磡站,
多數搭馬鐵, 有時亦會搭 87D,
我所見到既係早一兩年馬鐵真係唔多人,
但近呢半年我覺得馬鐵係多左人搭,
但同時87D的客量都唔見有什麼下跌,
依然係班班坐滿至頂閘...
相信如閣下所說, 馬鐵係多左新客源,
多左 d 生客來往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