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yw
發表於 2021-5-18 22:14
053h4 發表於 2021-5-18 19:07
有13%人係2021年4月得到200蚊以上補貼,即係大約每月比800蚊以上車費,好大機會係買月票,而有3%人係得到 ...
那又未必,最少我和一班同事已非任何月票、都會票等等常客優惠的受惠人士,但每月車資全部超過$800。
實際上,車資多於$800而沒有常客優惠的應該不少。
dcyw
發表於 2021-5-18 22:16
louis2018 發表於 2021-5-18 21:58
其實根本有幾多人用電子付款搭車呢?小巴有咗噤耐,從來都冇見過人用
乘403系時,間中都會有乘客以支付寶繳付車資。
至於巴士就暫時未見過了。
I20091157
發表於 2021-5-18 22:51
dcyw 發表於 2021-5-18 22:16
乘403系時,間中都會有乘客以支付寶繳付車資。
至於巴士就暫時未見過了。
個人覺得,有download支持電子支付嘅手機apps嘅人,倒是十分多。
不過冇交津補貼係最大障礙,大大降低使用意慾。
九巴仲衰,龜速咁裝BOC機,都唔知五年後裝唔裝得晒D車。
ccicoltd
發表於 2021-5-19 00:35
dcyw 發表於 2021-5-18 22:16
乘403系時,間中都會有乘客以支付寶繳付車資。
至於巴士就暫時未見過了。
坐大巴,雲閃和信用卡都用過,純貪玩。
ccicoltd
發表於 2021-5-19 00:36
I20091157 發表於 2021-5-18 22:51
個人覺得,有download支持電子支付嘅手機apps嘅人,倒是十分多。
不過冇交津補貼係最大障礙,大大降低使用 ...
經常看見無卡機的九巴跑尖碼線。
teddybus
發表於 2021-5-19 09:16
louis2018 發表於 2021-5-18 21:58
其實根本有幾多人用電子付款搭車呢?小巴有咗噤耐,從來都冇見過人用
地鐵見過,巴士小巴就暫時未
chinahk30
發表於 2021-5-20 15:08
dcyw 發表於 2021-5-18 22:14
那又未必,最少我和一班同事已非任何月票、都會票等等常客優惠的受惠人士,但每月車資全部超過$800。
實 ...
以前未封關大把人日日出入羅湖, 一個月車費千千聲
jpoon
發表於 2021-5-20 15:20
qunow 發表於 2021-5-18 18:44
非市民呢?
而家買八達通好難咩?
jpoon
發表於 2021-5-20 15:22
本帖最後由 jpoon 於 2021-5-20 15:24 編輯
chinahk30 發表於 2021-5-20 15:08
以前未封關大把人日日出入羅湖, 一個月車費千千聲
跨境交通唔計入車費補貼計劃內
P.S.如果羅湖都計,經常搭飛機工幹係咪又要計埋
kei_hk
發表於 2021-5-20 16:11
I20091157 發表於 2021-5-18 22:51
個人覺得,有download支持電子支付嘅手機apps嘅人,倒是十分多。
不過冇交津補貼係最大障礙,大大降低使用 ...
現時情況﹐八達通以外的電子支付﹐擺明係方法遊客﹐主力比遊客用啦。
而家差不多無晒遊客﹐邊駛咁快手腳裝機。;P
坐地鐵﹐我2月時用過alipay HK﹐原因係2月我計過數坐唔夠 $200﹐加上有alipay hk 的優惠推廣。
如果唔係有推廣﹐我都係用番八達通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