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島魚蛋 發表於 2021-8-14 14:51

shakugan2005 發表於 2021-8-14 19:02

Sita1004-1017 發表於 2021-8-13 21:48
所以我已經冇計東鐵

唔好話吖,本身有「附加費」+特快的荃灣西去尖東都係同荔景同價,甚至去柯士甸/九龍 ...

咁個「附加費」未又唔係搞到紅磡/旺角東去柴灣仲貴過荃灣去柴灣, 荃灣西/旺角東依D就時平時貴, 顯徑係一開始就唔知計東鐵定地鐵連去九龍塘都貴

shakugan2005 發表於 2021-8-14 19:03

珀島魚蛋 發表於 2021-8-14 14:51
屯馬線有學生價,抵!
我唔會唔坐89D 89P

61R半價仲抵喎, 有冇支持下呀?

珀島魚蛋 發表於 2021-8-14 19:06

JC3987 發表於 2021-8-15 16:43

kwn1029 發表於 2021-8-13 11:48
我係馬鞍山-觀塘返工客
屯馬 馬鞍山-觀塘 $12.1
89D 89P $9.4


我就返工多數保鐵,放工一定揀巴士。

不過咁多錢起一個基建,應該係服務大眾,而唔係擺出“你搭唔起就唔好搭”嘅態度。

況且港鐵係價格受監管嘅公營機構,收費應該要公道,無理由連 “馬鞍山去鑽石山貴過去黃大仙” 呢啲咁荒謬嘅訂價都無人糾正得到佢。

既然馬鞍山 $9.8 去到九龍塘周邊兩個地鐵站範圍,同樣道理去鑽石山-宋王臺/九龍灣都應該收 $9.8 囉。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8-15 17:15

JC3987 發表於 2021-8-15 16:43
我就返工多數保鐵,放工一定揀巴士。

不過咁多錢起一個基建,應該係服務大眾,而唔係擺出“你搭唔起就唔 ...

假設5公里做一個收費區間, 馬鞍山去石硤尾-鑽石山係10-15公里, 而太子以南/彩虹-藍田/啟德-柯士甸係15-20公里, 以純里程計算後者係會高一個收費層級
以宜家個設計由10.2 > 11.3 > 12.6都算係折中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8-15 17:20

JC3987 發表於 2021-8-13 01:14
首先,尖沙咀去觀塘 (荃灣線轉觀塘線)乘車距離大概係12.2公里。
10.6公里可能係你記錯油麻地-觀塘嘅乘 ...

呢個10.6公里係經鑽石山轉車, 以尖東/尖沙咀當作同站計算
KWT,NTK,KOB,CHH,DIH,KAT,SUW,TKW,HOM,HUH,ETS,TST

JC3987 發表於 2021-8-15 18:00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1-8-15 17:20
呢個10.6公里係經鑽石山轉車, 以尖東/尖沙咀當作同站計算
KWT,NTK,KOB,CHH,DIH,KAT,SUW,TKW,HOM,HUH,ETS, ...
你呢個例子唔錯,說明咗當初觀塘-尖沙咀因為路線迂迴而唔收足乘車里數 12.2km 嘅一個好處:三四十年後有更直接嘅路線通車(觀塘線轉屯馬線 10.6km),都無需要諗重新訂價嘅問題。




tonyng 發表於 2021-8-18 19:10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21-8-18 21:09 編輯

JC3987 發表於 2021-8-15 18:00
你呢個例子唔錯,說明咗當初觀塘-尖沙咀因為路線迂迴而唔收足乘車里數 12.2km 嘅一個好處:三四十年後有更 ...
順便回應一下另文(已鎖上)未討論完畢的馬鞍山票價問題,下表顯示屯馬綫由烏溪沙前往柯士甸途中各站的里數(第二欄),並參考荃灣站得出MTR Scale (第三欄),以及現行的兩鐵合併票價(第四欄),Delta(第五欄)為第三、四欄的相差。由此可見,在原馬鐵及新界路段(烏溪沙至大圍/顯徑),以九鐵原本的訂價比較,採用地鐵票價結構將會高7%至55%不等。至於鑽石山至何文田及柯士甸,都是以「兩鐵合併票價」為藍本,因而貴1%至20%不等。紅磡和尖東則是按九鐵訂價以兩鐵合併票價調減公式處理,前回閣下提到馬鞍山至尖東沒修正到與佐敦相同,似乎「短貴長平」會是一個契機,以加紅磡換取減尖東作會處理方式之一。

JC3987 發表於 2021-8-21 02:09

本帖最後由 JC3987 於 2021-8-21 20:30 編輯

tonyng 發表於 2021-8-18 19:10
順便回應一下另文(已鎖上)未討論完畢的馬鞍山票價問題,下表顯示屯馬綫由烏溪沙前往柯士甸途中各站的里 ...
多謝你特別回應我關於馬鞍山票價的問題, 個試算表做得很好! :handshake
我就係要呢啲, 先有里數後有車費, 大家才有辦法越辯越明。

Base on 你個表我想加返個收費基準里數 (第三欄) 上去, 正如你之前提到, 屯馬線係呈 U型結構, 車費到最南端的尖東站之後至到南昌站之間係遞減的。
所以我想估返一個收費基準里數, 然後推算收費, 而非單純計屯馬行車里數。

馬鐵車費一個特點係有 zone, 我姑且用馬鞍山站同第一城站做兩個 zone 的 reference point.

另外, 馬鞍山-紅磡應該用最短路線 MOS-TAW (TML) 8.7km+TAW-HUH (EAL) ~8.6km 計。
所以 "馬鞍山-紅磡" 係近過 "馬鞍山-何文田", 因而 "馬鞍山-紅磡" 照現價並唔構成 "短貴長平" 問題。
淨係馬鞍山-尖東減返價就得。

綜合以上我就得出下表, 見到好似你咁講只有在原馬鐵及新界路段係採用地鐵票價結構的話明顯較貴。

呢樣嘢原因一來好似板友講, 因為原馬鐵及新界路段係地面路線成本平過地下鐵。
二來我認為係九鐵有 intra sub-urb fare 觀念, 唔進入市區的車程係收平啲。
例如屯門-錦上路 13.6km 只收 $7.9, 顯徑-馬鞍山/上水 只收 $7.3, 明顯地比市區/市區往新界同等距離平。
同出名車費貴的倫敦地鐵一樣, 例如 zone 1-3 同 zone 2-4 同樣係三個zone (乘車距離相若). 坐 zone 2-4 (intra sub-urb) 係平過有入市中心的 zone 1-3.

如果要 rationalize 成個 farescale, 所有唔入港鐵都會票範圍 (而唔涉及特殊車站) 的車程都應該計 intra sub-urb.
目前 intra sub-urb 嘅車程除咗錦上路-屯門;顯徑-烏溪沙/上水,就剩返東涌-欣澳。
東涌-欣澳跟地鐵票價結構 10.5km 收 $10.5 實屬偏高. 應該比照顯徑-馬鞍山減返到 $7.3 左右。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荃灣綫中距離車費過高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