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kachung
發表於 2021-8-16 00:07
吳宗錡 發表於 2021-8-15 18:21
其實點解條側線唔起喺黃埔站月臺正下方,並預留下層月臺空間,畀將來官塘線可以延伸過海呢? ...
經歷過無數次起咗但用唔着嘅預留位,港鐵已經唔會再喺自己課金嘅project起預留位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00:34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8-15 21:46
沒錯,進黃埔段可以說是單線雙程,加上這站近海,難以再延伸。
重點係德民街/ 德安街本身太窄
(諗番當年點封路起黃埔站)
再加上德安街盡頭畀海逸君綽/ 海濱廣場同海名軒夾死
仲可以點出海?
cruisesnet
發表於 2021-8-16 01:08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1-8-15 21:46
沒錯,進黃埔段可以說是單線雙程,加上這站近海,難以再延伸。
#曲
難保有日又玩將線翻阪 何文田過海黃埔成為另一個康城🤣
hokachung
發表於 2021-8-16 01:30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00:34
重點係德民街/ 德安街本身太窄
(諗番當年點封路起黃埔站)
再加上德安街盡頭畀海逸君綽/ 海濱廣場同海名 ...
如果當初選擇咗戴亞街設站方案,或許仲有機會延伸過海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10:13
hokachung 發表於 2021-8-16 01:30
如果當初選擇咗戴亞街設站方案,或許仲有機會延伸過海
咁戴亞街又真係偏離黃埔中心地帶
(不過海逸豪園就得益)
若果黨鐵決心唔揀觀塘線過海的話
直插黃埔中心帶的確較好
kei_hk
發表於 2021-8-16 10:39
hokachung 發表於 2021-8-16 00:07
經歷過無數次起咗但用唔着嘅預留位,港鐵已經唔會再喺自己課金嘅project起預留位
...
就算唔預過海﹐起多個月台專供落客之用﹐唔駛隔班車以何文田/黃埔做總站﹐原則上都係好事。
當然﹐建築的技術性問題﹐消防等其他問題﹐是否真係做到﹐我就不作討論了。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11:06
kei_hk 發表於 2021-8-16 10:39
就算唔預過海﹐起多個月台專供落客之用﹐唔駛隔班車以何文田/黃埔做總站﹐原則上都係好事。
當然﹐建築 ...
先撇除工程因素
本身德安街實在係窄
即使做得到兩個月台
基本上都一定係上下兩層
而德安街月台尾至海邊距離亦太近
應該做唔到調頭隧道
咁樣成件事就會好尷尬
黃埔入閘嘅時候就要睇清楚下一班車幾點開
同埋係上層定下層月台
不過又唔係冇解決辦法嘅
就係全部扶手梯都只落一層
而不設兩層直落嘅扶手梯
咁大家就點都會先到上層月台
唔想等下班就落多一層
kei_hk
發表於 2021-8-16 11:30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21-8-16 11:32 編輯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11:06
先撇除工程因素
本身德安街實在係窄
即使做得到兩個月台
所以﹐我上面就講了只做 "專供落客"。
上下分層月台﹐這係必然的。
(即係將現時的掉頭隧道﹐延長去到黃埔站﹐並非好似現時剛剛去到黃埔站的邊緣位置)
下層月台專供落客﹐唔預乘客會主動去下層月台上車。
乘客見到指示去下層等車﹐就乘客自己決定。
由於 "專供落客"﹐連接下層月台的通道可以適量減少﹐同埋自動梯數量可能減少及只提供向上方向。
好處 :
何文田站唔需要再派人做 "清客"﹐有助提升班次穩定。
去黃埔的乘客﹐每一班車都適合﹐唔需要選擇合適的班次﹐增加去黃埔的班次﹐提升運載力。
同時﹐沿線的黃埔乘客唔需要選擇指定班次﹐令每一班車的載客量比較平均。
黃埔會增加一個備用月台﹐當其中一個月台有事故﹐尚有另一月台繼續提供服務。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11:49
kei_hk 發表於 2021-8-16 11:30
所以﹐我上面就講了只做 "專供落客"。
若果「專供落客」咁只係將依家調頭隧道「延長」
對於黨鐵而言,無任何實際收益
以今時今日嘅服務態度,點可能成事
所以一係唔起,一起就一定係畀埋上客
kei_hk
發表於 2021-8-16 12:04
JX9097 發表於 2021-8-16 11:49
若果「專供落客」咁只係將依家調頭隧道「延長」
對於黨鐵而言,無任何實際收益
以今時今日嘅服務態度,點 ...
如果我無記錯﹐掉頭隧道最初真係想起到去黃埔站的﹐係最後才改短唔入黃埔站。
最初入埋黃埔站時﹐是否有考慮過做雙層月台﹐真係不得而知了。
現時的最終方案﹐是否因為黃埔站做雙層月台有技術性問題﹐又沒有太多資料引證到。
會唔會因為有東鐵過海﹐就可以肯定觀塘線唔會有需要過站(因為何文田可以轉車)﹐加埋黃埔站本身有一定難度。
所以﹐最終就用單月台方案﹐減少工程技術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