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擴充元朗輕鐵版圖以改善區內交通擠塞及配套
本帖最後由 newlife 於 2021-11-9 20:29 編輯衹有巴士或小巴來往大棠係唔足夠,因巴士及綠色小巴班次較疏而且經常滿座、需等候大量紅綠燈及容易遇上塞車,港鐵應該擴充元朗輕鐵版圖(1988年通車至今已33年仍僅得五個輕鐵站,相對於天水圍及屯門實在少得相當可憐🥺,亦容易令人錯覺衹側重市中心近大馬路嘅發展而忽略元朗工業邨、橫洲、大旗嶺、大棠及十八鄉一帶大量民居)以完善區內交通配套及避免塞車,建議興建兩條南北走向輕鐵綫,分別接駁屯馬綫朗屏及元朗站,西北至東南走綫由位於麗賢花園及維園山莊之間嘅盛屋村站出發,中途設大井圍站(麗安花園旁)、福欣街站、宏利街站、福宏街站、福恆街站、橫洲村站、地利黃金閣站、沿福喜街轉入山貝河設東頭工業區站、朗屏站(接駁屯馬綫,架空興建)、安寧路站、鐘聲徑站(豐年路及康樂路站之間增設,青山公路近山貝河各自向南北遷移行車線,以便騰出空間興建橫向月台,縱向月台架空建造,形成輕鐵綫十字型上下轉乘,類似何文田站模式,同時將康樂路及大棠路站東行月台向東遷移至與西行月台平排並相應修改行車線,令鐘聲徑與康樂路站有足夠間距)、教育路站、馬棠路站、馬田村站、溱柏站、架空越過元朗公路轉入深涌路明渠設深涌村站、轉入大樹下路明渠設崇正新村站、大樹下天后古廟對出嘅十八鄉站、抵達南坑村總站(另一分支總站為塘頭埔村,建議兩個分支總站班次以梅花間竹編排)。
而另一條東北至西南走向輕鐵綫由元朗站出發,於青山公路鳳翔路交界轉入偉發及昌威大廈以北,經攸田路明渠到達Yoho Town站、轉入豪苑以北抵達下攸田公所東北面嘅下攸田村站、元朗救護站以南嘅朗晴居站、經過鳳麒路轉入十八鄉路近第1座嘅尚悅站、上攸田村站、架空越過元朗公路轉入朗河路明渠嘅港頭村站、大旗嶺站、深涌村站、轉入山貝河嘅田寮村站、木橋頭村站、白沙村站、黃泥墩村站、到達位於黃泥墩村公所對出嘅大棠總站。
由於兩條建議輕鐵新綫大部份均行走於寬敞明渠之上,不佔用路面空間,施工亦較易及不影響道路使用者。 市中心一段山貝河/明渠已經用黎起天價行人天橋
而朗屏以北站嘅密度甚至比巴士重要密(但係入面大多係工業區)
本帖最後由 newlife 於 2021-11-9 23:25 編輯
charlesli0104 發表於 2021-11-9 20:50
市中心一段山貝河/明渠已經用黎起天價行人天橋
而朗屏以北站嘅密度甚至比巴士重要密(但係入面大多係工業區 ...
行人橋到而家仍未有動工時間表,而且區議會及社會各界係反對興建,起唔起得成仲係未知數,即使起,條渠咁闊,冇理由容不下行人橋及輕鐵橋。依據K68路線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le:MTRK68_RtMap.png ),工業邨內同一方向巴士站達8個,而我衹建議起4個輕鐵站,如仍嫌多,可縮至宏利街及福恆街兩站。
本帖最後由 Citcalag 於 2021-11-9 23:54 編輯
區內擠塞問題係源於十八鄉路與公庵路、僑興路、大樹下東路及大棠路多個燈位非常接近,而且路窄放燈不順所致,而且近乎大部份元朗南車輛都要由十八鄉路塞入十八鄉迴旋處,唔塞就奇。
治本既方法要大執馬棠路以南一帶道路網先能夠解決。當初設計元朗南道路網缺乏hierarchical planning,應該要好似將軍澳或者天水圍咁,以少交通燈既區內幹道(如天影路、寶順路)連接公路,最高車速可以達到時速70公里。
要做到將十八鄉路提升為公路連接路呢個目標,可以永久封閉大樹下東路路口,大幅擴闊公庵路同埋大棠路之間一段十八鄉路,並將公庵路及僑興路擴闊為雙程四線道路。
起輕鐵用喺人口較密地區先有效,你條鐵架空諗下已經知無可能,如果起地下即係又要交通燈多一個phase。
Citcalag 發表於 2021-11-9 23:39
區內擠塞問題係源於十八鄉路與公庵路、僑興路、大樹下東路及大棠路多個燈位非常接近,而且路窄放燈不順所致 ...
輕鐵主要服務村屋已有大量先例可援,如藍地至屏山站一段、新墟、青山村及青雲站,大棠村屋密度不比前述地區低,否則不會既有小巴亦有巴士到達。元朗南明渠可毋須架空車站(與地面平衡便可),衹有越過元朗公路、青山公路近山貝河及朗屏站才需升高路軌。
本帖最後由 Citcalag 於 2021-11-10 00:56 編輯
newlife 發表於 2021-11-10 00:15
輕鐵主要服務村屋已有大量先例可援,如藍地至屏山站一段、新墟、青山村及青雲站,大棠村屋密度不比前述地 ...
我都估到你會咁答
青公一段,左屯門、右元朗,自然兩邊都會有人流
大棠係一條掘頭路,元朗工業區又係另一條掘頭路
無可比性
至於架空,如果要架空,造價要幾錢?工程耗時幾耐?
要比雙層巴士穿過架空路段橋底,然後其他路段又並唔係架空,咁要花幾多距離爬升 / 下降?你個走線係會穿過元朗大馬路、教育路、馬田路、十八鄉路,幾多個路口要加燈,幾多個路口係架空穿過?
要唔要封閉元朗大馬路 / 元朗公路部份行車線進行工程?
會唔會同民居距離太近?
呢d問題一諗就諗到
Citcalag 發表於 2021-11-10 00:45
我都估到你會咁答
青公一段,左屯門、右元朗,自然兩邊都會有人流
自西鐵通車後,已分流絕大部份來往屯門、天水圍及元朗輕鐵客,搭得屯元輕鐵綫,多數會中途站落車(屯馬綫覆蓋唔到嘅地區),極少搭足全程。大棠無錯南面係掘頭,但元朗南會興建大量公屋,加埋班村屋客都足夠輕鐵營運,同樣工業邨附近會有橫洲公屋項目,將新增數萬人口,連同村屋群及工業邨上班族亦可撐起輕鐵,而且工業邨並非掘頭,盛屋村站可向西伸延至天水圍北現有輕鐵綫,進一步增加客源。架空造價肯定較地底低得多,根據馬鐵經驗衹需3年10個月便落成通車。建橋越過馬路不一定要封路,海盈至海達邨及旺角彌敦道天橋便係例子。 本帖最後由 newlife 於 2021-11-12 00:44 編輯
其實元朗輕鐵除兩縱一橫向綫外,仲有一條橫綫需要起,將610過咗屏山站後繞道,於朗邊興建中居屋地盤東北面轉入朗天路,喺御豪山莊同御景園之間設朗天路站,其後轉入山下路停車場,於欖口村路設元朗公園站,穿過翠韻華庭及翹翠峰之間,喺匡智晨樂學校以南設體育路站,山貝河上設馬棠路站,與元朗西北至東南走線輕鐵形成十字型上下轉乘,於馬棠及大棠路交界西北面設富達廣場站,之後與朗晴居站匯合,經下攸田村站及Yoho Town站抵達元朗總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