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yin12
發表於 2022-1-7 12:07
User12345678910 發表於 2022-1-7 09:05
唔通樓主想喺每個座椅貼,但繁時........
我原文係咁寫
"巴士、小巴須於每座位之前方/附近空間,以及車廂當眼處將貼該二維碼,巴士司機備有印有該車輛二維碼的卡片,數量不少於該巴士之企位載客量 // 當司機察覺全車滿座、開始有乘客站立時,須向上車乘客派發上述印有二維碼之卡片,供站立乘客使用。"
ate214
發表於 2022-1-7 12:09
Waiyin12 發表於 2022-1-7 12:01
唔止安心出行,好多防疫措施都係垃圾
一係唔好做,係做就做全套
放屁
班慈母有理無理都出告票叫你自己上庭同個官講架啦
Ricky403
發表於 2022-1-7 12:11
如果唔洗理私隱,其實好簡單,將八達通後台數據駁去安心出行咪得囉;P
User12345678910
發表於 2022-1-7 12:40
Waiyin12 發表於 2022-1-7 12:07
我原文係咁寫
"巴士、小巴須於每座位之前方/附近空間,以及車廂當眼處將貼該二維碼,巴士司機備有印有該 ...
我講地鐵
teddybus
發表於 2022-1-7 12:42
Waiyin12 發表於 2022-1-7 12:07
我原文係咁寫
"巴士、小巴須於每座位之前方/附近空間,以及車廂當眼處將貼該二維碼,巴士司機備有印有該 ...
仲要派卡片?落車駛唔駛收返?係咪嫌車長太得閒?
da87
發表於 2022-1-7 12:50
發偉論或玩膠都有個限度...亦要睇場合...
cz9328
發表於 2022-1-7 15:11
本帖最後由 cz9328 於 2022-1-7 20:39 編輯
S3bl430 發表於 2022-1-7 09:08
如果新冠病毒勁到可以穿透口罩然後直接經呼吸道感染人,咁其實就算唔出門口都有機會受到感染,
坊間某些口罩是否certified 有效 (我指嚴謹到係有NIOSH certified 編號嘅 N95口罩,或歐洲FFP2/FFP3級數),的確係疑問,無cert 嘅在高風險時期可能會漏多幾粒病毒囉。
當然,人體要吸入幾多粒病毒,身體才「冧檔」使病毒能成功複製繁殖,仍然是一個謎,或者很可能是因人而異。
如果驚口罩漏罅嘅,盡力把空氣內「別人呼出的飛沫」之濃度或粒數減至最低即可。
但某些巴士公司的確未有盡力減低車內交叉感染嘅風險囉。
HHHyyMM
發表於 2022-1-7 15:55
3tw2527 發表於 2022-1-7 09:47
其實搞安心出行,你都知QR code要逐個scan係好費事嘅一件事,餐廳就話多10秒無所謂啫,巴士小巴等多兩秒都 ...
暫時唔覺多左人用現金, 見人搭車都係用八達通
個建議其實係幾好, 不過要落實應該唔係咁易
cz9328
發表於 2022-1-7 15:57
本帖最後由 cz9328 於 2022-1-7 20:37 編輯
從科研角度,我不反對仔細一些地記錄行蹤。
但「治本」的措施係增加引入戶外空氣進入車內,提高車內的「每小時換氣次數」,才是治本的抗疫之道。
而講番樓主諗住借鏡嗰套,食肆除咗有一店一QR
Code,當局仲會張貼出處所嘅「新鮮空氣每小時換氣次數」(假如有量度/計算),
假如真係好似樓主咁要「一車一QR code」,咁亦應同時「逐輛交通工具量度通風換氣次數」,然後把該數字公示,並將食肆「差別對待」不同通風值之地方嘅做法照搬至公共交通工具。
我個人亦同意獎勵積極增加戶外通風的交通工具及職員,亦同意懲罰通風能力欠理想(或有職員作出妨礙通風換氣的行動或言語)的交通工具。
但實際運作上,之前為咗「戴口罩是否穩妥」這問題,間中亦會出現司機vs乘客間的糾紛 (或者有司機選擇唔理),再搞多樣掃碼其實唔多好。
Waiyin12
發表於 2022-1-7 18:26
User12345678910 發表於 2022-1-7 12:40
我講地鐵
呢度B2,所以唔討論鐵路問題
鐵路要實施情況唔同,逐車逐座位未大Work;可能以車站為單位?
(衛生署話鐵路風險低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