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舊E34B/E36S,E36+A開多咗三個“細位”,分別是天水圍南、錦田和德業街(橫州/南生圍)。
E36/A係要重組無錯,但係呢三個“新坑”又唔可以就咁斬甩唔理。至少天水圍應該想要返條欖隧線去機場。
順著這個思路,將E36A天水圍南一段斬俾E36,然後逆走,突然發現成件事相當通順——
E36 改為 天水圍站 往返 機場博覽館。
路線:天水圍站—天耀/天慈—元朗大馬路—元朗站/形點—欖隧—青嶼幹線—東涌市中心—機場後勤區—博覽館
然後換返錦田俾E36A,跟手做埋元朗南。
E36A改為 錦田(八鄉路) 往返 逸東邨。取消繞經天水圍南,加經元朗大馬路
路線:八鄉路—錦上路站—凹頭—元朗站/形點—朗屏—元朗南—元朗公路—屯門市中心—屯赤—東涌北—逸東。
最後是德業街,將E36S拉入去開應該夠做。
注意:改線後,E36在元朗大馬路皆為東行往大嶼山;而暫未計劃改線的A36,則是西行往大嶼山。 hellomato 發表於 2022-3-21 14:09
對比舊E34B/E36S,E36+A開多咗三個“細位”,分別是天水圍南、錦田和德業街(橫州/南生圍)。
E36/A係要重 ...
天水圍同元朗對於欖隧線應該有唔同
本身繁忙時間E37都冇E37S,而班客都冇乜點走,同時間對於整個天水圍來講行屯赤同欖隧只喺公路段嘅分別。相反元朗有啲位尾站變頭站,連埋元朗區內段先至導致行車時間大增。
如果天水圍要行埋大馬路先至上公路,點解佢哋唔坐返E37/E36A?
更何況龍運應該唔會想俾多啲車行屯赤,話晒之前就係因為唔想行咁多欖隧所以慳好多成本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