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超過20萬人移民海外,人口下降對巴士需求的影響
最近新聞有數字指香港有超過廿萬人移居海外,以青壯年為多https://udn.com/news/story/6811/8092583
假如當中大部分人都是搭巴士返工來回,以每部巴士載130人為例,假如每人每日至少搭2程巴士,每日全香港將會減少3000個班次數量的乘客乘車需求。因此,巴士公司現在減少班次也是十分合理。
要香港巴士班次恢復到以前水平,只能說要大家想辦法讓這批移民英國的人回流香港
仲有另一答案:高才通(已經搞緊)
其實都睇到高才通同客量有無咩關係
不過客量問題搞唔掂
除了減班只會經常加價 kay 發表於 2024-10-11 22:46
仲有另一答案:高才通(已經搞緊)
其實都睇到高才通同客量有無咩關係
高才揸車或搭的士機會比較大,搭巴士機會較小
"只能說要大家想辦法讓這批移民英國的人回流香港"
政治原因想人點樣返香港 其實巴士需求下跌,由社會運動至到國安法立法後,都一早預料左,加上政府優先保鐵。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4-10-11 23:52 編輯
潛台詞即係工作年齡層
人口足之餘需跨區搭長途線
返工,嚟養住巴士公司嗎? 所以
講咗多年嘅鄰近就業祗是口號?
天水圍就業機會遠低於工作
人口,保證咗巴士公司有穩定
收入,60-64長車短搭(普遍長途線
密車過短途線) 仲嫌唔夠填呢個氹?
富裕城市難逃人口老化現象,數年前
天才式抗疫,祗係呢一日早咗要面對 京华客车 發表於 2024-10-11 23:01
高才揸車或搭的士機會比較大,搭巴士機會較小
班高才好多連工都搵唔到
咩車都唔使搭
京华客车 發表於 2024-10-11 23:01
高才揸車或搭的士機會比較大,搭巴士機會較小
我識人專辦高才來港,基本上985同211嘅一定來到香港,有學生證明實批。
至於佢哋係咪有私人坐駕,佢落到香港來洗廁所持有賓利我諗都有咁嘅可能性,但唔一定個個專才有工做,又唔一定個個專才都係富貴。
反而巴士客量下跌同鐵路完善化加上人口老化兩個原因扯上莫大關連。
回望90年代初期市區路線客量急跌,同地鐵關係唔太近,如果唔係九巴都唔會邀請大學做研究整合巴士路線,
工廠區路線班次兩年內一跌超過一半,穿梭住宅區之間大部分路線倒閉。呢個就係人口老化現象。
現時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建成的屋邨,人口老化情況非常嚴重,某些大邨可以一車打爆局面已今非昔比,
加上上班族為準時多拜鐵路教。
其實移民未必夠老化打擊咁大。
KC3555 發表於 2024-10-12 01:34
我識人專辦高才來港,基本上985同211嘅一定來到香港,有學生證明實批。
至於佢哋係咪有私人坐駕,佢落到 ...
應該咁講,移民未必直接影響到巴士,反而對零售行業影響更大。
人口老化,香港必然要面對,但最大導火線係幾年前天才式抗疫、倒海式貼錢保就業,完完全全將呢筆錢洗得一乾二淨,我唔係話靠呢筆錢就解決問題,但至少呢筆錢對巴士公司嚟講、能夠減低到人口老化個衝擊。某程度上現時個$2保貼係人口老化帶嚟嘅衝擊嘅縮影,有啲區有啲線,確實受惠於$2保貼,長線當短線咁做反而變咗有賺。
近期不停吹風政府冇錢、要縮數cut $2保貼,甚至考慮要巴士公司共同承擔開支,變相巴士公司硬食多筆額外支出,無疑會再加快減班止蝕錢嘅速度,令更多人轉去搭港鐵。咁樣嘅操作,係唔係完全合理,我暫時不能認同,但無奈係冇得改變。
樓主都幾多假如...我覺得如果要做啲針對性嘅假設,就應該要針對某啲市場/地區研究。例如話,走左唔少家庭,咁傳統名校區嘅路線係咪少左人搭呢?或者新移民,多數住新公屋嘅,佢地係咪谷到去口岸/北區嘅路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