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9097 發表於 2025-6-23 18:44

KE7066 發表於 2025-6-23 18:15
十五個正價都已經 $660

話回唔到本之前真係有計過?

條片只提及人數,無提及收費(e.g.曬證,套票,即日來回等)
另外有部份係市區短途客,肯定唔係收足全費

KE7066 發表於 2025-6-23 19:02

JX9097 發表於 2025-6-23 18:44
條片只提及人數,無提及收費(e.g.曬證,套票,即日來回等)
另外有部份係市區短途客,肯定唔係收足全費
...

咁你咩都無提及,最基本計法咪全部正價全費,咁十五個左右已經計到一條接近回到本嘅總營收數字啦。
利申無睇該片亦無興趣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6-23 19:19

JX9097 發表於 2025-6-23 18:44
條片只提及人數,無提及收費(e.g.曬證,套票,即日來回等)
另外有部份係市區短途客,肯定唔係收足全費
...

咁就唔係『「點計」都回唔到本』
起碼「有部分計法」係回到本嘅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6-23 19:28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6-23 20:44 編輯

KE7066 發表於 2025-6-23 19:02
咁你咩都無提及,最基本計法咪全部正價全費,咁十五個左右已經計到一條接近回到本嘅總營收數字啦。
利申 ...
以人頭計的話,城巴A線收回成本門檻低。不過人口密度低,又要行好長路先兜夠客,一單成兩個鐘的話,要佢開固定班次喺營運賺蝕上要lock死司機同車至少兩個鐘,風險都唔細。今日就話十幾個客,聽日可能三十個但後日可能得五個,正式表定班次又冇得走數,自然唔開逼人轉車風險細得多,你估開線純粹但求搞手打個和咩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6-23 19:34

本帖最後由 ccchhhuuunnn 於 2025-6-23 22:06 編輯

KE7066 發表於 2025-6-23 19:02
咁你咩都無提及,最基本計法咪全部正價全費,咁十五個左右已經計到一條接近回到本嘅總營收數字啦。
利申 ...
回評分
又係你自己話十幾個
又質疑人冇睇片知道十五個咁神奇
為咗方便計數假設一個實數有咩問題?
你真係反社會人格

KE7066 發表於 2025-6-23 21:05

本帖最後由 KE7066 於 2025-6-23 21:09 編輯

ccchhhuuunnn 發表於 2025-6-23 19:34
回評分
又係你自己話十幾個
又質疑人冇睇片知道十五個咁神奇

照佢報嘅數字計埋比佢營收幾多又喺度問有咩方法計;然後又問點解知十五個,我咪寫明十五個左右,同佢自己引述嘅十幾個相符囉 :L

真係差在未搵返兩三年前板友用年報計成本個 post 睇返行個單 A28 成本幾多 :L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城巴引入城巴機場快線評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