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V50 發表於 2008-3-18 23:37

電車問題數個

一路去開既鐵路討論區都較少討論電車...

不過o黎到R2, 我睇完大家貼文
見到有d術語唔係好明, 希望大家解答

1.咩係斬波車,八字車?
2.咩係神奇底盤?
3.如何分辦電車的快慢?
4.不同公司的底盤有何分別?
5.#44/#144去了哪裡?
6.電車是否有分 戰前/戰後 的兩期? 如是, 有何分別?
7.千禧電車與普通有何分別? 通常在哪裡可乘坐到?

可能太多問題, 不過希望大家解答...
我諗到再問:P

PAD06033 發表於 2008-3-19 21:30

ASV50兄,我答到你的有以下幾個:

1. 斬波車只有一個速度計,手制拉幾盡去幾盡,可以第一時間全力起步,例如#9、#12、#47;而八字車除了速度計外亦有一個波段計,起步唔係一下去盡,而是82→83→84→......→88咁去,例如#3、#7、#10。

2. 神奇底盤是一種令電車有極佳表現的底盤,裝了此等底盤的車行車聲稍尖,而且加速過了20km/h會變得極快,極速更可接近甚至超過50km/h,如#117、#157、#158,之前#21、#47、#48、#139等車都裝過此等底盤。

4. MT底盤車通常加速都極爽,而且引擎聲很大,但高速通常只是一般,強如#72在金鐘道西行也只剛剛上到39-43km/h;電車公司自家底盤聲量不大,但頗有速度感;太古底盤與MT底盤一樣聲大大,但沒有「雷聲大、雨點小」之感。

7. 千禧電車即#168、#169、#170,擁有新穎的流線型設計,下層坐位是一張又一張的單人位,有別於普通車的排椅。現時千禧車多於跑馬地至堅城的路線出現。

ML29 發表於 2008-3-20 01:15

讓我回答其餘的問題:
3. 其實很多時是靠感覺,個人覺得速度計顯示車速在頭
段(約29km/h前)每一秒上一格,後段每一秒半上一格已
經算快。

5. #44、#144的編號不吉利,電車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替
它們重新編號,#44被重編為#165,#144則被重編為
#166,#44、#144、#164這三個編號被懸空。

6. 「戰前式電車」即二次大戰前服務的電車,該款電車
上層車身是由早期的單層車身加建出來的,上、下層的
車窗不對位,上層車頭、車尾左右兩邊的車窗比中間的
窄,車窗頂部呈圓拱形。
二次大戰時很多電車車身被炸毀,因此電車公司於戰後
索性為全線車隊重建車身,「戰後式電車」就是這樣萌
生;現時#120電車保留下來的正是「戰後式車身」,不
過它的車身已經屬後期的樣式,而且近年這部車也作過
不少改動,但整體而言也仍帶著不少「戰後式電車」的
味道。

另外補充PAD06033兄的回文:
1. 其實「八字車」的加速方式保留了舊款駕駛器的模式,
分開八個「波段」,如果你站在下層車尾,便會清楚聽到
「八字車」起步時是有八下「噠」聲,但「斬波車」就只
得拉手掣時有一下「噠」聲。

2. 現時已證實用「神奇底盤」的車有#60、#101、#117、
#157、#158、#161,這批車一般極速都過50km/h,至少
#60、#101、#117、#158一定有,我懷疑部分極速更過
60km/h!

4. M&T底盤的車高速表現也不一定差的,好像#79和最近
調校過的#23高速表現都很好;用電車公司底盤的車起步
尾段一般都有一下很強的推背感,中段加速很有力。

PAD06033 發表於 2008-3-20 11:03

原帖由 ML29 於 2008-3-20 01: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5. #44、#144的編號不吉利,電車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替
它們重新編號,#44被重編為#165,#144則被重編為
#166,#44、#144、#164這三個編號被懸空。


等我仲以為#44大吉利是撞爛左......原來佢是我愛車的前身。:)

hkaiw 發表於 2008-3-20 12:08

原帖由 PAD06033 於 2008-3-20 11: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等我仲以為#44大吉利是撞爛左......原來佢是我愛車的前身。:)
另外補充少許:

現時行駛的電車(不計#28,#168,#169,#170,#200及最新的工程車)的車身是於1987年至1991年期間重新製造,只有#28是用回原有改裝而成的車身。

nwfb1601 發表於 2008-3-21 12:35

原帖由 PAD06033 於 2008-3-19 21: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7. 千禧電車即#168、#169、#170,擁有新穎的流線型設計,下層坐位是一張又一張的單人位,有別於普通車的排椅。現時千禧車多於跑馬地至堅城的路線出現。
169 同 170 我真係成日見佢跑跑馬地至堅城線
,但 168 就真係......好難捉摸佢0既行縱。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d.gif

ccicoltd 發表於 2008-3-21 19:10

原帖由 ML29 於 2008-3-20 01: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讓我回答其餘的問題:
1. 其實「八字車」的加速方式保留了舊款駕駛器的模式,
分開八個「波段」,如果你站在下層車尾,便會清楚聽到
「八字車」起步時是有八下「噠」聲,但「斬波車」就只
得拉手掣時有一下「噠」聲。
所謂「八字車」是否屬早期更換駕駛盤的車輛?我記得很久以前站在車尾已聽到這些咯咯聲。

ML29 發表於 2008-3-21 22:53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08-3-21 19: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所謂「八字車」是否屬早期更換駕駛盤的車輛?我記得很久以前站在車尾已聽到這些咯咯聲。
我印象中好像是倒轉,早期換駕駛盤那批是「斬波車」,後期換駕駛盤
那比才是「八字車」;
我有印象早期乘搭換了駕駛盤的車時只看到有一個速度計,後來的才多
了一個波段計;
還有我記得較早期換駕駛盤的車有#9、#17、#107,這幾部都是「斬波
車」,而#89、#136我記得是較後期換駕駛盤的,這兩部都的確是「八
字車」。

不過我對那個時候的電車記憶有點模糊,有可能記錯……

4435 發表於 2008-3-26 16:41

原帖由 ML29 於 2008-3-20 01: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讓我回答其餘的問題:
3. 其實很多時是靠感覺,個人覺得速度計顯示車速在頭
段(約29km/h前)每一秒上一格,後段每一秒半上一格已
經算快。

5. #44、#144的編號不吉利,電車公司在九十年代初替
它們重新編號,#44被重編為#165,#1 ...

今#63,#85又點解無左?

ML29 發表於 2008-3-26 21:49

原帖由 4435 於 2008-3-26 16: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今#63,#85又點解無左?
#63這個編號停用是二零零三年的事,當年電車公司把原來
四部電車的車身拆掉,受影響的車包括#5、#12、#71、#124,
當中#5、#12、#124這三個編號被重用了,但用上原屬其他
電車的車身,#5用了原#63的車身,#12用了原#30的車身,
#124則用了原#134的車身,自此#30、#63、#71、#134這
四個編號一直停用,直到二零零六年#30才在原#29的舊車身
「借屍還魂」;
當年#5、#12、#124的舊車身被拆掉大概是因為該三個車身
較舊,#71則據說是發生多次意外,被認為不吉利而被拆掉
的;
至於為何當年選擇停用#30、#63、#134這三個編號而不直接
停用#5、#12、#124,我也不太清楚。

#85這個編號則在二零零五年停用,它的車身現時用在#61上,
原#61的車身則已於二零零四年停用後不久拆毀;
至於#85編號停用的原因,據聞與#71被拆毀的原因相似。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電車問題數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