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口結構看南區交通改變 (新增 置富, 田灣)
前陣子與其他板友討論鴨利洲交通分配的問題,指部份地區往返之交通不足.
而其它區的板友亦經常指某些地區的交通較 10 年前退步,
在理性考量下, 大家不妨往選舉 (2000, 2004, 2008) 及
人口普查 (2001, 2006)數據作出判斷:
一般而然…. 南區市區的人口在八年間維持在 240,000人,
2000 240,100
2001 244,643
2004 236,700
2006 236,075
2008 241,000
在 2001 與 2006 年間, 南區市區人口是下降 7,568人, 同時長者人口上升了 4,229 人至 34,531 人, 佔 2006年南區市區人口 之 15%整體而言, 區域人口增長較新界北為少, 以及出現人口老化之趨勢. 以下將以個別區域分析:
華富/華貴
在 2000 – 2008 年間, 整個社區人口下降了 7900人,
分別華富: 4300人 及華貴: 3600人
於 2001 – 2006年間, 華富/華貴之長者增加了 464人, 但工作人口則下降了 2279人, 至 22,553人, 分別是華富 14475 人 及華貴 (8078 人).
由此可見, 上述地區對巴士服務的確有下降趨勢.
利東/鴨利洲(北)
在 2000 – 2008 年間, 整個社區人口下降了 3400人,
唯鴨利洲(北)之人口因深灣軒的入伙增加 (500人) 而彌補了利東的人口下降 (3900人),
於 2001 – 2006年間, 利東/鴨利洲(北)之長者增加了 1329人, 但工作人口則下降了 1078人, 至 24,826人, 當然又係鴨利洲(北)的增加補充了利東的下跌. 呢個有可能是居於深灣軒的居民是中產為主, 及悅海華庭的小孩投入勞動市場所至.
唯大街的公交是基於地理環境而沒有發展前景, 深灣軒的交通有待 內地段129 號於 2010/11 年落成後才有機改善~
貴程度上 利東 及 華貴 人口之減少是其於 "租者置其屋" 的 政策,
居民改善生活環境而減少每戶單位人數.
鴨利洲村
在 2000 – 2008 年間, 整個社區人口下降了 3100人, 至 14100人
於 2001 – 2006年間, 鴨利洲村之長者增加了 133人, 但工作人口則下降了 652人, 至 7318人, 使長者人口佔整體社區人口 15.5%, 唯較其它屋村為佳, 畢竟只是條 26 年的屋村.
但值得考慮的是鴨利洲村的設計人口冇咁少,
對不願取消 92 是需求定係 $0.2 之義氣?
海怡
在 2000 – 2008 年間, 整個社區人口上升了 4500人, 至 30700人,
但在呢o的年間, 其人口在 2001年 達至 32339 人之高峰,
其後 在 2006年 下降至 31650人, 並預計 2008 年至 30700人
於 2001 – 2006年間, 海怡之長者增加了 785人, 但工作人口則下降了 981人, 至 17793人, 使長者人口佔整體社區人口 7.59%, 是眾南區市區中人口最年青的社區.
所以某程度上鴨利洲村的資源調配至海怡是無可口非的~
薄扶林
在 2000 – 2008 年間, 受惠於貝沙灣入伙帶動,
整個社區人口上升了 4300人, 至 20700人,
於 2001 – 2006 年間, 薄扶林之長者增加了 333人, 工作人口亦同時上升 2542人, 至 18251人,
某程度上社區人口增長是受惠於貝沙灣入伙帶動,
若然將之前 30X 每日有 2000 人的數據混為一談,
即有 20 - 25% 的貝沙灣人是搭 30X 往返中環/瑪麗,
當然, 咱們不能排除有人用 30X 中環 <-> 瑪麗,
咁可以當住有 10 - 15% 既~
隨住 Bel-Air No.8 的入伙, 貝沙灣仍會是薄扶林人口增長動力,
但與海怡一樣, 當樓市好, 居住人口是會較少,
當然..... 今時今日係有價冇市啦.... XD~
置富
在 2000 – 2008 年間, 整個社區人口上升了 1800人, 至 16100人,
於 2001 – 2006 年間, 置富之長者增加了 154人至 1804 人, 而工作人口則下降了 111人, 至 8383人, 使長者人口佔整體社區人口由 2001 年的 10.4% 上升至2006年 12%.
田灣
在 2000 – 2008 年間, 整個社區人口下降了 1700人, 至 1800 人,
於 2001 – 2006 年間, 田灣之長者增加了 255 人至 3426 人, 而工作人口則下降了 588 人, 至 9282 人, 使長者人口佔整體社區人口由 2001 年的 16.6% 上升至2006年 18.6%.
如果將田灣與華貴的工作人口加埋應有 17360 人,
那麼其實同海怡的工作人口是一樣,
唯一的問題是... 呢的人返邊度呢?
也許 72 的客量可以解釋少少答案.
歡迎討論!
P.S. 由於香港仔 / 黃竹坑選區劃界每年改, 因此較後才分析~
[ 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08-6-11 12:32 編輯 ] 南區近年比較大的人口結構轉變
仲有黃竹坑村居民搬去石排灣村
而樓主的數據主要係公共屋村
如果可以睇埋田灣,海怡,置富,香港仔的
人口資料來討論會更加全面
[ 本帖最後由 limited 於 2008-6-10 20:17 編輯 ] 原帖由 limited 於 2008-6-10 20: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南區近年比較大的人口結構轉變
仲有黃竹坑村居民搬去石排灣村
而樓主的數據主要係公共屋村
如果可以睇埋田灣,海怡,置富,香港仔的
人口資料來討論會更加全面 ...
加左海怡同薄扶林.....
遲少少會加田灣,置富
但 香港仔 會有少少難做... 面對人口下降既區域, 巴士服務就必需要優化, 例如透過路線重組, 去將一D開往同區既
分散路線集中一齊, 達到路線雖少但班次頻密既狀況, 咁樣對巴士公司及乘客都有利.
就好似華貴村, 如果70延長去華貴的話, 係咪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43X/46X等線長期虧
損既問題, 而且又對華貴居民得益?
又例如華富村, 一條村有四條線去中環: 4, 4X, 40M, M47, 但每條線既班次都唔密, 而且
又係咪有需要同時有兩條經半山去灣仔既路線? 數碼港去市區, 30X既結果係繁時個一
兩個鐘坐滿, 但非繁時個十幾個鐘就拍烏蠅, 看似特快, 但資源係咪真係用得其所?
我成日覺得只要有一條好似以前504咁既路線, 由數碼港開經華富, 就可以一次過解決呢
兩區去上環, 中環, 金鐘及灣仔主要商業區既需要. 另加一條班次加密既M47(可考慮由華
貴或田灣開出), 亦足以服務西環及西營盤一帶(自域多利道擴闊之後, 坐M47去西營盤亦
只係比4號多5-8分鐘左右).
半山方面, 一條好似以前45既路線, 響上下課繁忙時間行走, 另外31小巴開一條短途線全
日由華富去半山收平D, 可能亦能夠滿足需求. 華富經半山去市區呢類巴士線係"半山巴士
專線"呢個歷史遺留落黎既問題, 既然香港仔/黃竹坑/鴨利洲都無全日巴士線去半山, 咁我
睇唔到點解華富村要例外. 至於半山至中環/金鐘/灣仔方面, 用番12系/13/23系等路線去
解決, 係咪比山長水遠由華富村開條線出黎更加直接呢? 人口老化,交通需求減低,但巴士公司作出路線重組,往往比區議員嘈
想當年,華富村大把人坐4,4班次好密,中記好樂意用當年勝利二型的新車
華貴村係一個屈頭路,巴士一係係華貴做總站,一係特登繞經,不能夠順路經過,數碼港開出的巴士,可以順路經華富
華貴村的巴士線非繁時要依賴香港仔市的乘客 其實當年道路規劃亦都係問題之一
南區大部分地方都係自成一角,
入同出都要用同一條路
而建築群又同大路差一段距離
好似華貴同華富咁,
兩邊各自開一堆線又唔符合成本效益
一條線經哂兩邊,因道路所限實兜到九彩
馬後砲咁講,當年肯整多條車路直通呢兩度
就唔駛咁麻煩 感謝樓主的努力,搜集數據分析南區的交通。
南區交通,很多人認為,
在港鐵西港島線出現之後,相信會比其他區有更翻天覆地的改變。
但是十分不智的是,又或者可能是刻意安排,
西港島東段,在金鐘站接駁港島線,相信可以放592 , 96 ,99 一把,
而香港仔以西大量的巴士、小巴路線,更加影響不大,
因為就算前往黃竹坑轉港鐵,
前往其他地區也要再轉車。
不過巴士要競爭,前提一定要夠快,
故此一村一線,長遠來說,更加不會改變。 原帖由 Maltesers 於 2008-6-11 08:3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感謝樓主的努力,搜集數據分析南區的交通。
南區交通,很多人認為,
在港鐵西港島線出現之後,相信會比其他區有更翻天覆地的改變。
但是十分不智的是,又或者可能是刻意安排,
西港島東段,在金鐘站接駁港島線,相信可以放592 , 96...
一村一線之餘
在港鐵通車後
我估會有更多類似30X的路線出
同港鐵鬥快
但可能只在繁忙時間先服務
我唔相信港鐵會搶晒全部客
非繁忙的cut得就cut
或者小巴做
點都好過當年個條合併晒95C,95,91A,94A,98的路線吧
另外就算西線通車
有d路線都唔會摺(98個d)
因為ALC去香港仔好似要在黃竹坑轉車 原帖由 PB602 於 2008-6-10 23: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70延長去華貴的話, 係咪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43X/46X等線長期虧損既問題, 而且又對華貴居民得益?
又例如華富村, 一條村有四條線去中環: 4, 4X, 40M, M47, 但每條線既班次都唔密, 而且巴士,鐵路,生活, u# |7 a7 Y0 D+ T1 R" {5 Z8 b3 ]
又係咪有需要同時有兩條經半山去灣仔既路線? 數碼港去市區, 30X既結果係繁時個一
兩個鐘坐滿, 但非繁時個十幾個鐘就拍烏蠅, 看似特快, 但資源係咪真係用得其所?巴士,鐵路,生活; Z6 B8 h$ S* t0 h
$ u( x+ s1 A" d6 \$ f! i
我成日覺得只要有一條好似以前504咁既路線, 由數碼港開經華富, 就可以一次過解決呢www.hkitalk.net6 B: b' \
兩區去上環, 中環, 金鐘及灣仔主要商業區既需要. 另加一條班次加密既M47(可考慮由華
貴或田灣開出), 亦足以服務西環及西營盤一帶(自域多利道擴闊之後, 坐M47去西營盤亦
只係比4號多5-8分鐘左右).
所以我認為 70 可以延長至華貴,
增加 70P 之班次,
使早上由 香港仔 往中環的 70 / 70P 有 3 / 4 分鐘一班;
4X / 30X
根本 30X 在 0900 後可以 去 / 回程入華富,
並加強至每 15 mins 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