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10# 的帖子
東鐵以柴油行方形車廂, 隧道造形都啱方車用點解到電氣化時就用梯形車?
回復 11# 的帖子
我來亂的難道是時速加快左,要流線形D? 原帖由 DIH 於 2009-1-20 17: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那個應該唔係安全設計,只係為了遷就隧道的圓形吧。:lol
我如果企在車門附近,都會捉實門邊的扶手,最多只會將重物攤在門上。
在 1960~70 年代的地鐵設計時的文件,的確有解釋此為安全設計,
當時仲有圖片解釋方型列車會有人貼近車門,而梯形列車可避免乘客貼近車門。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9-1-22 23:21 編輯 ] 但我又唔明
點斜點唔近車門都好
你成個人挨左落去重心咪又係落左係車門度
度門一彈開你咪又係成個人飛左出去.
個設計唔算係多餘,但也唔見得係有效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09-1-23 14: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我又唔明
點斜點唔近車門都好
你成個人挨左落去重心咪又係落左係車門度
度門一彈開你咪又係成個人飛左出去.
個設計唔算係多餘,但也唔見得係有效 ...
其實一開左門, 點都係危險ga la... 少少安全設計, 的確未必最有效...
至於有關設計係唔係真係為安全, 定只是係為左隧道?
我本身就對後者比較質疑, 以九廣鐵路, 唔好講以前柴油車,
現在直通車(ktt 更加), 貨運車卡, 都係直的, 而地鐵, 亦唔見
得車身與隧道牆壁空間好少, 即使直車身一樣行到...點都唔似係
因為隧道所以咁..
加上有版友提出在 1960~70 年代的地鐵設計時的文件的證據,
亦似乎可信一d...
而日本d 列車, 亦有類似設計, 不過係相反, 如E231 系, 係車門底部
收入, 同樣等D人無咁好依靠....
[ 本帖最後由 3ASV196 於 2009-1-23 14:47 編輯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9-1-23 14: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錯
設計只是來盡量增大列車空間
減低混雑率
原來gum, 多謝指正..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9-1-22 23: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在 1960~70 年代的地鐵設計時的文件,的確有解釋此為安全設計,
當時仲有圖片解釋方型列車會有人貼近車門,而梯形列車可避免乘客貼近車門。
請問有冇相睇下?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9-1-23 19: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以下是"Hong Kong Mass Transit Further Studies" Final Report Vol1的內容
此段沒有提及這是安全設計喎~:lol
我提出的「隧道論」,原理同日本E231一樣,都係增加車廂空間,
日本係「肥上」(因車身下部受月台凸出限制),香港則「肥下」(因車身上部受隧道壁限制)。
地鐵M-train比九鐵黃頭早幾年,而且係同一間公司作品,可能設計黃頭時順便用返個設計。
千九雖然都有向上斜入,但幅度好似較小,可見在九鐵系統使用斜身並非必然。
我冇話佢唔係安全設計呀,只係我覺得如果佢係安全設計,個作用唔係咁大,講唔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