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y_B 發表於 2009-3-7 03:02

原帖由 expertuser 於 2009-3-7 00:57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去到觀塘先計? 沒左一大截啦。
點計實數呢,唔洗講是人都知啦。

唔好意恩,大隧直出計已經是最準,是彩虹村轉出黎喎
一是就比精準數值。

我不是指早上觀塘入北區喎 :L ...


你睇下你自己係 #34 講咩先回啦

自己講完轉頭就失憶   :L


原帖由 expertuser 於 2009-3-6 22:03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城隧專線係車站上車,通常都有位坐,又可不選本線佢 (根據不同地點有不同替代路線)
性質不太相同。

我平返工坐其他車經觀塘見 277x 有企人,但幅度不多,有時什至有位坐
或本人建議您提供精準時間參考,基於以上因素本人覺 ...

expertuser 發表於 2009-3-7 12:21

Gary_B 發表於 2009-3-7 17:14

回復 42# 的帖子

我不是先知

我睇完你既 #34我才回應 #35

我點可能睇到你未回應既 #39 #40 ?

用下邏輯思考 好唔好?

「是咁多」:L

Snoopy@FB8617 發表於 2009-3-7 18:26

原帖由 expertuser 於 2009-3-7 00:53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好意思,香港正苦是不比坐車頂,就算 150% 都不關坐不坐車頂事
除非架車是開洞巴士 (通天巴士),我即黑收聲;我答得您 150% 梗是計過數先有 REASON,計埋車頂是不是應該 200% 呢?

100% 係不少乘客眼中 = 安全負載,是咁您覺 ...
板友呀
我想問一架巴士既載客量係點計ga?
係企位再加坐位
企位本身九巴自己預多左
頂閘既咪100%lo
點會有150%此奇怪數字?
150%既意思會係原車既載客量再多五成wo....

你唔係日日都只係係觀塘到睇?
幾時去左彩虹ga?

3AD60 發表於 2009-3-7 20:31

原帖由 expertuser 於 2009-3-7 00: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去到觀塘先計? 沒左一大截啦。
點計實數呢,唔洗講是人都知啦。

唔好意恩,大隧直出計已經是最準,是彩虹村轉出黎喎
一是就比精準數值。

我不是指早上觀塘入北區喎 :L ...

但係九巴277X係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都有客
係需要落車,之後轉隧巴680/681/682過海,
若果要計277X係唔係100%頂閘的話不如
去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會比較睇得清楚.

3AD60 發表於 2009-3-7 20:39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09-3-7 18: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唔係日日都只係係觀塘到睇?
幾時去左彩虹ga? ...

係EXPERTUSER板友既角度來講途經大老山隧道
出觀塘既路線通常都係第一站就係彩虹,係佢角度來講
梗係去彩虹睇會比較清楚.

jason_7130 發表於 2009-3-16 20:48

is 70X or 70 ??

FD5410 發表於 2009-3-19 19:17

原帖由 expertuser 於 2009-3-7 00: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去到觀塘先計? 沒左一大截啦。
點計實數呢,唔洗講是人都知啦。

唔好意恩,大隧直出計已經是最準,是彩虹村轉出黎喎
一是就比精準數值。

我不是指早上觀塘入北區喎 :L ...

第一,係你自己話你喺觀塘見到277X,由始至終冇人話喺觀塘計,除左你
第二,恕我中文差,但我真係唔係好明咩叫「唔好意恩」,可唔可以解釋下:L

FD5410 發表於 2009-3-19 19:19

原帖由 expertuser 於 2009-3-7 12:2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仲有唔該看清楚 (#39, #40) 先回應。:handshake

睇完#39, #40先回#35:L
好勁:L

expertuser 發表於 2009-3-19 19:38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70X,277X重組(1ST 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