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dolino 發表於 2009-3-10 16:36

簡單回幾點:

1. 香港係自己破壞景點,明明整個城市入面都有可以變成景點的地方,香港偏偏係要用堆土機式處理佢地,然後再Bowlderize做一堆不知所謂的物品。遊客寧願去砵蘭街叫雞都唔會行朗豪坊囉。
2. 如果要講永續經營,恐怕只有搞合作社,令全部人共享所有勞動果實先有出路。奈何香港社會對合作社既無通融,而且法例上(e.g. 勞保)更對合作社式經營大大不利。

053h4 發表於 2009-3-10 16:37

053h4 發表於 2009-3-10 16:44

Pendolino 發表於 2009-3-10 18:25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3-10 16:44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合作社方面, 不一定是没有經驗
但小本經營, 香港好根生存, 因為租金成本佔去的比重行大
合作社未必係小本經營,比如阿根庭本身亦有工人強佔資本家廢棄的資本然後自行經營。

http://en.wikipedia.org/wiki/FaSinPat
http://en.wikipedia.org/wiki/Hotel_Bauen

更明顯例子是三十年代西班牙內戰時代的加塔羅尼亞,
另外前南斯拉夫的工業生產很大程度也是根據合作社,工人自治的原則來運作,當時的生活水準亦可以和「西」方國家相比。

所謂合作社,最低限度就係一間無資本家的公司,既然無左一個只吸血無勞力付出的老細,人民的收入自然可以上升。

053h4 發表於 2009-3-10 19:07

Pendolino 發表於 2009-3-10 22:33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3-10 19:07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一個現實的原因, 做得越大, 科層架構越多, 越難有共識
沒有資本家的冒險精神, 可來資本創業呢?
這根本是社企或合作社在香港面對的其中一個問題

強佔, 或破產自救, 似乎唔係次次可取 ...
合作社本來就係取用均之於民,企業規模過大應會被視之為問題。

053h4 發表於 2009-3-11 00:25

Quanta 發表於 2009-3-11 01:11

原帖由 Kaix 於 2009-3-9 07: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話沙中線都只係拖左5年,
人地外國講成10幾廿年都可以未起


沙中線由政府拍板由九鐵起就唔夠十年,呢段時間係決而不行
但佢係由以前的沙田線/東九龍線發展而成,
個 project 係四十幾年之前的計劃,仲要計埋呢段議而不決的時間

而另一方面,前稱七號幹線的四號幹線堅尼地城至香港仔段,
亦係拖了三十年仍然在計劃階段
可能作為替代計劃的南港島線西段的興建亦是遥遥無期

香港有好多基建都拖左數以十年計的時間,
相比外國並唔算特別快

238X 發表於 2009-3-11 11:52

原帖由 Quanta 於 11/3/2009 01: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香港有好多基建都拖左數以十年計的時間,
相比外國並唔算特別快

(題外話)
唔夠倫敦某條地鐵線講咗超過一百年都仲未拍板起到。

neosan 發表於 2009-3-12 01:22

原帖由 238X 於 2009-3-11 11:5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題外話)
唔夠倫敦某條地鐵線講咗超過一百年都仲未拍板起到。

但倫敦個地鐵網比香港好得多..
(唔計佢成日delay同suspend service喇)..
頁: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新聞]劉鑾雄:「為何有錢賺不可裁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