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09-3-13 17:37

tony 發表於 2009-3-13 20:04

原帖由 053h4 於 13-3-2009 17:37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 版友只係說出一個事實
97前, 好多不合理的東西, 都唔認為係一個問題
或没有人去關注

如果九七後開始有人關注「問題」,我認為是進步。

053h4 發表於 2009-3-13 20:14

barking 發表於 2009-3-13 20:52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3-13 20:1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無錯, 97前香港根本無太多關心香港事
97後, 關心香港情況的人多了, 過去的問題也顯現出來

而這絕對係好事

的而且確
97前, 82前沒多提過普選香港前途誰屬
97後, 日日提普選

HV7025 發表於 2009-3-13 21:53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9-3-13 17: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試過有建築師, 因為用唔盡地積比率, 而比人告...

就個人而言..用盡地積比率, 係合理, 買塊地返黎,
當然用盡去賣, 不過座樓點樣設計好, 係呢方面香港
d建築商就真係應該改善下...

屏風樓所影響, 係通風, 間接影 ...
多樓多單位唔一定係屏風樓
如果樓與樓之間唔係密得誇張果隻, 大廈形狀同排列既設計恰當, 位置適合, 起得密都唔係好大問題
早十幾廿年發展既地方, 好似沙田, 屯門咁, 雖然都高密度
但邊度有而家西九龍, 天水圍D樓咁密? 密到會擋住舊區既通風?
而家D人鬧既「屏風樓」, 好多都係五,六十層樓高, 都仲要起到密質質, 仲要係起o係海邊
呢個現象以前有的嗎?
唔好意思我舉唔到十幾廿年前既例子, 但近十年既例子就大把

3ASV196 發表於 2009-3-13 22:29

原帖由 HV7025 於 2009-3-13 21: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多樓多單位唔一定係屏風樓
如果樓與樓之間唔係密得誇張果隻, 大廈形狀同排列既設計恰當, 位置適合, 起得密都唔係好大問題
早十幾廿年發展既地方, 好似沙田, 屯門咁, 雖然都高密度
但邊度有而家西九龍, 天水圍D樓咁 ...

市區較明顯多左高樓, 係因為機場搬左...

但其實, 屏風亦唔一定高, 你睇下彌敦道, 銅鑼灣, 一樣2邊屏風,
一樣影響空氣流通, 分別其實唔太大....

Kaix 發表於 2009-3-13 23:07

原帖由 053h4 於 2009-3-13 20:1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無錯, 97前香港根本無太多關心香港事
97後, 關心香港情況的人多了, 過去的問題也顯現出來

而這絕對係好事


問題係d人以為港英時代乜都好d,
將所有問題都歸究於97後,
令不少人對97後都充滿仇恨,
唔通咁都係好事??

樓主轉載嘅有一半都屬無理取鬧,
有四分一在港英時代已經係咁

superbus 發表於 2009-3-13 23:22

原帖由 HV7025 於 2009-3-13 21: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多樓多單位唔一定係屏風樓
如果樓與樓之間唔係密得誇張果隻, 大廈形狀同排列既設計恰當, 位置適合, 起得密都唔係好大問題
早十幾廿年發展既地方, 好似沙田, 屯門咁, 雖然都高密度
但邊度有而家西九龍, 天水圍D樓咁 ...
新型屋邨既設計的確比舊型屋邨差好多
D樓又高又密,兼且玩埋一字型排開,完全係極度壓迫
七、八十年代既屋邨邊係咁架
基本上每幢樓都係獨立一座,而且相距唔會得條小隙咁大把

DIH 發表於 2009-3-13 23:31

今日睇到報紙一段,加上我自己的體會,以前的香港,
是「借來的人」用「借來的時間」在「借來的空間」做「借來的事」,
所以以前唔會有人過問香港的未來要怎樣,各有各做,
中國人在香港努力重建大陸的祖家,英國人在香港嘗試模仿英倫的風情,反而令香港的環境似一個家。

回歸後,香港土生土長的一群長大成人,而且認為香港就係家鄉,
但眼見政府的官僚作風與富商的巧取豪奪越來越嚴重、越來越出面,
香港人便擔心自己的家在未來會變成怎麼樣,因為香港人的下一代、下下代都要香港生活下去。

香港市民大都開始要求這個城市要成為「宜居」的城市,可是政府及富商依然當香港是一件工具。
生金蛋的鵝想把窩變得好住一點,因為那是牠的家,
可是操生殺大權的主人卻只要牠繼續生金蛋,而忽略了環境對隻鵝的影響,也沒有想過隻鵝老去了要怎麼辦。

Kaix 發表於 2009-3-13 23:33

原帖由 HV7025 於 2009-3-13 21: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早十幾廿年發展既地方, 好似沙田, 屯門咁, 雖然都高密度
但邊度有而家西九龍, 天水圍D樓咁密? 密到會擋住舊區既通風?
而家D人鬧既「屏風樓」, 好多都係五,六十層樓高, 都仲要起到密質質, 仲要係起o係海邊
呢個現象以前有的嗎?
唔好意思我舉唔到十幾廿年前既例子, 但近十年既例子就大把

政府除左最高級嗰幾個唔同左之外,
真正決策嘅(指局長署長)咪又係97前個班,
施政方針都尚可以短時間改變,
但施政效果就要長時間(數以年甚至十年計)先會浮現,
香港回歸都只不過12年

1997-2002年落成嘅樓大部分都係97前已經開始規劃,
「屏風樓」其實早於97前已經有趨勢,
只係落成日子都係97後

香港回歸後政策大致上都冇大改變,
宜家報紙上咁多嘅問題,
根本大部分97前已經存在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09-3-13 23:46 編輯 ]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轉載][千言萬語] 懷念殖民地時代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