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ityflyer1569 於 23/3/2009 14: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最好將尖碼連巴總一次搬晒去尖東,咁就一天都光晒,
唔駛聯合國黎多管閒事.
有位起碼頭嗎?
[ 本帖最後由 238X 於 2009-3-23 14:58 編輯 ]
原帖由 ME19andG316 於 2009-3-21 15: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
不只是維港兩岸第一個巴士總站,
而且更是香港第一個巴士總站, :D
第一條路線,第一架載客巴士,第一架雙層巴士都起度開出,
佢起正維港差吾多既正中央, 見証著香港的龍脈,維港兩岸的發展!:D
好 ...
係呀,相信呢道在坐既朋友應該有部既應該由細係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搭巴士搭到大
要拆唔多合理,呢個巴總見證左好多歷史
例如:打風D市民係度放工搭車排長龍既情況
維港兩岸既發展與變遷,亦由此巴總見證
係維港既特色之一,佢同鐘樓都要一齊存在
原帖由 童星之迷 於 2009-3-23 17: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係呀,相信呢道在坐既朋友應該有部既應該由細係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搭巴士搭到大
要拆唔多合理,呢個巴總見證左好多歷史
例如:打風D市民係度放工搭車排長龍既情況
維港兩岸既發展與變遷,亦由此巴總見證
係維港既特色 ...
或者大家可以睇睇有關"世遺"的入選準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6%E7%95%8C%E9%81%97%E4%BA%A7&variant=zh-tw
個人認為, 尖碼的公共交通交匯處就乎合了最少兩項:
# 突出地代表了某一類建築或技術的,並且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的某一段或幾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 突出地代表了一種或幾種文化中人類傳統的居住方式、利用土地或海洋的方式,或是代表了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尤其是當這種關係在不可逆的變化下顯得非常脆弱的時候;
原帖由 leslie 於 2009-3-24 03: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或者大家可以睇睇有關"世遺"的入選準則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8%96%E7%95%8C%E9%81%97%E4%BA%A7&variant=zh-tw
個人認為, 尖碼的公共交通交匯處就乎合了最少兩項:
# 突出地代表了某一 ...
仲有:
通過建築或技術、有紀念意義的藝術品、城市規劃或景觀設計,<--巴總+天星
展現了在一段時期內或在一個文化區域中進行的有重要意義的人文價值的交流<--搭巴士轉船返工
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傳統<--天星
原帖由 石頭 於 2009-3-24 14: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仲有:
通過建築或技術、有紀念意義的藝術品、城市規劃或景觀設計,<--巴總+天星
展現了在一段時期內或在一個文化區域中進行的有重要意義的人文價值的交流<--搭巴士轉船返工
獨一無二或至少是非常特別地代表了一種文化 ...
可唔可以再舉多少少例子? 我地可以include在presentation中
另外, 去年9月我們也做了一次presentation, 大家可以睇番當日的video,俾下意見~
http://www.ourbusterminal.org/archive/20080921.htm
原帖由 238X 於 2009-3-23 14:5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位起碼頭嗎?
海濱長廊一帶應該有,但無論如何,位置都是偏離了市中心區,且巴士總站要以行人天橋(或隧道)連接,不能直接轉乘,仍屬擾民
內容方面,真係不便評論,相信到越南時的presentation 應該會和這個的方向不同。
但有些點,我要提醒一下樓主。
1. 大聲唔代表你地有理據
2. 講得太快啦,都入唔到腦,o甘唔得架。
3. 樓主,應該盡快去揾一o的曉public speakingo既人,教你地點樣先可以吸引到觀眾會聽(睇書睇唔切啦)。
4. presentation 其實就等如一個舞台表演一樣,其實係要成team人好好配合,但我o係presentation 見唔到。
5. 樓主的發音,應該係用中氣.....離個mic遠小小,o甘o的聲出黎會好好多,o的人亦會較容易去接納。
暫時睇到o甘多,以我做舞台13年經驗,你們o係presentation skills 上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建議,做好個presentation 的material先,之後先再傾點樣做好你們的present。
我相信,有很多版友應該可以提供意見吧。
多言了。
唔單只係聲線演譯問題,
我覺得內容可以更將歷史, 文化, 生活融合,
我唔識點講, 但建議樓主可以搵坕時既大學教授傾下
原帖由 leslie 於 2009-3-24 15: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可唔可以再舉多少少例子? 我地可以include在presentation中
另外, 去年9月我們也做了一次presentation, 大家可以睇番當日的video,俾下意見~
http://www.ourbusterminal.org/archive/20080921.htm ...
小弟不材,但也希望作出少少貢獻:
1.在香港百年奇蹟裏, 至70年代(1972年)為止, 未有海底隧道及鐵路前,
巴士轉渡輪仍是""唯一"",維繫維港兩岸的交通模式, 每日最少有幾十萬人次(實數要查下)都係咁轉..
(當然有好多住起碼頭附近既可以一程船就過到海...)
2.當時政府重未大力發展新市鎮, 大部分人口仍是在維岸兩岸,
相信當時巴士轉渡輪己佔了當時要搭乘交通工具中的很大比重,
呢個係""展示了香港歷史上的幾段非常重要的時期 的交通模式""
(PRESENT時展示更多不同時期巴總連碼頭既相)
3. 香港裏""唯一""一個仍然能夠充份表現往日交通模式的碼頭巴士總站.
(present時可以介紹下其他碼頭巴士總站既下場如何...
e.g. 佐碼及其巴總, 大角咀碼頭及巴總, 荃碼巴總均己消失, 觀碼及其巴總,紅碼及巴總,城碼及巴總都幾泠清)
又可以加多d相比人知道其他碼頭巴士總站有幾泠清, "唯一"尖碼巴總仍然興旺,
4.尖碼巴總消失後, 市民巴士轉渡輪過海的興盛將絕跡.......(又再次介紹下其他碼頭巴總有幾清閒)
(e.g.上次中環碼頭搬站都少左好多人搭), 可以加入地圖介紹 香港以往
維港兩岸碼頭一出來就係巴士總站,呢個可以當係""突出地代表了某一類建築或技術的""嗎????
還請高人指教及修正.....................
[ 本帖最後由 ME19andG316 於 2009-3-25 00:06 編輯 ]
原帖由 leslie 於 2009-3-23 01: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爭取有拳頭的人, 我們有試過, 不過部分人的回應實在使人失望 (我地出過信去九龍西5位立法會議員, 得兩個肯見我地, 某些政黨就連區議員都沒有見過我地)
當然, 我地會繼續努力~ ...
公民黨九龍西果邊有冇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