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ute_99 發表於 2009-4-21 13:59

從1972的年鑑看當年的路線構思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624/ross2y/1973.jpg

荃灣線真係站名乎實過現在, 無端端改做荔灣, 郁埋荔枝角, 長沙灣,
搞到現在站名與地點有點牽強

啟德條線, 原來已經想了咁耐, 四十年過了都未起到出來,
真係有點可惜.林士個神祕月台, 計劃變了亦相信失去用途.

有點估不到的, 芳曾經有過計劃建車廠.

declan 發表於 2009-4-21 18:10

原帖由 Route_99 於 2009-4-21 13: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林士個神祕月台, 計劃變了亦相信失去用途.

有點估不到的, 芳曾經有過計劃建車廠

隨着西港島綫工程動工,上環站亦需要進行改建,
以增加「大堂往 2 號月台」、「1 號月台往大堂」的乘客通道。
而你提及的林士月台,已經有新的用途,
現時預留出來的空間為擴建工程提供了極大彈性,該樓層的軌道位置會填平,
使行人空間多出了一倍,完工後該樓層將更進一步融入上環站。

你引自 1972 年年鑑的定線計劃,出自 1970 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
下圖是該計劃的詳細定線圖(葵芳因屬填海新區,當年曾出現不同的建議站名,現代的柯士甸、康城亦有過此情況)


另外提供多一張出自 1967 年《香港集體運輸研究》的定線供你參考:


參考資料
For King (貨港)
Lap Sap Wan(垃圾灣)

ferrypier 發表於 2009-4-21 23:53

估唔到曾經諗過入沙咀道地底.......

而且係貨櫃港設一個站......

qualcomm 發表於 2009-4-22 00:13

1967 the route = ....海岸線..

當時想全架空? 即東涌線起法?

[ 本帖最後由 qualcomm 於 2009-4-22 00:17 編輯 ]

qualcomm 發表於 2009-4-22 00:23

原帖由 ferrypier 於 2009-4-21 23: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估唔到曾經諗過入沙咀道地底.......

而且係貨櫃港設一個站......

1967年應仲係海,葵涌剛開始由垃圾灣填, 未有荔枝角大橋

mmlcs36 發表於 2009-4-22 00:40

UCR683 發表於 2009-4-22 11:23

我曾經看過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當時的垃圾灣站(現葵芳站)是地面車站,設一島式月台。
如果荃灣線以《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的建議定線設計的話,我想葵芳地區的發展就會截然不同了。

另問,為何地下鐵路車廠設計,要選在路線的終點站附近,而非中途站?

mmlcs36 發表於 2009-4-22 11:43

石頭 發表於 2009-4-22 20:16

貼上幾張之前在網上搜集得來的圖片:

1967 MTR planned---原地下鐵路路線圖(全集)

注:

荃灣線

Tseun Wan應為Tsuen Wan 荃灣
Por Kong應為For Kong 貨港

Lap Sap Wan 垃圾灣
Waterloo 窩打老

沙田線

Ha Wo Che 下禾輋
Shan Ha Wai 山下圍
Hung Mui Kok 紅梅谷

觀塘線

Lo Fu Ngam 老虎岩(今樂富)
Ma Yau Tong 馬游塘

港島線

Kennedy 堅尼地
Belcher 寶翠
Sai Ying Pun 西營盤
Valley ?(今銅鑼灣?鵝頸橋?)
Chai Wan Quai 柴灣側(今杏花村)

[ 本帖最後由 石頭 於 2009-4-22 20:32 編輯 ]

Wright---AVW16 發表於 2009-4-22 22:36

我較為想像唔到係車廠既選址,67年版既車廠竟然可以同主線有很大差距,70年版的,當時葵芳應已有初步的發展,怎會還有空間建設地面車廠呢?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從1972的年鑑看當年的路線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