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KTO 發表於 2009-8-19 18:45

ML29 發表於 2009-8-19 19:23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8-19 18: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這款顏色的快餐椅也屬於翻新的一部分嗎?

119259
應該是在中、後期的第二代翻新車出現的。
印象中早期的第二代翻新車大多用深啡色快餐椅,到後期慢慢有更多顏色出現,
除了最常見的淺啡色和紅色外,我記得還出現過黃色和綠色;
不過後期很多座椅也調亂了……

最後用綠色座椅的是#6和#112,它們的座椅一直到大概零五、零六年才被換做啡色;
黃色座椅則最後用過在#58上,另外#20大約零五年時也曾短暫出現兩張黃色座椅。

ccicoltd 發表於 2009-8-19 21:16

80 用過黃色椅。

hkaiw 發表於 2009-8-19 23:42

原帖由 ML29 於 2009-8-19 04: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部用新款電箱殼的應該是#12。
印象中 #12 的電阻箱散熱孔仍然是第1代(同樣情況還有 #127),但是 #20 及裙板離地較高的 #3 之電阻箱散熱孔已經是第2代。

ML29 發表於 2009-8-20 06:04

原帖由 hkaiw 於 2009-8-19 23:4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印象中 #12 的電阻箱散熱孔仍然是第1代(同樣情況還有 #127),但是 #20 及裙板離地較高的 #3 之電阻箱散熱孔已經是第2代。
想問有哪些第二代翻新車早期裙板離地是較高的?
我只知道有#3、#6、#12、#46、#88、#127……不知還有沒有呢?

另外翻看舊照片,發現部分第二代翻新車初期裙板離地是較現時低的,車門底下的裙板部分
明顯較現在的闊。
不知又有哪些車有這種情況?它們又何時被修正為現時樣子?

JHKTO 發表於 2009-8-29 15:20

ML29 發表於 2009-8-29 16:55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8-29 15: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44好像也是

#141上「北京牛黃解毒片」、還有#89上「李錦記蠔油」時便是這個樣子 ...
#89、#141、#144那時好像都是第一代翻新車,它們的車門底下應該沒有裙板,與早期第二代
翻新車同樣離地較高;
但我發現部分第二代翻新車裙板離地是較低的,我看到#29、#30、#40都曾經是這樣,但再看
近期照片就發覺已經變回普通的樣子。

[ 本帖最後由 ML29 於 2009-8-30 05:08 編輯 ]

JHKTO 發表於 2009-8-30 03:29

hkaiw 發表於 2009-8-30 07:15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8-30 03: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側牌位置原來試過在中間
看來這輛當時只是拆去左邊前樓梯的旁板便算,因為80年代初期翻新時,基本上是拆去車頭及車尾的通風窗、上層兩邊車身的密封通風窗及下層兩格玻璃通風窗的改為一塊過玻璃窗(即現時 #120 般)、車箱改為油上白色及青綠色等,而好像 #49, #130 等到了更換車身時除了拆去車頭及車尾的通風窗,及左邊牌箱後移一個車窗外,便沒有其他更換兩邊車身的通風窗。

JHKTO 發表於 2009-9-7 22:27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八十年代尾電車翻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