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iw 發表於 2009-9-7 22:42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9-7 22:2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3當年側牌位置也是這樣
那樣由80年代初期的翻新工程(即更改左邊車身牌箱、車身內壁改為白色等),至1986年的部分電車翻新為鋁合金車身外殼,以及於1987年開始的更換車身工程期間,究竟有哪些電車是帶著奇特的車身規格呢?我只知道有 #49, #130 及 #163。另外於80年代還有沒有電車是沒有進行過翻新工程呢?例如沒有拆去上層車頭及車尾的通風窗、左邊原本為樓梯的位置沒有補回車窗等。

amtrak 發表於 2009-9-15 01:22

原帖由 ML29 於 2009-8-19 04: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早期的第二批翻新車也有過舊款電箱殼,這些車包括#6、#46、#88、#127;
至於#121是否也屬於早期的第二批翻新車,則有待各位前輩證實。

第一部用新款電箱殼的應該是#12。 ...

#121 是的

JHKTO 發表於 2009-9-22 21:49

JHKTO 發表於 2009-10-3 20:53

hkaiw 發表於 2009-10-3 21:53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10-3 20: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想請教terence5070/hkaiw兄, 圖中的#7其下層第二隻氣窗是不同的, 是什麼原因呢?
會否只是人為錯誤呢?因為如果看回你貼過的相片,只是在加裝左邊後樓梯但仍然保留氣窗時,以油遮蓋氣窗的玻璃。

估不到到了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初期仍有電車的左邊前樓梯仍被保留...

ML29 發表於 2009-10-8 12:06

昨晚翻看Mike Davis著作時忽然又想到一些問題:
據書中所說,現時的#28和#128前身分別是#119和#59,那麼
其實#28和#128的車身是八十年代由頭建造,還是由原來#119/
#59的戰後式車身改裝而成?
還有現時的#28和#128分別在八五和八七年建成,那麼當年戰後
式車身的#28和#128又怎樣?是否分別改用#119和#59的編號繼
續服務?#59和#119這兩個編號當年又曾或停用?

JHKTO 發表於 2009-10-9 23:16

ML29 發表於 2009-10-10 10:02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10-9 23: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問了一位對戰後式電車很熟悉的發燒友,他的推測如下:

戰後式車身的128 --> 改編號成戰後式車身的59(用了原128的第二代拖里)
戰後式車身的28 --> 改編號成戰後式車身的119(用了原28的第一代拖里)

戰後式車身的119 -->...
這樣其實#119八十年代以前有沒有用過第一代拖里?

#42/#64/#119與#131/#143/#157……剛好是三對三的錯配!:o

ML29 發表於 2009-10-11 01:01

原帖由 JHKTO 於 2009-10-9 23: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問了一位對戰後式電車很熟悉的發燒友,他的推測如下:

戰後式車身的128 --> 改編號成戰後式車身的59(用了原128的第二代拖里)
戰後式車身的28 --> 改編號成戰後式車身的119(用了原28的第一代拖里)

戰後式車身的119 -->...
這樣即是說現時的#28和#128車身只是由戰後式車身改建而成?

JHKTO 發表於 2009-10-17 01:00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八十年代尾電車翻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