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H 發表於 2009-10-12 14:32

傷殘人士出入港鐵站的問題

尋晚,思考緊鐵路站的accessibility,先至發現,自從1989年的藍田站後,
地鐵便再沒有所有大堂和月台都在地底的車站,大部分新建車站,最深的都只係路軌在地底而大堂在地面。

不知這是設計策略有變,還是純粹巧合,
大堂層建在地面,輪椅使用者可以直接用斜路出入車站,省卻各方不少麻煩。
站內則是絕大部分車站都係用升降機連接收費區各層。

1979-1989年間的非架空非地面車站,大堂在地底,而因空間所限出入口只能用電梯/樓梯,
現在要幫助傷殘人士出入,都只能用輪椅升降台。
每次使用,都要撳掣通知職員,塊板又成日壞(以鑽石山站所見),
一條樓梯用上五分鐘,兩條樓梯差不多耗上15分鐘或以上,費時失事,卻無可奈何。

反之,係九鐵的建設有一個大堂在地底的新車站(尖東)
和一個在地底的新大堂(九龍塘南大堂),兩者都係用升降機與地面連繫。
其他車站(包括西鐵馬鐵)都大多(定全部?)已經有升降機。

我想問的是:
1. 前地鐵車站,有沒有直接用升降機連接地面和大堂的例子?(我知九龍塘站E出口)
2. 現時,乘客若要使用輪椅升降台,程序如何?
3. 為什麼好似輪椅升降台成日壞?

歡迎討論。:)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10-12 14:33 編輯 ]

JX9097 發表於 2009-10-12 14:40

1. 北角站(書局街),銅鑼灣站(駱克道),旺角站(彌敦道)
2. call staff 到場開(印象中設施旁係有掣)
3. 天知曉...

[ 本帖最後由 JX9097 於 2009-10-12 14:41 編輯 ]

kei_hk 發表於 2009-10-12 15:46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9-10-12 02:40 PM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 北角站(書局街),銅鑼灣站(駱克道),旺角站(彌敦道)
2. call staff 到場開(印象中設施旁係有掣)
3. 天知曉...

每一個車站﹐詳細傷健設置﹐由路面去大堂﹐及大堂去月台﹐有什麼設備幫忙﹐可看這一個網址 :
http://mtr.com.hk/chi/facilities/disabled.html


曾經﹐港鐵網頁也講過﹐有需要的乘客﹐是可以預先打電話去book﹐叫職員預備的。

OTIS401 發表於 2009-10-12 17:07

原帖由 DIH 於 2009-10-12 14:3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想問的是:
1. 前地鐵車站,有沒有直接用升降機連接地面和大堂的例子?(我知九龍塘站E出口)
2. 現時,乘客若要使用輪椅升降台,程序如何?
3. 為什麼好似輪椅升降台成日壞?

1.有好多喎...(旺角、大窩口、中環、灣仔、銅鑼灣、北角、太古、魚涌...)

2.
係樓梯果隻升降台,係可以向傷健人仕協會(?)購買公用匙
公用匙可讓傷殘人士自已開啟設於公共地方的升降台(例如天橋、地鐵站及少量設商場升降台)

至於係流動式果隻(輪椅車),則要打電話或用站內對講機召喚職員

3.
輪椅升降台成日壞?
可能是:
1.雜廠保養
2.使用率極高
或許你去看看油塘站出面的升降台便知道了...:L

~~Knysna~~ 發表於 2009-10-12 17:18

有野想問:
大窩口站的升降機是否廿四小時運作,當地鐵收車時,升降機會落唔到大堂,只來往地面同天橋?

[ 本帖最後由 ~~Knysna~~ 於 2009-10-12 17:20 編輯 ]

superay 發表於 2009-10-12 17:23

希望以下資料可以幫到你http://www.hkelev.com/usg_tkl.htm
http://www.hkelev.com/usg_ktl.htm

OTIS401 發表於 2009-10-12 17:30

原帖由 ~~Knysna~~ 於 2009-10-12 17:1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野想問:
大窩口站的升降機是否廿四小時運作,當地鐵收車時,升降機會落唔到大堂,只來往地面同天橋?

應該係廿四小時運作...
因為係同路政署一齊起的

同樣係廿四小時運作的
應該仲有柯士甸站

Gary_B 發表於 2009-10-12 18:12

原帖由 DIH 於 2009-10-12 14:3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尋晚,思考緊鐵路站的accessibility,先至發現,自從1989年的藍田站後,
地鐵便再沒有所有大堂和月台都在地底的車站,大部分新建車站,最深的都只係路軌在地底而大堂在地面。



藍田站大堂是在地面啊
月台層亦都可以算是路面上

ASV50 發表於 2009-10-12 18:29

「尋晚,思考緊鐵路站的accessibility,先至發現,自從1989年的藍田站後,
地鐵便再沒有所有大堂和月台都在地底的車站,大部分新建車站,最深的都只係路軌在地底而大堂在地面。

不知這是設計策略有變,還是純粹巧合,
大堂層建在地面,輪椅使用者可以直接用斜路出入車站,省卻各方不少麻煩。
站內則是絕大部分車站都係用升降機連接收費區各層。」

我認為不是設計策略有變的問題
因為留意一下地鐵系統在藍田之後新建的車站
例如 東涌線 / 將軍澳線 等都是新發展區
根本就沒有需要遷就太多地面已有的建築物

已這些新市鎮亦有預留用地供鐵路使用
所以可以將大堂架設於地面
(相信在地底另建多一層大堂以及順勢將路軌再建於更深的地底, 只會令建造費增加)
更甚的是不少新鐵路用地都是鐵路發展項目, 亦另建造地鐵時有更大靈活性~

bananasims 發表於 2009-10-12 18:31

搭單問問,藍田站有兩條特長扶手電梯
輪椅人士如果要去上面(啟田道),應該點行?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傷殘人士出入港鐵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