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aiw 發表於 2009-11-19 12:53

原帖由 nwfb1601 於 2009-11-19 12: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無法,呢兩條路0既落差實在太大,夾硬起
0既話一定要起到好斜。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undecided.gif
如果是這個問題,可否用停車場的螺旋型天橋去解決呢(印象中外國的公路是有這樣設計)?

nwfb1601 發表於 2009-11-19 13:07

原帖由 DIH 於 2009-11-19 10: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現時,以下預留位都清晰可見:
西行T4>T3
西行T4>城隧
東行T3>T4

東行城隧>T4就唔見,可能要騎住松嶺路起。
0岩0岩睇過 CEDD 張設計圖,城隧去 T4 o既
支路會係去大圍0個條隔離加建。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wink.gif

同時呢條支路0既彎位亦都會擴闊。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rolleyes.gif

FD_8592 發表於 2009-11-19 13:56

原帖由 hkaiw 於 2009-11-19 12:5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是這個問題,可否用停車場的螺旋型天橋去解決呢(印象中外國的公路是有這樣設計)?
其實可以考慮同呈翔道落青山道果條支路融合,之後利用青山道落荔枝角

epsilon 發表於 2009-11-19 17:19

報紙出蠱惑誤導讀者話青沙而家嘅車流量只及預計五分一,
實情係而家嘅車流量等如設計容量嘅五分一,
而大埔公路嘅最新車流統計又同預計肳合,
即係根本政府係計啱咗條數。

T4嘅功能好明顯正正針對沙田區嘅交通問題癥結,
問題係城隧公路同青沙嘅設計令T4必須起咁高,
但景觀、噪音影響係咪insurmountable先?係咪咁就唔使起先?

我支持「翻叮」呢個方案,原汁原味去馬。
但萬一強制勵治已經因為冇提及而唔存在,又要再擱置T4,
我建議將T4由沙田頭起改為騎住車公廟路去到大圍車廠入尖山,
反正已有預留位(雖然唔係for咁用)。
呢個方案入面T4唔會跨過馬鐵,高度有限,秦石邨容易安撫。

另一方面(同樓上不謀而合)將沙田站改建,令大埔公路可以擴闊,
3、4號月台拆卸,連同兩條路軌可以改建成兩至三條行車線,
目的係沙田市中心段來回各四線行車,禾輋段來回各三線行車,
當然沙田鄉事會路交匯處、禾輋段兩條行人天橋等都要重建。
而沙田貨場因為快將完成任務,可以改建做新嘅北行月台,
新車站唔需要四軌,好似火炭站咁三軌就夠。

雙管齊下,未來二三十年嘅需求都應該應付到,沙田繞道亦再冇需要。

hkbw 發表於 2009-11-19 22:09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09-11-19 17:19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報紙出蠱惑誤導讀者話青沙而家嘅車流量只及預計五分一,
實情係而家嘅車流量等如設計容量嘅五分一,
而大埔公路嘅最新車流統計又同預計肳合,
即係根本政府係計啱咗條數。

T4嘅功能好明顯正正針對沙田區嘅交通問題癥結,
問題係城隧公路同青沙嘅設計令T4必須起咁高,
但景觀、噪音影響係咪insurmountable先?係咪咁就唔使起先?

我支持「翻叮」呢個方案,原汁原味去馬。
但萬一強制勵治已經因為冇提及而唔存在,又要再擱置T4,
我建議將T4由沙田頭起改為騎住車公廟路去到大圍車廠入尖山,
反正已有預留位(雖然唔係for咁用)。
呢個方案入面T4唔會跨過馬鐵,高度有限,秦石邨容易安撫。

另一方面(同樓上不謀而合)將沙田站改建,令大埔公路可以擴闊,
3、4號月台拆卸,連同兩條路軌可以改建成兩至三條行車線,
目的係沙田市中心段來回各四線行車,禾輋段來回各三線行車,
當然沙田鄉事會路交匯處、禾輋段兩條行人天橋等都要重建。
而沙田貨場因為快將完成任務,可以改建做新嘅北行月台,
新車站唔需要四軌,好似火炭站咁三軌就夠。

雙管齊下,未來二三十年嘅需求都應該應付到,沙田繞道亦再冇需要。


呢個方案最大問題係沙田站既主力牆, 同埋咁樣既公程大過起T4好多...

我反而想要有個部門硬行去馬...唔好再俾個班無聊區議員係度抽水.

cheungtszfung 發表於 2009-11-19 23:32

原帖由 epsilon 於 2009-11-19 17: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支持「翻叮」呢個方案,原汁原味去馬。
但萬一強制勵治已經因為冇提及而唔存在,又要再擱置T4,
我建議將T4由沙田頭起改為騎住車公廟路去到大圍車廠入尖山,
反正已有預留位(雖然唔係for咁用)。
呢個方案入面T4唔會跨過馬鐵,高度有限,秦石邨容易安撫。
果個預留位原先係預留做咩用途?

同埋沙田站改建做3條軌會唔會影響到避直通車?

~~Knysna~~ 發表於 2009-11-19 23:40

原帖由 cheungtszfung 於 2009-11-19 23:32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果個預留位原先係預留做咩用途?


沙田新市鎮第2期 - 位於車公廟路及紅梅谷路行車天橋
http://www.cedd.gov.hk/tc/projects/major/nte/nte7568th.htm

nwfb1601 發表於 2009-11-19 23:51

   抱歉!暫停服務
Sorry! Not in service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tongue.gif

[ 本帖最後由 nwfb1601 於 2009-11-19 23:53 編輯 ]

Wright---AVW16 發表於 2009-11-20 20:49

東鐵冇可能郁到架啦,上禾輋個面根本冇位比佢遷移路軌

不過T4咁改,即係冇得同時用呢條路上城隧啦,同埋路段長左,成本勢必提高

epsilon 發表於 2009-11-22 02:04

回hkbw,據觀察,南行月台只靠近3號月台嘅柱支撐,其餘牆身結構實則只係用嚟間房。
另有關待避直通車,三軌運作方式參考火炭及大埔墟,唔會有問題。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9-11-20 20:49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鐵冇可能郁到架啦,上禾輋個面根本冇位比佢遷移路軌

不過T4咁改,即係冇得同時用呢條路上城隧啦,同埋路段長左,成本勢必提高

路軌唔洗郁,同公路之間兩三米空間都夠新增一條行車線,另一條行車線可以係架空,又或兩條一齊架空。

當然,呢個建議唔係折衷方案,而係用嚟話畀班好事多為嘅議員知,否決原來T4方案嘅代價係幾咁大。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轉貼)11億高架路玩謝6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