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月台「左上右落」和「右上左落」的原因
東鐵一律左上右落,馬鐵一律右上左落。(有錯請更正)為何地鐵站月台有時就「左上右落」,有時就「右上左落」?
「左上右落」即係月台在車卡的右邊,「右上左落」即係月台在車卡的左邊。
(由於月台在兩邊車軌的中間,與車路不同,行人路是在車路的兩旁,
所以理解剛與車路相反) 為遷就實際環境o既o者。 ricky在 2005-11-13 11:49 PM 發表:
東鐵一律左上右落,馬鐵一律右上左落。(有錯請更正)
為何地鐵站月台有時就「左上右落」,有時就「右上左落」?
「左上右落」即係月台在車卡的右邊,「右上左落」即係月台在車卡的左邊。
(由於月台在兩邊車軌 ...
馬鐵車公廟及大圍站是左上右落.
而地鐵主要在港島線常發生時左時右, 是因為這些站用鑽鑿方式興建, 而大堂則在路旁的大廈地底, 有時在路的左面, 有時在路的右面, 所以咪時左時右o羅! 左上右落系英式, 右上左落系世界主流標準,好似開車左右[車太]咁。 東鐵大埔墟同火炭站都係開右邊門既.其他開左邊門既,(除左避直通車)。
同埋,小弟覺得你對「左上右落」同「右上左落」既定義有問題ar?小弟唔係好明,唔好見怪.
因為我估你係想問點解地鐵有時開左邊門,有時開右邊門?
如果我既估計係對的,咁第一句既"東鐵一律左上右落,馬鐵一律右上左落"就唔會錯。
小小意見,唔好見怪。 CPY在 2005-11-14 02:15 PM 發表:
1.非「島式」、兩線來回方向的路軌在兩邊月台中間(例如東鐵九龍塘站)
的月台設計有沒有特別術語來形容?
「側式月台」也。 CPY在 2005/11/14 02:15 PM 發表:
2.為何杏花村、葵芳、葵興等地面、架空站不像觀塘線的
九龍灣至藍田一樣使用島式月台?
沒有足夠地方把2條貼在一起的路軌分開到月台兩邊。 CPY在 05年11月14日 02:15 PM 發表:
月台在兩邊車軌中間有一個好貼切的鐵路術語形容:「島式月台」。
情景就好像一個人(乘客)住在荒島(月台)內,四周都是海(車軌)。
此種月台設計的最大缺點是難於分流乘坐不同方向列車的乘客。
有甚麼必要要分流乘坐不同方向列車的乘客呢?
反而如果用相反的側式月台
(即像葵芳、荃灣、杏花村、東鐵大部份兩月台站那種),
冇錯係分流到乘坐不同方向列車的乘客,但又有乜用?
反而會限制了各樓梯電梯只能來往某一月台,
令人流集中來往某一月台時,不能用盡所有樓梯電梯,
仲有萬一搭錯方向或搭過龍,島式月台的話,
落車行過對面月台折返就得,側式月台就唔該兜個大圈啦
側式月台的唯一好處,就係可能可以一落車就直行出閘,
好似東鐵九龍塘、上水、太和(北行)咁,
但香港既鐵路(除左輕鐵電車)以多數在地底、少數架空、更少數地面,
咁又有幾何可以做到呢?除非個個站都好似AEL站咁刻意特別設計,
但成本及佔地一定高得嚇人
有冇留意,九鐵經營近百年的唯一重鐵(東鐵)都係側式月台為主,
但近年的西、馬鐵卻轉以島式月台為主?
可能就係認為島式月台較好 CPY在 2005-11-14 02:15 PM 發表:
2.為何杏花村、葵芳、葵興等地面、架空站不像觀塘線的
九龍灣至藍田一樣使用島式月台?
a.葵芳至葵興可能因為之間起隔音掛!
b.側式月台會隔音D, 因為路軌的中間, 月台在兩側, 所以可能後期的市區線架空站都多用側式掛!到將線直頭密封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