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銅鑼灣總站路軌於1955年拆除, 但仍保留渡線以便電車調頭.
1966年2月19日, 怡和街尾拖里調頭器啟用, 電車只要駛入渡線, 調頭器架線就會引導拖里自行調轉, 咁樣可以避免售票員響繁忙馬路中心用人手方式將拖里調轉, 保障售票員安全. 電車公司亦增設銅鑼灣短途班次.
1966年, 政府交通調查組建議電車公司增開銅鑼灣班次, 因為調查發現大量乘客需要由中環市中心前往怡和街一帶, 而增加跑馬地電車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電車公司惟有加強銅鑼灣短途班次, 引致大量倒叮出現.
1967年3月20日, 工務局改建樂聲迴處並增建電車總站. 當時電車如果要西行入站, 路軌配置上係要先稍為轉左, 然後先至轉右入總站, 迴旋半徑較以前大, 以便拖卡電車使用.
為配合銅鑼灣新總站落成, 電車公司新開以下新路線: 北角 => 上環街市 => 銅鑼灣 => 屈地街 => 銅鑼灣 => 上環街市 => 北角, 每6分一班. 本路線從北角 - 屈地街之間平均每6分一班, 銅鑼灣 - 上環街市之間平均每3分一班
上述新線再加上原有3條路線(堅城 - 跑馬地;屈地街 - 北角; 上環街市 - 筲箕灣)每2分鐘一班後, 電車公司計算過, 上環街市至銅鑼灣平均每29秒就有一班車. 呢個行車方法雖然好受乘客歡迎, 但電車公司發覺又唔係話好好賺. 原因係新安排下短途服務大增, 但一般乘客坐短途多數只會坐三等買一毫子飛. 不過因為回車總算快左, 電車公司叫做可以密食當三番.
[ 本帖最後由 PB602 於 2010-2-21 23:20 編輯 ] 原帖由 PB602 於 2010-2-21 21:2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銅鑼灣道以往係大坑道其中一部分, 大坑道底即今日電車總站位置. 1953年, 北角電車總站取代銅鑼灣總站, 西行銅鑼灣電車東延至北角. 改動原因係因為東區人口增加令筲箕灣電車非常擠迫, 電車公司希望新增北角電車去舒緩 ...
3月20日是動工日期還是啟用日期? 原帖由 PB602 於 2010-2-21 21: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966年2月19日, 怡和街尾拖里調頭器啟用, 電車只要駛入渡線, 調頭器架線就會引導拖里自行調轉, 咁樣可以避免售票員響繁忙馬路中心用人手方式將拖里調轉, 保障售票員安全. 電車公司亦增設銅鑼灣短途班次.
請問拖里調頭器是怎樣運作的呢?能否說多一點?
先謝:handshake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