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發表於 2005-11-26 05:13

238X在 2005-11-25 11:16 PM 發表:

只對這條線有意見。

基本上不太贊成啟德以東的走法。我也認為九龍中央線
的存在有其必要 (觀塘線過慢,而且九龍城在機場搬遷後
可能有所發展)。本人的定線如下: ...

基本上定線我好同意,之不過對7N站有少許意見。

將佢放係順安的話,其服務範圍冇錯係包晒成個四順,
之但係利安豪庭的人流就不能享用其服務。
相反,順天/安人有時會行去順利街市買野/銀行。
[一般pattern係去早去秀茂坪、午去順利]
成個四順就係一條直線,而重點係順利同順天。
事實上要為四順區定站的話,就係一個好難搞的課題。

除非順安有重建計劃或者安達臣山有開發計劃*,唔係ge
話我相都幾麻煩。[兩地區某D投機人士的內部角力]

*多年前曾經係有有關開發計劃,後尾因某議員以嘈音問題
而告吹。

用小型鐵路:例如AGT、單軌就比較適合於短距離的車站,
與及其路線設計係可以handle急彎角(最低轉向半徑為50M)
與其上斜能力比傳統方式式優勝。(千分六十,用linear motor的
更可以做到千分八十)

[ Last edited by 500 on 2005-11-26 at 05:25 ]

gn3509 發表於 2005-11-26 11:47

500在 2005-11-26 05:13 AM 發表:



基本上定線我好同意,之不過對7N站有少許意見。

將佢放係順安的話,其服務範圍冇錯係包晒成個四順,
之但係利安豪庭的人流就不能享用其服務。
相反,順天/安人有時會行去順利街市買野/銀行。
[一般patt ...

不過順安已經幾乎位處四順中心,若果四順區只整一個站,似乎放响順安會較為合適
至於利安豪庭,可以開條小巴線接駁

jrfung 發表於 2005-11-26 14:25

1.亞皆老線:奧運﹝連接地鐵東涌線﹞→銘基→旺角中央﹝連接地鐵荃灣線﹞→旺角﹝連接九廣東鐵﹞→九龍眼科醫院→九龍城警署→啟德﹝連接九鐵沙中線﹞→彩虹南﹝連接地鐵觀塘線﹞→啟業→國際展貿中心→牛頭角海岸→觀塘碼頭→麗港城→茶果嶺→油塘﹝連接地鐵將軍澳線及觀塘線﹞。

麗晶花園本身並不接近地鐵站,所以啟業站出門應設於啟業麗晶附近,正好在工業區和啟業之間。

cu5437 發表於 2005-11-27 09:44

jrfung 發表於 2005-11-27 14:00

DC5在 2005-11-25 21:05 發表:



路線1比較可行,但現時巴士及小巴已足夠應付(奧運至旺角一段)。而國際展貿中心--油塘一段的人囗未必足夠支持。如將施工問題計算在內,很難成事。

路線2可用地下輕鐵去做(2-3卡),但路線縮短九龍至土瓜灣。 ...

佐敦線跟沙中線部份重覆,並不是問題,大家平行路線,可以一條走快速,一條走各停:

荔技角線照顧了一些不接近鐵路的位置,例如富榮花園、大角咀道沿線和荔枝角道沿線。

~☆凍檸樂☆~ 發表於 2005-11-27 14:21

銘基起站既話咪同奧運/旺角好接近lor.....?

jrfung 發表於 2005-11-27 14:31

~☆凍檸樂☆~在 2005-11-27 14:21 發表:

銘基起站既話咪同奧運/旺角好接近lor.....?

現時奧運站的位置在連翔道,怎會跟銘基書院接近呢?由銘基書院步行往奧運站,也要十分鐘,可不能開玩笑的。

poonkh 發表於 2005-11-27 15:34

jrfung在 2005-11-27 01:31 發表:

現時奧運站的位置在連翔道,怎會跟銘基書院接近呢?由銘基書院步行往奧運站,也要十分鐘,可不能開玩笑的。

的確0係銘基行過奧運唔係近,但特登起個站似乎有點奢侈~~
而且除左返學放學時間我睇唔出會有幾多人會搭~~
銘基 1200 人,沙崙應該都差唔多? 好難撐得起一個車站呢~~
而抽車0係奧運去銘基... 應該一公里都無... 幾十秒就到...

有種感覺... 想問下你係咪銘基0既學生~?

阿偉 發表於 2005-11-27 16:13

jrfung在 2005-11-27 14:31 發表:



現時奧運站的位置在連翔道,怎會跟銘基書院接近呢?由銘基書院步行往奧運站,也要十分鐘,可不能開玩笑的。

如果行十分鐘,就要起一個站。
咁葵涌一帶要不要起一條新線。

jrfung 發表於 2005-11-27 19:08

阿偉在 2005-11-27 16:13 發表:



如果行十分鐘,就要起一個站。
咁葵涌一帶要不要起一條新線。

上葵涌也應該有一條鐵路,由地鐵荃灣站開始:

上葵涌線:荃灣→石圍角→象山→梨木樹→石蔭→石離→華景山莊→長沙灣監獄→新長沙灣﹝接駁地鐵荃灣線,並由荔枝角易名為新長沙灣﹞

上葵涌支線:梨木樹→國瑞路→葵興﹝接駁地鐵荃灣線﹞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個人對香港鐵路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