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81 發表於 2010-2-26 21:17

原帖由 502 於 2010-2-26 20: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藍田同秀茂坪都各有3條線落觀塘
需求真係咁大?:funk:

六十至八十年代末
香港工業非常蓬勃
藍領近區就職
對區內交通需求很高
情況絕對與現在不同

東九龍既3A,11A,13B,13C,13E,13M,14A,14B,14C.15B.15C,15M,23 都是主要往返工業區既服務
荃葵青既31,31A,31B,32B,32M,33,33A,33B,33C,34,34A,34B,35,36,36A,37A,43D,44B,46 都是主要往返工業區既服務

另外,地鐵及隧巴網絡未廣泛
過海仍需依賴渡輪
往返碼頭路線是巴士公司主要客源

HR9710+KU1391 發表於 2010-2-26 23:14

原帖由 n281 於 2010-2-26 21: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六十至八十年代末
香港工業非常蓬勃
藍領近區就職
對區內交通需求很高
情況絕對與現在不同

東九龍既3A,11A,13B,13C,13E,13M,14A,14B,14C.15B.15C,15M,23 都是主要往返工業區既服務
荃葵青既31,31A,31B,32B,32M,33 ...

東隧通車,加上工業不像以前興盛,東九屋村來往觀塘的線要合併
睇返N281兄的著作,15M係咪掛牌車用統治者?
而當年以深水埗碼頭為總站的線,客源主要係長沙灣,荔枝角工廠區,所以以深水埗為總站的新界路線少左好多,有些路線要長,才做得住,33真係俾地鐵搶好多客
聽長輩講,以前麗城花園一帶係工業區,所以以荃灣西約為總站的線主要做工廠客,不知當年34B用幾多架車?

原帖由 Gary_B 於 2010-2-26 19:0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


將隧未通車時,將軍澳道車流甚低
啟田街實為啟田道之誤

將軍澳道當年上斜方向係咪可以右轉啓田道?

[ 本帖最後由 HR9710+KU1391 於 2010-2-26 23:17 編輯 ]

TankKingEH9697 發表於 2010-2-26 23:15

原帖由 502 於 2010-2-26 20: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藍田同秀茂坪都各有3條線落觀塘
需求真係咁大?:funk: 想當年秀茂坪上中下加埋最少成三十棟樓
未重建前+東隧未開之前 去觀工/觀碼搭北角船需求應該好大
13B(中下秀) 13C 13E (上中秀)都幾受歡迎 連13M都一樣唔憂做
但重建初期重疊問題就現晒形 13B本身有13C/93A選擇 13E又可以包埋13C條線黎做
當然係頭兩條犧牲 13E都做到好頹 可有可冇 最後就變成得一班類似既既15P取代 (暫且唔提15A)

13M都由長做長有 變成遊街線 當時得返十零棟樓有人住
13M真係頹到而家 俾紅頂食住晒

HR9710+KU1391 發表於 2010-2-26 23:24

原帖由 TankKingEH9697 於 2010-2-26 23: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想當年秀茂坪上中下加埋最少成三十棟樓
未重建前+東隧未開之前 去觀工/觀碼搭北角船需求應該好大
13B(中下秀) 13C 13E (上中秀)都幾受歡迎 連13M都一樣唔憂做
但重建初期重疊問題就現晒形 13B本身有13C/93A選擇 13E ...

13E本身主打應該係偉業街及九龍灣工業區,所以總站設在啓業
當巴士CUT車,乘客不願等,客量下跌時,巴士公司進一步CUT車,做成惡性循環,秀茂坪幾時有紅小競爭?
13系列,都摺左不少線,13A其實係到,只係改做13K,再改11X變為特快線;早幾年,也有建議13M+15轉乘優惠,取消13K
13B及13C用車真係不錯,13B用細太平窗BL,13C用早期M仔,當時K廠大部份用短車的線多數用鴨

[ 本帖最後由 HR9710+KU1391 於 2010-2-26 23:29 編輯 ]

doging1977 發表於 2010-2-27 00:47

gordon 發表於 2010-2-27 00:51

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10-2-26 23: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3E本身主打應該係偉業街及九龍灣工業區,所以總站設在啓業
當巴士CUT車,乘客不願等,客量下跌時,巴士公司進一步CUT車,做成惡性循環,秀茂坪幾時有紅小競爭?
13系列,都摺左不少線,13A其實係到,只係改做13K,再改11X變 ...
13E在1996年繞經觀塘碼頭, 是因為13B/13C取消, 當年仲派過單張.
但不足一年後, 13E結果都是捱不住, 又與15A合併.

13B/C用沙仔/BL, 但13E掛牌車是鴨.

N672D 發表於 2010-2-27 01:17

時至今日, 11X 客量一般
13M 延至牛頭角站仲同 38/40/42C/62X/70X/74A/74X/80/80P/80X/83X/89/89B/89C/89D/89P/89X/258D/259D/268C/269C BBI,改再好幾次路線,佢上山停市中心就可以同紅小爭
紅小又分左D車去旺/佐
現在秀茂坪+寶達約有30 座但人口係更多

chickenbus 發表於 2010-2-27 02:20

原帖由 doging1977 於 2010-2-27 00:4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請問15M當年藍田北同觀塘地鐵站係拍響邊條坑?
小弟冇記錯既話,果時既藍田北巴總係咁擺位既


田                   球
街│15C│15M│15│15X│15A│15B│16│16│場

要數掛牌車,小弟反而對幾部鴨有印象,包括 CM281, CM466 同 CM469

[ 本帖最後由 chickenbus 於 2010-2-27 02:26 編輯 ]

leeallen 發表於 2010-2-27 10:36

原帖由 n281 於 2010-2-26 21: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六十至八十年代末
香港工業非常蓬勃
藍領近區就職
對區內交通需求很高
情況絕對與現在不同

東九龍既3A,11A,13B,13C,13E,13M,14A,14B,14C.15B.15C,15M,23 都是主要往返工業區既服務
荃葵青既31,31A,31B,32B,32M,33 ...

請容我補充一下, 以前新市鎮既設計形式都係自給自足, 居民都可以原區上班, 加上工業繁盛, 多數都
係工人密集既輕工業, 需要大量人力, 再加上渡輪係港九兩岸既主要交通工具, 所以附近住宅區對觀塘
工業區/觀塘碼頭交通需求非常大, 之後工廠漸漸北移, 香港好多廠由原本有幾十人開工, 改為只剩一兩
人開工既寫字樓/倉, 陸路過海交通又越來越方便, 需求陸續減少, 以前上下班
墟冚既景況, 現在係想像唔
到, 以前係觀塘d工廠做過暑期工, 果時23係成業街仲有站, 果時係用S3BL做掛牌, 放工時間多人到要搵d
12米做 order, 都可以一個站打爆架車。

leeallen 發表於 2010-2-27 11:07

原帖由 Gary_B 於 2010-2-26 19:0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



將隧未通車時,將軍澳道車流甚低

啟田街實為啟田道之誤

順帶一提, 起將軍澳道既原意就係要接駁將隧
不過兩者通車時間相差二十載, 將隧未通前, 將軍
澳道會令唔知情既人覺得好奇怪,無啦啦果度
有條又闊, 但盡頭只係用小路接駁秀茂坪道, 又冇
乜車行, 好浪費, 而且想像唔到點樣同將軍澳有
關係
頁: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想問以前九巴有冇 15M 呢條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