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i 發表於 2010-4-21 11:28

合併新巴13和25路綫 (旭龢道(總站) <-> 寳馬山(循環綫))

前因:
兩綫客量參差,原綫有不少替代品。
既然未能改快,不如上山開拓新路。

好處:
旭龢道/衛城道有直車前往金鐘/灣仔/銅鑼灣商業區
堅道一段和小巴/103有限度競爭
全日恢復寳馬山前往中半山巴士服務:victory:


定綫:
西行:25現行路綫至中環(畢打街)後,跟13路綫上山(不入中環碼頭)
東行:13現行路綫下山至康樂大廈後,跟25路綫前往寳馬山(不入大會堂)

全程收費: $6.9
分段收費:
明愛中心至寳馬山: $6.0
史釗域道至寳馬山: $4.4
灣仔消防局至寳馬山: $4.1
皇仁書院至旭龢道: $5.0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至旭龢道: $3.9
旭龢道至大會堂外(雙向分段): $5.0

班次:每15分鐘一班
BBI (給予中環碼頭乘客):
東行: 2/11轉乘25,兩程合共$6.9 (轉乘點: 金鐘鐵路站)
西行: 25轉乘11,兩程合共$6.9 (轉乘點: 摩頓台)
BBI (給予大會堂乘客/只限上山):
東行: 3B/12轉乘13,兩程合共$5.0 (轉乘點: 明愛中心)

23B只保留07:10東行以及0705西行班次 (其他時間請使用現行轉乘優惠或擬定新綫)

備註:曾考慮25綫和23A或26合併,但會製造無限循環影響班次穩定性。而且23A東行已經bypass中環,改經會影響原有車程,同時東行上山會忽略天后廟道/大坑勵德其中一方的乘客。雖然擬定方案節省車隊不多,但總比現在25西行電車路有落無上或13東行被小巴夾攻為好。回車問題是考慮因素之一,但參照舊23B和新43X大循環的模式,相信東邊循環點(寳馬山各綫現行做法)和西邊總站比較合適。至於23B,因有新綫覆蓋超過50%原路段,所以只保留上學日不經中環的”校車”服務(類似19綫筲箕灣特車做法);而因應IFC/交廣上班客快車訴求,建議善用23B騰空資源開辦早繁特車25X(經天后廟道或勵德再行商榷),以511形式特快前往告示打道/皇后像廣場/中環碼頭(下繁視乎實際需要)。
另一因素是上落拍卡問題,因爲西區和寳馬山沒有先例可循。所以以直車往金灣銅作為”甜頭”,抵消中環段下車拍卡之苦。如果上午某時段客量集中中環,開辦晨早P車只往大會堂也可以考慮。或者索性保留09:00前兩綫服務,而09:00后合併兩綫(但要平衡晨早失去直車之便)。

歡迎評價:)

E21A 發表於 2010-4-21 17:57

3349@25 發表於 2010-4-21 22:25

原帖由 E21A 於 2010-4-21 17:57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入中環碼頭簡直想死..知唔知有幾多人係離島搭船番學,新巴仲要開部4001黎招呼佢地..我朋友就係其中一個 同埋星期日晚D外籍工人在中環碼頭反屋企都好多人

brianso 發表於 2010-4-22 17:14

中環碼頭係25的食糊位,
因為2仔去中環個程做唔到呢樣野,
變左條25係個度的嗥量係非常之高...

非繁有時我都見到近乎半車係中環碼頭落...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併新巴13和25路綫 (旭龢道(總站) <-> 寳馬山(循環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