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學在亞洲中應該不差,否則也不會有新幹線、自主磁浮,
日本即使經濟疲乏仍然在科技領域有極大領導地位。
沒錯,還有日本的elementary particle physics在行內被受尊重,Nobel laureates為數不少。
因此我不能相信日本的大學竟然會給港中科比下去,說到底,還是國際化的問題。 回#10:
我讀MPhil的實驗室,教授出身自內地,但在美國取得PhD,本身份人好拼搏,同外國聯繫多,
也因此我才可以在2008年去德國學習兼旅遊個半月。
他又正好是學系內負責批錢買儀器的人,又得到很多資助(如RGC唔知幾多萬)及國際獎金(如Croucher),
需要用的儀器、電腦,佢毫不吝嗇一定買,而且lab入面的人即使當下未必用到都要去學。
這個lab出產的PhD畢業生,有去了芝加哥大學(x1),也有去了UC Riverside(x3),
其中三人我都曾經和他們共事,也是朋友,雖然我決定離開科研行列,但那兩年多的時光,所學到的、看到的,畢生受用。
下個月要去參加一個典禮,是其中一位去了Riverside的labmate以前的一份paper得獎,我係second author。
可能有人會覺得(其實我自己都覺得)教授咁睇得起我,我唔再留在這個行業有點浪費,
但我的立場是,我醒覺自己沒有科研的天份(又黐家又思想簡單),
這個經歷證明我是不適合的,倒不如將機會及資源留給值得栽培的人。
同時,學系內也有很多我們戲稱「唔出paper,出newspaper」的教授,這個嘛......;P
也見識到有些聲稱有美國學歷的新教授,做個presentation不論language定organization都衰過我。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