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多少少,呢個equipment叫VCB,係一個類似relay的開關,當列車去到中性區前列車就會收到訊號,把相近的VCB開口,而過了中性區後就會關上...由於集電弓理論上係長期收電,VCB都係處於normally close位置,所以開口時係會聽到氣聲推開,而過了中性區就會收到訊號關上,就係呢個原因,關上時彈埋時聽到的聲音是很嚮的 其實過中性區時﹐支pan 要不要降低不接觸電纜?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0-5-30 17:5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過中性區時﹐支pan 要不要降低不接觸電纜?
呢個裝置就是等同一個開關,以至不能通電,故不需降弓...
而且常理,列車咁高速駁過,按制一落一升都成10秒
回復 13# 的帖子
請問東鐵/市區線的其他列車有沒有類似的裝置?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0-5-30 20: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請問東鐵/市區線的其他列車有沒有類似的裝置?
東鐵同西鐵都係行 AC 25kV,東鐵沿途都有設有中性區防止撞相。
地鐵同輕鐵因為行直流電,所以唔需要有關裝置。 原帖由 ATE24 於 2010-5-30 20:3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東鐵同西鐵都係行 AC 25kV,東鐵沿途都有設有中性區防止撞相。
地鐵同輕鐵因為行直流電,所以唔需要有關裝置。
但搭東馬兩鐵時都唔覺有類似的聲響,只係小弟留意唔到,還是有其他辦法防止撞相?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0-6-4 00: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搭東馬兩鐵時都唔覺有類似的聲響,只係小弟留意唔到,還是有其他辦法防止撞相?
東鐵線是有的,而馬鞍山線則沒有。
東鐵線也是第一、二及第十一、十二卡之間(即D-P卡之間)位置才聽到聲響,而北行第五、南行第八與頭等車箱
相連的位置同樣也可聽到聲響。聲響於大圍馬鞍山線車廠對出,白石角科學園對出及元嶺發出。
[ 本帖最後由 pcckw 於 2010-6-4 01:09 編輯 ] why 馬鞍山線沒有中性區 ??? 原帖由 KRS991@D347 於 2010-6-4 11: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why 馬鞍山線沒有中性區 ???
因為馬鞍山線短吧~
我記得以前有大大討論過,以前東鐵綫伸延去到尖東,要加個何文田中性區,
後來返回紅磡站,這個中性區就沒有了。
所以說中性區的設立是因應路線的長短的~ 原帖由 thomas_tang01 於 2010-6-4 11:29 AM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因為馬鞍山線短吧~
我記得以前有大大討論過,以前東鐵綫伸延去到尖東,要加個何文田中性區,
後來返回紅磡站,這個中性區就沒有了。
所以說中性區的設立是因應路線的長短的~ ...
中性區是因應路程的長短﹐用電量(列車數量)去決定的。其實主要係用電量(同一區域的列車數量)去決定的﹐即是班次疏﹐用車量少的﹐一個中性區便可因此而加長﹐當然每個供電區都有一個極限的長度的。
馬鐵都有中性區的﹐但在非載客路段﹐設於車廠內﹐所以大家都唔會有機會經常中性區的。
也有說因為列車數目已經減少 (有列車永久調到西鐵)﹐用電量唔會有機會超出一個供電區的限制﹐連這個中性區都取消了。
而何文田中性區﹐是因應當年東鐵去到尖東而增加﹐因路線加長及同一區域列車數量增加﹐超出一個供電區的供電限制﹐所以要增加一個中性區﹐藉以加多一個供電區負責紅磡及尖東站的供電。
現在﹐西鐵進駐紅磡﹐此位置的列車數量減少﹐用電量也因而減少﹐於是又可合併回一個供電區﹐令行車穩定(減少列車過中性區的影響)及節省維修供電設施成本。
據知﹐東鐵以前都有因應列車班次增加而調整中性區的位置及數量的。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0-6-4 11:5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