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九巴和新城在路線設計上的策略
眾所周知,九巴在路線設計上一向比新城保守得多,什麼都要數據,又要估計值博率,又要估計未來該區會有多少人口等等,導致很多能夠試出彩虹的建議未能實現,反而新城採取一個以香港人口味的策略去設計路線,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佳作. 就讓我們就此事討論一下吧.1) 最近的619X和930A,都是城巴針對較港鐵站偏遠的地方,提供早上上班特快服務,而本身的619,930在該區的客量一直麻麻.九巴不做619X的原因,有可能是基於自己擔心三順區不夠客.結果呢? 2個站頂閘.
2) 新巴8,本來只是一條客量一直下跌的流水線,但新巴用心經營,令其營業額起死回生.雖然現在8的客量只屬一般,但不要忘記的是重組後的8,用車由21架大幅減至8架,而客量又沒有明顯下跌,而且更令乘客受落.
3) 城巴118,當年九巴因為和城巴合辦了一條蝕到飛起既117,九巴好擔心只做柴灣夠唔夠客,結果城記唔理,自己開左先.後來因為路線拉去小西灣,加上客量真的不俗,九巴才加入.
4) 新巴2X,大家知道8P的成功是因為快,而且去銅鑼灣得一條比8P慢既8X,所以8P火速上位.可是,2X的開辦,是要面對港鐵的正面競爭,最後新巴用2X和720全日,搞到港鐵港島線客量大跌.
5) 城巴681,如果只是九巴開,我不認為會一開就全日.大家睇到九巴在馬鞍山區既路線都係兜到傻,就算係較快既87D和43X都一樣係要停多幾個站先走人,所以681的走線其實十分突破,只做馬鞍山,SKIP晒其他區直出香港中心地帶,結果搞到朝早2分鐘一班.
6) 城巴962,據說本來是九巴開的,可是九巴只希望開早上單向,而城巴就提供兩味來回,結果俾左城記做,半年之內就轉左全日,而家仲生埋好多分支,可是玩大左,而家唔知點收科.
7) 城巴B3X,城巴睇準屯門得一條兜到傻既B3去深圳灣,吸引力一定大減,所以專登搵個旺區去拆一條直達既B3X,結果B3固定滲淡,但有條B3X保得住成盤數,用車少,流量快,加上屯中有找換點,很多居民都會先出市中心買野然後搭B3X.
當然,我只提及新城既成功例子係唔中立既,其實九巴都有一些成功例子,但九巴明顯地在試驗上往往出於保守,結果換來初期會有不少投訴:
1) 九巴279X,本來只是2班車既279P,坐都坐唔滿,後來葵青區會要求全日,而九巴又因為A43既成功而試玩279X.記得279X開線初期,要成22-25分鐘一班車,一個上水站已經可以上120人,仲有超過200人排隊等279X.最終279X成為一條班次頻密而盈利不俗的路線,不過,大時大節仍然是供不應求.
2) 九巴603,當年中巴見到條線咁特快,加上油塘剛剛要拆,完全唔睇好,結果俾九巴玩2班車試行,最後不斷加車,成為東隧其中一條大賺路線.
3) 九巴277X,呢條線係70X拆出來.本身70X客量都好好,點知拆左條277X出來之後,搶了不少東鐵客,在短時間內不斷加車,至少加多左10架車.現時277X的掛牌車數目,可媲美當年的70X.
不過,明顯地,當九巴見到一些會同港鐵有較直接競爭的區域,就會腳軟晒,例子如下:
1) 671,本來建議係不入北角,興發街直走,但九巴話唔夠客,結果搞到條線今日四不像.
2) 110,新巴有意改行東廊,但九巴擔心會唔夠客,結果搞到條線而家唔知想點,日日蝕錢兼做二奶,而太古城和筲箕灣一帶仍然冇特快全日線過海,益晒MTR.
3) 41,本來想改行西廊,不過九龍城區會因為得番條疏到嘔既45出SSP而反對,要求同時加密18,45的班次.如果九巴有心將41改特快,又點會改唔成? 與其話區議會反對,不如話自己冇心將41拉上去TAKE RISK,有心既話,RDP就年年有寫啦.
當然,大家一面倒歌頌新城也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都有失敗例子:
1) 117,上面有講.城記原意係想將171改得更快,所以拆條117出來,可是效果很不理想.
2) 973,本來開30分鐘一班做遊客生意好地地,仲走去加班,一睇走線就知道條線用來遊車河,結果蝕到趴.
3) 962B,962X,唔拆線好地地,總好過而家拆到不知所謂,就算係拆線,都唔駛下下開全日掛.
4) 967, 做兩味咪好地地,又要學681咁玩特快全日, 大家都明白"關外"既居民幾有錢先得架, 過海既乘客有限,加上九巴本身有轉車站, 導致967非繁時客量極少.
不過,再經典,都唔夠九巴近年曾經滿心壯意,結果一敗塗地的一條路線---263M!! 九巴有多少條新線,一開就10-20分鐘一班那麼密? 搞到而家成為最蝕錢路線之
一,最慘係取消唔到.
講左咁多廢話,純粹係我呢個路線迷有感而發,大家不妨討論一下. 新記原本係唔係想 110 太古落東廊 ? :o
不如又叫九記 " 試驗 " 3 個月囉 :lol
60P
原本這條10幾年前的非常規路線有條件成為九巴版的綠小44系,可惜......當年唔知有冇人要揹呢隻鑊?
其後開線的261R/261早已失了先機
[ 本帖最後由 Phoenix 於 2010-6-26 11:17 編輯 ] B3系列反而覺得係比較唔成功係一組線除左B3X
其他兩線平日客量都好普通
假日賺埋都唔夠蝕....
區內客往來深圳灣只會有自然增長
反而覺得城巴應該將B3加停虹橋
再宣傳虹橋轉車出市區0燈位
用B3+B3X班次虹橋轉車優勢
黎宣傳出市區又快又平
否則唔識路個班去到口岸
都走左去搭直巴走人lu
973係另一個經典
遊車河就正
但真係搭車去赤柱既新界客
往往搭完一次冇下次
地鐵通埋南港島線後
條線可能縮去香港仔唔入赤柱都得lu
[ 本帖最後由 ksmbh 於 2010-6-26 11:18 編輯 ] 不討論毎條綫的詳情:大方向係因為港島区有好多競爭,電車加地鉄同小巴,所以,諗小都吾得.
九巴不是不進取呀, but當你過咁多年都過吾到區議會灰心啦!況且,競爭相對地少!
仲有用数據去支持又咩吾妥・大公司用数據理所當然新城都會呀!
最後巴士線已淪為政治工具.:(
坑口往九灣
如果當年九巴不是那麼保守,願意開辦這條將軍澳中距離路線,
那麼後來馬生的102,就未必會那麼強大。
或許九巴覺得,MTR遲早通車,
與其多賺幾年錢,不如省點,總好過將來被迫CUT車。
這就是保守惹的祸。
[ 本帖最後由 Phoenix 於 2010-6-26 11:57 編輯 ] 如果講962,我諗如果俾九巴做959,都會變左雙向繁忙時間服務。
九巴當年無諗過屯門碼頭同黃金海岸扯上關係,青山公路沿線在九巴眼中又不見得有客。
城巴得米係因為黃金海岸渡輪停航而已。
當年城巴做962,繁忙時間新屯門中心已經坐滿,屯門碼頭區更無法登車。
咁樣情況,無論邊間公司都一定會加班啦。
唔好忘記,962因為繞經三聖及黃金海岸,屯門碼頭區議員斥責浪費時間,
開左之後就要求城巴全日拆線,現時區議會都間唔中提出962全日拆線。
回復 1# 的帖子
眾所周知,九巴在路線設計上一向比新城保守得多,什麼都要數據,又要估計值博率,又要估計未來該區會有多少人口等等,導致很多能夠試出彩虹的建議未能實現,反而新城採取一個以香港人口味的策略去設計路線,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佳作. 就讓我們就此事討論一下吧.8) 970/970X: 看準博扶林一帶過海特快需求全日拆線,而且30X早收又超快逼您用970來回西營盤;P 就算紅小佐敦收$10.-,依然有人留守
9) A12: 本來虧本,但城巴看準香港商業中心和港大前往東區需求而兜西環,結果客量不俗,還要開辦08:20特別班次
10) 682: 一個字: 勁!
當然,大家一面倒歌頌新城也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都有失敗例子
5) 46X: 超特快趕客,而且往中環收$13:funk:.現在改早繁好多了,不過06:00-07:00可以考慮30分鐘1班.
6) 792M/796B/797M/797R :Q 盼望壽終正寢的一天
7) 694:( : 明知地有龍,偏往山上跑. 一上一落加堵車,除非我前往柴斜.
8) 5R/29R/52R: 賠了夫人又折兵 其實近年城仔5X都叫做冒起得好快。
但我又覺得,如果兩間公司交換地盤做,
可能得出既結果都係一樣。
九巴係唔想做,佢乜野理由都擺到出黎,
但又有邊d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