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4 發表於 2010-8-2 00:14

barking 發表於 2010-8-2 00:27

原帖由 AVW56 於 2010-8-1 22: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無得點諗, 咪唯有少數服從多數囉.
少數服從多數係一個比較公平的做法,
總無理由要大部分人去遷就小數人.

再講, 人地係做生意, 如果有一日香港的新移民/自由行真係多過本地人,
你係KFC, 你都會轉賣北方風味啦, 唔同你有錢唔賺協助保存 "香港美式快餐文化"?

呢D, 就係社會演變, 人想阻, 都阻唔到, 只能接受.
點解M記唔賣"乾炒牛河"? 有錢唔賺?
700萬人入到M記都想過叫"乾炒牛河" (或其他港式風味) , M記應該賣啦, 學你話齋 "少數服從多數"嘛:victory:

[ 本帖最後由 barking 於 2010-8-2 00:29 編輯 ]

053h4 發表於 2010-8-2 00:32

barking 發表於 2010-8-2 00:45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7-30 20:3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中共真係要消滅多元文化, 就唔會部留少數民族的文字語言
當然, 你可以話, 其地位唔等同漢語
但係, 真係有做野LOR
數據化去睇, 自秦朝, 中國二千多年歷史洪流裏, 趨勢仍然係北方文化不斷滲透落南方 (南至安南國則可免疫)
所以, 即使要談"消滅", 都唔關中共事

DIH 發表於 2010-8-2 12:46

如果講廣州,請自行閱讀各大傳媒的報導,我唔引喇。

如果講香港,我姑且試下探討,香港人由幾時開始對新移民有排他甚至歧視的心態?

我諗至少在「阿燦」的年代已經開始,那個年代正是中國大陸受文革摧殘百廢待興,
香港台灣卻是經濟快速增長,深圳河兩岸經濟及文化差距越拉越闊。
其時「香港土生土長的城市人」已經成長,亦即是所謂本土意識興起。

改革開放前,來香港的內地人是專才、學者、藝術家,同時香港本身也不是很發達,這批人參與了香港的建設;
改革開放後,來香港的內地人是普遍知識水平和營生能力較低的一群,但香港經濟已經起飛,
當時已經成長或即將踏入社會的「香港人」,覺得被內地移民搶飯碗、拉低整體生活水平,
從而產生排外心理,進而將內地人異化,也不出奇,而其中最容易的就是抬高自己文化的地位。
再基於長期與內地隔絕,在《網中人》受歡迎、「阿燦」街知巷聞的同時,
也一定要港人本身已有這樣的思想才能成事,典型就是那樣誕生。

到了九十年代及回歸後,香港人則由自大變為自卑,
昔日仇恨、恐懼、抗拒的共產黨竟然就來到了面前,
政治上受兩任庸特首所累,事事都要聽中央發落;
經濟上跟內地也越來越緊密,又自願或被迫要依靠內地經濟發展,
也難免會有人覺得香港威勢盡失,阿爺未叫你跪你已經搖頭擺尾。

到這個時候,則是另一批人認為一定要在香港和大陸之間劃一條界線,
才能保住自己的少少尊嚴,港人變得連內地的有錢人及專才也看不過眼。
的確,暴發戶有錢大晒的心態,香港人自己都曾經做過,返大陸擺大爺款都有好多,
但經過金融風暴、沙士等,部分香港人已轉為著重金錢以外的價值,可以話已經「升呢」,
相比之下,內地富戶即使有錢,但未能發財立品,部分人看在眼裡亦不好受。
換轉廿年前,若有人發展大浪西灣,會唔會咁多人抗議呢?

以上只是針對香港人對內地人抱有歧視或排他心理的來由,非常簡單籠統的論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驗和意見,我只是說出我的意見。
我也不是社會學家,只是「喱民」一個,歡迎其他板友補充或提供其他論點。

---
關於語言方面,有一點要搞清楚,為了遷就外來人口而漸漸以普通話為主流是一回事,
你的小孩從牙牙學語開始就要受政府支配說甚麼語言又是另一回事。
不能說這不是一個政治問題,「廣州人不高興」。
山高皇帝遠,粵人唔習慣畀人管,反而凌駕其他人的經驗較多,自由慣,所以而家咪唔gur囉。
歷史上,兩廣政治相對穩定,物阜民豐,較早接觸外國文化,又是近代中國革命的搖籃,
國父的母語都係粵語,加上香港經濟發達,文化內輸,海外又有大量移民後代操粵語,
廣州人以至說粵語的人有一種全中國境內最高最盛的文化優越感,亦是非常合理之事。

作壁上觀,廣東省頗多頻道有粵語廣播,絕對是中國語言中的奇葩,
而家畀人提議加普通話時段,而學校內粵語也早已被推普推走了,可以話粵語有咁耐風流有咁耐折墮;
但當你自己是這個語言的使用族群,身邊親戚朋友越來越少人同你同聲同氣,
廣州終於要同神州大地睇齊,唔可以偏居南隅,唔可以自成一格,又點睇呢?

關於外來人口多,唔到你揀的問題,但又要睇返,有幾多外來工作人口,真係可以融入到當地生活呢?
要問廣東人有冇排儕外省人之餘(睇下部分撐粵標語),外來人口又係咪只當南粵係掘金地,掘完就走呢?
如果佢地都係賺夠就走,或隨工作而流動,沒有留下來開枝散葉的意思,
咁我唔認為應該要長居此地的人為了過客而改變自己的口音。

廣州近來所謂粵普之爭,越演越烈實在連我也覺得詫異,但更突顯矛盾之嚴重;
要思考的是,全國性要少數服從多數相信沒有甚麼異議,但地區內是否也要外江支配地頭蟲呢?
不說廣州話的廣州,還是不是廣州呢?廣州人並非完全反對普通話,只係對本身文化日漸消逝感到不甘。

講到文化、習俗,又係咪一句人多,就代表必然要別人配合呢?「入鄉隨俗」,有多少人還能貫徹執行呢?
繼美國人埋怨日本人說不好英文後,現在開始冒升的是中國人埋怨歐洲沒有中文,或香港的標示沒有簡體字。

跟日本人不同的是,有部分香港人,的確可以為了迎合內地而自行使用簡體字,
甚至明明父母都係學繁體字大,但所謂為了給子女更好的競爭力,一讀書就讀普通話及簡體。
在這個問題上,我覺得他們和那些明明在香港長大卻以中文說不好為榮、滿口洋腔英語的黃皮白心無兩樣。

誠然我對內地情況冇其他板友咁了解,但我相信,廣州人上街,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8-4 10:18 編輯 ]

053h4 發表於 2010-8-2 13:23

053h4 發表於 2010-8-2 14:13

yoyotown 發表於 2010-8-3 14:42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8-1 23: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呢個不成文規定, 難聽D講咪叫排外
當年無人會示威反廣府話

換到21世紀, 就好似深圳咁, 你唔同潮州人講潮州話, 同客家人講客家話
生意唔會無得造, 難做D咁解啦
所以, 難怪廣州人網上成日同深圳人嘈, 似乎你的解釋 ...

唔同意閣下話香港無晒冰室同無人講潮州話, 冰室只可以講式微或者為求生存而隨時代轉變, 只係無 coffee shop咁成行成市.

香港講潮州話仲有好多人, 不過只限年長一輩潮州人多.

其實方言, 我相信每個國家都有 (好似日文, 就已經有關東, 關西, 甚至沖繩, 北海道都有分別; 英語單單威爾斯同英格蘭都已經唔同) 重點係個國家政府點去求同存異. 呢樣野不論中共為政者, 甚至國民都應該去學下.

kychung 發表於 2010-8-3 14:46

原帖由 DIH 於 2010-7-31 12: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若要推普同時不廢棄方言,要有以下條件:
1. 中共要抱著尊重方言而不是蔑視方言的心態
2. 中共要認為保存方言有助得民心,不要以為方言是阻礙和諧的絆腳石
3. 中共要投放相當資源,在教育普通話及規範漢語同時,保留方言教育
4. 中共盡量任用本地人做地方官員,使方言能在官方場合出現,承認方言地位,加強民眾親切感

正如之前所講
實際上方言會被用作排儕外省人ge工具
如果以你所講咁樣做
就會助長山頭主義
保粵語ge心態同其實同語言本身無太大關係
而係本地人對外省人入侵生活圈子ge一種反抗情緒
同反高鐵一樣
拎出一堆撐粵語ge理由無非係將呢件事包裝到睇上黎好合理而矣

barking 發表於 2010-8-3 22:19

原帖由 kychung 於 2010-8-3 14: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正如之前所講
實際上方言會被用作排儕外省人ge工具
如果以你所講咁樣做
就會助長山頭主義
保粵語ge心態同其實同語言本身無太大關係
而係本地人對外省人入侵生活圈子ge一種反抗情緒
同反高鐵一樣
拎出一堆撐粵語ge ...
你又有冇諗過, 北京話(普通話)也可能成為排儕母語非北方語系族群ge工具?
曾經試過打電話上深圳追貨,追貨追到佢慶慶地,呢位銷售部的"北姑"就好寸咁回答:「你普通话说得(扯高音調)不标准要我怎样跟你们谈好呢?」
然後佢就cut綫


雖然眾所周知佢係燥底,不過明顯係人身攻擊囉,亦有以語言排儕的意味。
講真,純香港人要講到所謂的「標準」真係無幾個可以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粵語、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