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chan_0710
發表於 2010-11-16 23:15
原帖由 叫我阿晨 於 2010-11-16 20:2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突然記起屋企有盒floppy...
http://a367.yahoofs.com/hkblog/9dvkbHKXHATWQxF3bLPNayw0_9/blog/20101116082650489.jpg?ib_____DDUi4lQ_b
floppy都算硬碟掛...
應該唔算.
cn2661_2d32
發表於 2010-11-17 06:53
原帖由 叫我阿晨 於 2010-11-16 20:2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突然記起屋企有盒floppy...
http://a367.yahoofs.com/hkblog/9dvkbHKXHATWQxF3bLPNayw0_9/blog/20101116082650489.jpg?ib_____DDUi4lQ_b
floppy都算硬碟掛...
floppy的確叫做軟盤...冇得走..:lol
叫我阿晨
發表於 2010-11-17 16:25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10-11-17 06:53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floppy的確叫做軟盤...冇得走..:lol
咁講法記憶卡都唔算啦....
記憶卡同硬碟更唔關事
至少floppy都都係儲存喺一個圓形嘅碟上面:P
cn2661_2d32
發表於 2010-11-17 23:11
原帖由 叫我阿晨 於 2010-11-17 16:25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講法記憶卡都唔算啦....
記憶卡同硬碟更唔關事
至少floppy都都係儲存喺一個圓形嘅碟上面:P
唔明你講咩.sorry
記憶card一定唔係碟
但硬碟一定係硬碟lor..
*儲存係圓形嘅碟上面就係硬碟,咁閣下覺得DVD算唔算?
[ 本帖最後由 cn2661_2d32 於 2010-11-17 23:14 編輯 ]
hkaiw
發表於 2010-11-17 23:26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10-11-17 2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記憶card一定唔係碟
但硬碟一定係硬碟lor..
記憶卡,USB記憶棒(手指)是用晶片,所以相中只是反映 420MB 硬碟與一張 4GB SDHC 卡來比對一下小小的記憶卡的容量已經超越在90年代時期普遍採用的硬碟。
cn2661_2d32
發表於 2010-11-18 11:58
樓主,哈哈
其實用左咁多年電腦
真係成日都有好廢話的感歎...科技真係發現快到你唔信
當年邊諗到30年前一個火車卡咁大的電腦工作竟然連部電話都可以抽贏佢.
邊諗到部電腦memory可以用到成4g都唔夠.
邊諗到一幅相都唔夠3隻floppy裝.以前3-4隻floppy夠一個OS放了.
現在玩BT down個20gb的file可能好小事
但當年2x kb上網的年代...邊會想像到download個過50mb的file都唔怕斷線.
真係睇住佢大.
hkaiw
發表於 2010-11-18 13:04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10-11-18 11: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樓主,哈哈
其實用左咁多年電腦
真係成日都有好廢話的感歎...科技真係發現快到你唔信
當年邊諗到30年前一個火車卡咁大的電腦工作竟然連部電話都可以抽贏佢.
邊諗到部電腦memory可以用到成4g都唔夠.
邊諗到一幅相都唔 ...
正如我家中第一部一手電腦是於1996年,當時仍然是 AT 規格底板的 Penitum 166MHz 處理器、2GB 硬碟(後期買多一個 1GB)、64MB 72-pin 記憶體及 Windows 95,單是砌機已經要一萬多元,後來又有 SCSI 插頭的掃瞄器,當時要四千多元。
但是現在一部家用電腦最便宜只要數百元、2000年仍要過萬元的筆記簿型電腦現今只要數千元,甚至有更便宜的 Netbook;至於硬碟90年代中期最大是2GB,2000年最大是40GB,但是現今普遍家月的已達2-3TB。
又例如90年代連光碟燒錄機也沒有,當年推出的 ZIP 及 JAZ 也要過千元,容量只分別有 100MB 及 1GB,但是現今已有 CD, DVD 甚至 BD 燒錄機,而買一條記憶棒(手指)最便宜只要5,60元便有4GB容量,但是90年代買一個 2GB 硬碟要二千多元。
ccicoltd
發表於 2010-11-18 13:24
原帖由 hkaiw 於 2010-11-17 23: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記憶卡,USB記憶棒(手指)是用晶片,所以相中只是反映 420MB 硬碟與一張 4GB SDHC 卡來比對一下小小的記憶卡的容量已經超越在90年代時期普遍採用的硬碟。 ...
不妨考慮把標題改為「電腦儲存裝置的時代變遷」。
hkaiw
發表於 2010-11-18 14:42
原帖由 ccicoltd 於 2010-11-18 13: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妨考慮把標題改為「電腦儲存裝置的時代變遷」。
沒有問題。
另外在家中找了一些來比對一下:
1. 40GB 硬碟、8GB USB 記憶棒、16GB USB 記憶棒、8GB Micro SDHC 記憶卡及 8GB SDHC 記憶卡
2. 40GB 硬碟、16GB USB 記憶棒及 16GB Compact Flash 記憶卡
3. 40GB 硬碟與 1TB 硬碟(同是 Seagate:lol)
4. 40GB 硬碟插在「裸族」(硬碟座)
5. 差不多款式 的 20GB 及40GB 硬碟
6. 20GB 硬碟、16GB USB 記憶棒及 16GB Compact Flash 記憶卡
7. 20GB 硬碟插在「裸族」(硬碟座)
8. 20GB 3.5" 硬碟 與 80GB 2.5" 硬碟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0-11-18 15:18 編輯 ]
nwfb1601
發表於 2010-11-18 21:39
原帖由 hkaiw 於 2010-11-18 13:04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又例如90年代連光碟燒錄機也沒有,當年推出的 ZIP 及 JAZ 也要過千元,容量只分別有 100MB 及 1GB,但是現今已有 CD, DVD 甚至 BD 燒錄機,而買一條記憶棒(手指)最便宜只要5,60元便有4GB容量,但是90年代買一個 2GB 硬碟要二千多元。
我自己曾經見過 200MB 同 300MB 0既 ZIP 碟。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rolleyes.gif
btw,仲記得十一年前,我0係學校0既圖書館見到圖書館主任,
用一張 ZIP100 去save 0野,0個陣已經覺得部電腦好勁;而家?
我都有時覺得自己隻 2GB 手指唔多夠用。 http://img.photobucket.com/albums/v337/1601/tongue.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