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 發表於 2011-3-25 14:50

原帖由 Eddie 於 2011-3-25 14: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的確係有減喎
以家大部分要轉乘o既票價比合併前平
有減價,但只限由原九鐵線路轉乘地鐵線路先叫平,
如果只係使用原有九鐵或地鐵網絡基本上已經加價

雖然港鐵從未公佈過轉乘客量,但如果睇番當年報導,
話大概有一成人會受惠,(當而家上升到三成),所謂合併
減價對乘客有利說法只係部分,而非全部

Quanta 發表於 2011-3-25 15:01

我覺得, 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
最大問題係無好似巴士公司咁為回報率設上限
就算佢盈利年年升都唔駛同乘客分享
另外生產力指數設為零, 亦係明益港鐵公司之作

Kaix 發表於 2011-3-25 15:02

原帖由 orange 於 2011-3-25 14:5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有減價,但只限由原九鐵線路轉乘地鐵線路先叫平,
如果只係使用原有九鐵或地鐵網絡基本上已經加價

雖然港鐵從未公佈過轉乘客量,但如果睇番當年報導,
話大概有一成人會受惠,(當而家上升到三成),所謂合併
減價對乘客有 ...


兩鐵合併, 所有車費均全面調低$0.2

兩鐵冇合併, 車費冇減之下兩鐵各自加2.05%(2010) & 2.3%(2011);
兩鐵合併, 車費減左再加2.05%(2010) & 2.3%(2011)

簡單數學, 邊樣唔著數??;P

Kaix 發表於 2011-3-25 15:17

原帖由 Quanta 於 2011-3-25 15:0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覺得, 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
最大問題係無好似巴士公司咁為回報率設上限
就算佢盈利年年升都唔駛同乘客分享
另外生產力指數設為零, 亦係明益港鐵公司之作 ...

認同設回報上限,
多出回報的一年必順凍結車費,
多出的回報亦必順投入政府的新線建設基金,
提升部分低回報率規劃線/站(或稱雞肋)的財務可行性(例如南港島線西段、杏花邨-小西灣支線),
用以完善網絡, 追擊巴士

orange 發表於 2011-3-25 15:18

原帖由 Kaix 於 2011-3-25 15: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兩鐵合併, 所有車費均全面調低$0.2

兩鐵冇合併, 車費冇減之下兩鐵各自加2.05%(2010) & 2.3%(2011);
兩鐵合併, 車費減左再加2.05%(2010) & 2.3%(2011)

簡單數學, 邊樣唔著數??;P ...
1.未合併前兩鐵加價係要政府批准,合併後港鐵係自動加價
2.兩鐵如果而家仍然存在,加幅會係多過2%定少過2%根本無
人計得出,但肯定唔會係用呢個所謂可加可減機制去計
3.所謂合併時平既$0.2早上上次加價已經抵消得七七八八,而且
港鐵仍然收緊原地鐵線乘客每位$0.1作幕門費

leochill 發表於 2011-3-25 16:08

原帖由 orange 於 2011-3-25 15: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未合併前兩鐵加價係要政府批准,合併後港鐵係自動加價
2.兩鐵如果而家仍然存在,加幅會係多過2%定少過2%根本無
人計得出,但肯定唔會係用呢個所謂可加可減機制去計
3.所謂合併時平既$0.2早上上次加價已經抵消得七七 ...
1. 地鐵提出得o既, 政府 (行政會議) 會唔批嗎?
2. 唔用 "可加可減" 機制, 原先o既機制更有利乘客/市民嗎? 或更公平嗎?
3. $0.2 只係魚餌, 可以不提

SSBT 發表於 2011-3-25 16:31

原帖由 Kaix 於 2011-3-25 14: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兩鐵唔合併, 一樣會加價,
唔明點解係要拖兩鐵合併落水,
完全冇邏輯可言

我都支持政府回購公交事業,
公交票價結構全港統一, 只收像徵式票價,
公交資源重新分配, 與港鐵高度重疊巴士線(如692)將取消 ... 政府將私營既交通服務變做公營,
真係有用?
到時只會令交通服務效率降低,
最終都係用納稅人既錢…

要統一全港公交票價,
大可以用行政手段…

而家港鐵又可以加價,
都係當初立法會議員短視,
自己搵自己笨

exspeed 發表於 2011-3-25 16:31

原帖由 leemeilai 於 2011-3-25 09:05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睇報紙
巴士申請加8% 我覺得重獅子開大口
港鐵優惠點都多過巴士, 有特惠站可以拍咭有平, 又可以用全月通
巴士就乜都無

城巴新巴因為賺多左而有車費回贈,
港鐵有賺但都要加價

ahbong 發表於 2011-3-25 16:40

原帖由 orange 於 2011-3-25 10: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香港通縮都係資產價值下跌帶動,實際物價係無變動,但通脹一升
就已經齊齊升,簡單例子05年一斤米平均價格係$8-9,通縮個幾年
米價格無變,但而家一斤米已經係$11(今日金象米8公斤特價都要
$89一包),汽水咁耐以來都keep住平均$2.3-$2.5一罐,最平一次都
因為上年世界盃生產過剩先至8罐$14.9,仲要只係一日咁多,今日
特價先叫$20.95,平時已經要$23.9,就算便利店減價都係短期,
平均價都已經由$5加到$6.
朋友,香港既物價指數,即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係根據一籃子消費品的價格的按年變動得出來。閣下所講,通縮係資產價值下跌,實際物價係無變動,只要看一看 2003 年 6 月的數字就知道並不是實況: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307/22/0722149.htm

2003 年 6 月通縮為 3.1%,當中,耐用物品、衣履、住屋、外出用膳、交通、食品、水電,均錄得 1.2% - 7.9%的跌幅。所以我完全唔明白,咩叫「實際物價係無變動」。


有時覺得而家呢個社會係好難理解。又要享受自由市場的好處,又希望唔需要承受自由市場的壞處。竟然連汽水呢類根據市場定價既商品都要同通賬掛勾,我希望不久既將來,我地唔需要制定「汽水價格可加可減基制」啦。



ahbong 發表於 2011-3-25 16:55

原帖由 orange 於 2011-3-25 15: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未合併前兩鐵加價係要政府批准,合併後港鐵係自動加價
2.兩鐵如果而家仍然存在,加幅會係多過2%定少過2%根本無
人計得出,但肯定唔會係用呢個所謂可加可減機制去計
3.所謂合併時平既$0.2早上上次加價已經抵消得七七八八,而且
港鐵仍然收緊原地鐵線乘客每位$0.1作幕門費

自動加價既港鐵,同要批准先可以加價既巴士,大家一齊比較下:

合併前旺角去銅鑼灣收 $10,今日收 $9.7(減 3%),巴士則由 $9.4 加到 $9.8(加 4.25%)
合併前天水圍往銅鑼灣收 $24.4,今日收 $22.4(減 8.2%),巴士則由 $20.7 加到 $21.4(加 3.8%)

今次加價價設加 $0.2,有部份路線仍未返回合併前水平,至於巴士票價.....

總括而言,無論係自動又好,要批又好,加價就係加價,無分彼此。兩鐵合併早已令港鐵票價基數低於巴士,根本不容置疑。

[ 本帖最後由 ahbong 於 2011-3-25 16:59 編輯 ]
頁: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新聞]港鐵將於6月加價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