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278 發表於 2011-8-1 11:00

觀塘市中心路線(13M, 16M, 26M)優化改動建議

前言
2009年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啟動,部份原於觀塘市中心(月華街,裕民坊,觀塘鐵路站)作總站的巴士路線需遷移總站,但部份路線改動實施後出現問題,故此建議作出修訂,以優化路線效率及補足上次改動的不足。

13M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時,13M的總站由觀塘鐵路站遷移至觀塘(雅麗道),不過本身路線由觀塘雅麗道開出,駛至寶達巴士總站時,乘客已經全部下車,由寶達開出後又依去程相約路線(寶琳路,秀茂坪道,秀明道,曉光街,協和街)落觀塘,發揮不到循環線應有的作用,加上13M在寶達巴士總站佔有獨立車坑,而平日星期一至五又有特快班次直達觀塘鐵路站,在總站的乘客容易上錯車,故此建議作出以下改動:
[*]保留循環運作,但總站由原有的觀塘(雅麗道)改為寶達,觀塘(雅麗道)改為本路線循環點[*]行車路線:經寶達邨通道,寶琳路,秀茂坪道,秀明道,曉光街,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牛頭角道,雅麗道,觀塘道,觀塘鐵路站,觀塘道,翠屏道,協和街,曉光街,秀明道,秀茂坪道,寶琳路及寶達邨通道[*]服務時間改為每日0530-0030(寶達開),班次不變[*]其中兩部巴士改派低地台雙層空調巴士[*]原有寶達往觀塘鐵路站的特快班次,正式編號為13S
16M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時,16M的總站由觀塘(月華街)遷移至觀塘鐵路站,由藍田返回觀塘時,會先繞經觀塘裕民坊及物華街,才返回觀塘鐵路站作總站,不過,目前定線令到打算由觀塘乘16M返藍田的乘客,要步行相當路線往觀塘鐵路站才能上車,故此他們寧願在觀塘道觀塘市中心乘搭16號線、專線小巴63或紅色公共小巴,令該三線巴士/小巴在觀塘至藍田一段出現飽和的情況,亦令到16M的客量一直偏低,故此建議作出以下改動:
[*]總站由觀塘鐵路站遷往觀塘(雅麗道),觀塘(雅麗道)會停泊原13M的停車位[*]行車路線:經牛頭角道,雅麗道,觀塘道,康寧道,物華街,協和街,觀塘道,觀塘鐵路站,觀塘道,鯉魚門道,將軍澳道,天橋,連德道,德田街,安田街,藍田北巴士總站,德田街,啟田道,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同仁街,裕民坊,康寧道及牛頭角道[*]新增車站:觀塘(雅麗道)總站,物華街(往藍田方向),協和街(往藍田方向)[*]取消車站:物華街(往觀塘鐵路站方向)[*]全線改以空調巴士行走,空調巴士全程收費$3.90
26M
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時,26M的總站遷移由觀塘(月華街)遷移至彩虹,以觀塘鐵路站迴旋處作循環點,不過這個改動未能真正服務觀塘市中心,而26M本身循環運作,容易因沿線交通擠塞影響班次準確性,加上藍田居民一直爭取往來四順區至彩雲的直達交通(今年RDP建議的觀塘半山線14D只在上下課時段行走),建議作出以下改動:
[*]取消循環運作,總站改為藍田鐵路站-彩虹,彩虹開出:0535-2330;藍田鐵路站開:0550-2400[*]由藍田鐵路站開出,經鯉魚門道,迴旋處,鯉魚門道,觀塘道,協和街後返回原有路線;由彩虹開出,駛至協和街南行後,改經觀塘道,觀塘鐵路站,觀塘道及鯉魚門道[*]新增車站:[*]往藍田鐵路站方向-觀塘鐵路站,鯉魚門道觀塘泳池,藍田鐵路站落客站,藍田鐵路站總站[*]往彩虹方向-藍田鐵路站總站,觀塘法院,觀塘工業中心[*]班次改為15-25分鐘一班
歡迎討論及提出意見

JX9097 發表於 2011-8-1 19:29

13M最需要嘅唔係改去寶達放總站
而係直頭放棄入寶達總站

13M只需要將上山方向改經南邨(上秀茂坪)
再經寶達橋底(秀暉樓)直落秀程樓就已經解決哂重疊問題
相信改完之後行車時間可以縮短至少五分鐘
應該勉強可以加密些少班次,令13M更吸引


另外,"藍田"居民爭取巴士往返四順/彩虹
但26M改完之後只係serve到山下人
最需要條線嘅偏偏係山上
所以,條線吸引力唔大(對於藍田人而言)
不過令26M客源擴闊都唔係壞事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觀塘市中心路線(13M, 16M, 26M)優化改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