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72同80兩條綠小合併成一條由元朗經大帽山至荃灣既流水綠小線已經可以取代51大部份既功能
當年九巴唔想做51(唔記得邊度睇過,“當年”係講緊欖隧未通車),都沒有小巴營辦商接手。叫72, 80兩線合併即係等於叫綠小接辦51再延長至元朗,小弟認為可行性不大。
另外72繁時都情願抽D車行上村球場 <-> 錦上路站 短棍都費事上去雷公田。要72全日行埋上山頂真係好難。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1-9-16 12:54 編輯 ]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9-15 23: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51的死症係成本太高。要轉虧為盈,除非51收天價而又人肯搭啦。
如果學似嶼巴咁分平日/假日收費再加居民優惠又唔知可唔可行? 如果載1個蝕少少,載10個就蝕更多
咁應該加密班次, 令每班車只載一個人:lol
在拍烏蠅時間, 行一次荃錦公路上山(以郊野公園為止)大約只需10分鐘左右
及後8分鐘落山用油量很低, 通常18分鐘行完整段荃錦.
如果呢18分鐘執到5個客總收40元, 當佢開盡一波高轉上到山頂油錢約18元左右
落斜油錢4元, 淨番18元係司機呢18分鐘的人工
唔算太差, 只係蝕車輛折舊
加上錦田八鄉的區內客幫補下, 而且只係用4部車, 蝕極有限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11-9-16 22: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載1個蝕少少,載10個就蝕更多
咁應該加密班次, 令每班車只載一個人:lol
不如叫哂全九巴的車隊去荃錦拉龍丫,咁做保証有過千架吉車添。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11-9-16 22: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在拍烏蠅時間, 行一次荃錦公路上山(以郊野公園為止)大約只需10分鐘左右
及後8分鐘落山用油量很低, 通常18分鐘行完整段荃錦.
如果呢18分鐘執到5個客總收40元, 當佢開盡一波高轉上到山頂油錢約18元左右
落斜油錢4元, 淨番18元係司機呢18分鐘的人工
唔算太差, 只係蝕車輛折舊
加上錦田八鄉的區內客幫補下, 而且只係用4部車, 蝕極有限
如果行一程荃錦公路用$22蚊油就掂,我諗九巴絕大部份線都應該有錢賺。
況且,對車輛的損耗比油錢更致命。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9-17 00: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行一程荃錦公路用$22蚊油就掂,我諗九巴絕大部份線都應該有錢賺。
況且,對車輛的損耗比油錢更致命。 ...
九巴一年隧道費都俾左三億幾,淨係蝕隧道費既線都唔少,好似263M咁,單層車過一次隧道已經要俾$115
典型路線既營運成本分佈︰員工既成本約5-6成,燃油成本佔2-3成,零件/維修物料成本佔5%,折舊佔15%
上次加價既時候,油價做緊120蚊一桶,而家8-90蚊一桶,營運壓力已經降低唔少
51呢條線唔計depreciation,算係好過263M
你可以咁諗,51行一程既維修成本有無263M過一次既隧道費咁多?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1-9-17 10: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九巴一年隧道費都俾左三億幾,淨係蝕隧道費既線都唔少,好似263M咁,單層車過一次隧道已經要俾$115
典型路線既營運成本分佈︰員工既成本約5-6成,燃油成本佔2-3成,零件/維修物料成本佔5%,折舊佔15%
上次加價既時候,油價做緊120 ...
唔駛用263M比ge。
251M開線當日,即時大幅削減51的服務,而唔係逐步陰乾。再加上251M開線前開辦的51欖隧特車。
究竟係俾隧道費抵,定係繼續行荃錦公路抵,相信不用多說吧?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1-9-17 23:17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唔駛用263M比ge。
251M開線當日,即時大幅削減51的服務,而唔係逐步陰乾。再加上251M開線前開辦的51欖隧特車。
究竟係俾隧道費抵,定係繼續行荃錦公路抵,相信不用多說吧? ...
不過大欖隧道好似 SHK 有份, 雖然九記同佢阿媽係兩條數黎 o既,
但某程度上都可以話係左手交右手 ~ 原帖由 AVD1 於 2011-9-18 12: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過大欖隧道好似 SHK 有份, 雖然九記同佢阿媽係兩條數黎 o既,
但某程度上都可以話係左手交右手 ~
小弟不認為三號幹線的營辦商,同九巴/載通係同系公司,同改線有任何關係。
載通本身都係上市公司,都要同自己的其他股東交待。
營運效率及收益率永遠係第一考慮,至於益唔益到同系公司嘛,除非對前者毫無影響啦。
若果都係唔信,就講兩個例子:
373A曾經有段時間唔行大欖,改行青沙,究竟係乜原因?
元天線私牌車,照計行大欖有著數,反正隧道費都俾同系公司賺番,仲慳時間同油添。
但偏偏大部份私牌車都行屯門公路喎。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