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ay 發表於 2012-1-1 12:47

原帖由 8351 於 2012-1-1 12:43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照你咁講 Trident 既轉向軸心咪同dragon一樣?
都是由中軸和尾軸摩擦力所形成?

無錯
但由於車身重量分配不同,Trident轉向軸心移後的情況其實唔明顯

但在類似設計的AP上,個人覺得轉向軸心移後的情況較明顯

nwfb23 發表於 2012-1-2 00:21

問過相熟車長
入街坊彎下,富豪係會自己越行越入,需要向外偷少少位
巨龍就,中尾擔行差不多一樣的軌跡
所以一般情況下,都偏好用巨龍,赤柱線都多數用7頭
但富豪係比巨龍好軑

peterpan 發表於 2012-1-2 02:11

原帖由 tomchen 於 2011-12-31 01:44 發表 images/common/back.gif
講開順便講

附圖有張 B9 最大轉向角度,鋼轆做到 50 度而鋁合金轆做到更大的 53 度
(剛剛才醒起超豪頭軸沒有真軸,超豪換鋁合金轆目的是否同樣就改善迴旋直徑而起?)


ADL方面:
E200最大轉向角度係53度
http://www.alexander-dennis.com/uploads/files/e200_spec_sheet.pdf
E400最大轉向角度係55度
http://www.alexander-dennis.com/uploads/files/e400_spec_sheet.pdf
E500最大轉向角度係55度
http://www.alexander-dennis.com/uploads/files/enviro500_specification.pdf

Trident果然比Olympian好扭軑喎!:victory:

tomchen 發表於 2012-1-2 05:28

原帖由 peterpan 於 2012-1-2 02: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ADL方面:
E200最大轉向角度係53度
http://www.alexander-dennis.com/uploads/files/e200_spec_sheet.pdf
E400最大轉向角度係55度
http://www.alexander-dennis.com/uploads/files/e400_spec_sheet.pdf
E500最大轉向 ...

dominator 頭擔官方資料 lock up angle 係 47度;
leyland olympian 12m (首批 3BL) 官方 spec 迴旋直徑 26m 好大太誇張,推斷應該轉得 47度;
leyland olympian 11m 官方 spec 迴旋直徑 22m,推斷應該轉到 52度;
(所以小弟懷疑 11m 以上後期奧林比安裝平轆可能就係改善轉向幅度,城巴 10.4m 系及其他兩軸 olympian 車隊不用轉平轆因為迴旋直徑都細過 22m 無必要大幅度轉向,如果推理正確小弟有興趣想知無裝平轆的中電車隊真實迴旋直徑會去到幾多米) :lol
有錯請指正。

FS1819 發表於 2012-1-2 08:31

原帖由 tomchen 於 2-1-2012 05: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dominator 頭擔官方資料 lock up angle 係 47度;
leyland olympian 12m (首批 3BL) 官方 spec 迴旋直徑 26m 好大太誇張,推斷應該轉得 47度;
leyland olympian 11m 官方 spec 迴旋直徑 22m,推斷應該轉到 52度;
(所以小弟 ...
呢層我之前都有諗過,但有一點唔明嘅地方係,假設平軨有助改善轉向,甚至可能可以增加條Track同車身傾斜角度,點解SLF年代Dennis、Scania同Volvo都改番用凸軨?

牛奶仔 發表於 2012-1-2 13:55

原帖由 FS1819 於 2012-1-2 08: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呢層我之前都有諗過,但有一點唔明嘅地方係,假設平軨有助改善轉向,甚至可能可以增加條Track同車身傾斜角度,點解SLF年代Dennis、Scania同Volvo都改番用凸軨? ...

照計用平鈴會加闊車軸輪距, 應該對轉向直徑加大, 而且早期九巴十二米蘭都已經用平鈴, 估計應是後期改良了轉向角度, 而且後期版十二米蘭是加長了17cm軸距.
我反而想知用20寸同22.5寸轆對轉向直徑影響有幾大?

牛奶仔 發表於 2012-1-2 13:57

原帖由 superay 於 2012-1-1 12:4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無錯
但由於車身重量分配不同,Trident轉向軸心移後的情況其實唔明顯

但在類似設計的AP上,個人覺得轉向軸心移後的情況較明顯

可能是由於Trident首二軸的軸距較各代的AP都長唔少, 省眙情況無咁強烈, 故軸心後移都較少.

牛奶仔 發表於 2012-1-2 14:00

原帖由 FS1819 於 2011-12-31 17: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根據港大份資料,AD嘅Wheelbase係5459mm,AV係5700mm,但AV迴旋直徑得22.70m,少過AD嘅23.90。

AV轉向大好多似乎係雖一合理解釋 :o

港大份資料都幾錯, AD軸距係4,865 + 1,600mm, AV係4,900 + 1,600mm.

DGCNYO 發表於 2012-1-2 14:06

原帖由 牛奶仔 於 2012-1-2 13: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照計用平鈴會加闊車軸輪距, 應該對轉向直徑加大, 而且早期九巴十二米蘭都已經用平鈴, 估計應是後期改良了轉向角度, 而且後期版十二米蘭是加長了17cm軸距.
我反而想知用20寸同22.5寸轆對轉向直徑影響有幾大? ...
加闊輪距應該無助迴轉半徑,反而能夠有助相對速度高時的轉向平穩度

大轆對快車時的貼地平面有幫助,細的就會慢車時有較好的靈活....

不過講真,九巴有無真的考慮,當年可能有,今日我覺得未必....




原帖由 nwfb23 於 2012-1-2 00:2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問過相熟車長
入街坊彎下,富豪係會自己越行越入,需要向外偷少少位
巨龍就,中尾擔行差不多一樣的軌跡
所以一般情況下,都偏好用巨龍,赤柱線都多數用7頭
但富豪係比巨龍好軑 ...
講得無錯,普通彎巨龍易羅位過豪

牛奶仔 發表於 2012-1-2 14:07

不過計算轉向直徑, 還要只看車輪軌跡的直徑還是要計車身四個角位的空間, 如屬後者, 即使長達11.5米, 但軸距比11米龍還短的AS, 轉向直徑也可以很大.

而中, 尾軸均沒有轉向功能的車, 車輛空載與滿載時也對轉向直徑有更大的影響.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AD vs. AV轉向性能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