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係想知,重組完之後會唔會有人分多左餅
定只係將自己果份餅砌過
用70X/277X 的例子
路線直接左 多左大量通勤客
繁時多左成十幾車客
可以派出大量R字軌搵$$
但非繁在:
1.班次疏落
2.兩鐵合併
3.部份地區要轉乘影響下
黃大仙客大量流失
而個POOL 用多左車 所以有利有弊
而唔同的環境 亦影響巴士公司的傾向
[ 本帖最後由 GM 於 2012-4-15 23:16 編輯 ]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2-4-15 22: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水晶球問題
但係最少要主問題要解決
例如樓上話 74A 主要慳資源,171A 171P 主要分流
所以有時分多咗餅可能只係副作用
不過 948X 就真係為咗搶客... 但所謂既「副作用」只係大家都冇諗過係其中一個效果
就係想討論下,呢D「副作用」例子,會唔會終有一日可以令大家諗路線重組果陣,take care埋呢類作用 原帖由 kay 於 2012-4-15 22:0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過其實我想講反面例子好耐,例如74A
感覺上只係塊照妖鏡,重組後多客少客唔係重點
74A 改去啟業經九龍灣後, 明顯係比以前觀碼年代少左客, 但只要縮線後經營成本低左, 慳番既成本大過車費流失, 已經達到九記想要既效果... 原帖由 GL3789 於 15/4/2012 21: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然唔排除樓下多左條線,有出多d街、消費多d既情況
相信798和263屬此類,其實有唔少(尤為798)乘客並非原有路線的常客,但由於有直車就由稀客變成常客。
一組非巴迷朋友以前住將軍澳很少會去沙田消費,最多會去APM、淘大、德福,而入沙田通常用鐵路(新巴與九巴無轉乘, 兼調景嶺站一程車到九龍塘),但而家有798後就平均一兩個月入一次沙田。
如果只係路線的修修補補可能不會吸引太多新收入
(如251A/251M-不過根據據分區草圖,將來錦上路-八鄉路至波地路一段會發展R(B)類樓宇,可能到時客量會多得很),
但係如果精簡架構以開辦新線/直通線就能有所為。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