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n354 發表於 2013-2-25 12:29

愈攪愈複雜, 限制太多的話, 只會引起民怨

不過實施當日689先生唔係意氣風發去筲箕灣巴總當係自己偉大政績,
做咩而家俾麵粉制造商評為"貪曾做事「乸西」"

volvo_chan 發表於 2013-2-25 13:04

一早已經覺得這個敬老政策推行得太粗疏,長途線被短途客濫用根本是可預見的問題,
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優化這個政策,例如將現時的$2乘車改為車費半價再五折(即全價二五折):

例如:翠林邨->將軍澳賽馬會診所(93K/98A vs 690)
長者坐93K/98A會由現時的$2變為$4.6的半價再五折即$2.3x0.5=只需$1.2,
但如果坐690則會由現時的$2變為$13.4的半價再五折即$6.7x0.5=$3.4

這樣半價再五折(即全價二五折)不但令部份車程會比原先的$2乘車優惠更優惠,
同時亦可減少長途線被人濫用的機會,全價$8.1或以下路線的車費會比現時$2優惠更抵,
我相信半價再五折會比現時的$2更實際更令公帑用得其所,令受惠人士更受惠!

依家我地班納稅人就最慘,竟然要貼錢比人浪費自己的乘車時間,真是多麼的可笑?
現時的長途線被$2客濫用的情況真係好嚴重,見過有長者坐968元朗西上車,谷亭街落車...:@

JC8385 發表於 2013-2-25 13:47

又有天水圍長者在天富總站乘車資七元五角往沙田瀝源的九巴269D線,卻在元朗市中心下車,車程不足一半
呢個case其實無可厚非...:L

dongfeng 發表於 2013-2-25 13:50

原帖由 hkaiw 於 2013-2-25 11: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根本上很多時都有不少非長者、殘疾人士都是付十多二十元乘搭過海線,但是未過海已下車,甚至見過有人乘搭A12線往機場方向,但在筲箕灣便下車。 那位拍片乘長途線,付全費上車,卻只搭短程便下車的站友,是否其中之一呢?;P

syp 發表於 2013-2-25 15:13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3/2/25 11: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根本整個計劃原意係好﹐但係方法用錯了。

應該係政府批一筆錢出來﹐按照過往乘客車資資料﹐批出一筆固定數目給營運商。
如果到最後﹐二蚊人比預期少﹐營辦商可從中獲利。但二蚊人比預期多﹐便要營辦商自行承擔。

在下一次批款 ...

你提出呢個模式好處在哪? 按照過往乘客的什麼車資資料呢? 而家都係「按照過往乘客車資資料」實報實銷, 準確度較高, 但你要按呢個資料另外定一個固定數字, 哪定立數字的準則如何? 為何有較準確數字不用要另估一個?

一個原意係幫助老人的措施變成營辦商有機會從中獲利的效果, 今時今日呢種政策不會被罵到狗血淋頭嗎? 另一方面營辦商又有機會蝕錢, 佢哋又如何樂意補貼差額? 你個政府要討好老人, 惹晒啲老人家來搭長途車搭幾個站, 然後又想貼唔夠俾我 (營辦商), 原本可俾全費的普通乘客又上唔到車, 咁都得?

你呢個模式好似兩面不討好, 兩面不是人噃。而且亦都解決唔到 2 蚊短途客坐長途線的問題。

[ 本帖最後由 syp 於 2013-2-25 15:36 編輯 ]

happykeroro 發表於 2013-2-25 15:40

原帖由 張偉沖 於 2013-2-25 10: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報導根本不盡不實, 重點應該放在如何有效地保證用的乘客係六十五歲以上, 而唔係推翻該計劃的成效,
又一偏頗報導的例子.:L
份報紙名都話左俾你知偏向東方;P

avianwind 發表於 2013-2-25 16:29

原帖由 happykeroro 於 2013-2-25 15: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份報紙名都話左俾你知偏向東方;P

份報紙有冇講過廣州也有類似問題
;P

kei_hk 發表於 2013-2-25 16:49

回復 15# 的帖子

我不介紹有人長程車坐短途﹐反正難以控制﹐唔通上車後突然有急事都不容量乘客下車咩。

而當年推出之時﹐我亦是這樣講﹐ 2蚊坐車﹐係唔係只是政府一力承擔﹐社會商家不用盡社會責任去承擔。

所以﹐根本不應全數由政府補貼差額﹐而是按照實際使用人數/其他公度的量度方法﹐去評估一個政府補貼額 (在公私合作的情況下﹐不應係全數資助﹐例如8折資助)。只要相關營運商符合有關服務要求﹐便可領取政府批出的補貼額。

營辦商自己計算﹐發覺係收取資助後﹐都是有能力提供的﹐便提供2蚊優惠。一家盈利好的公司﹐可以唔收政府資助照提供2蚊優惠。如果收取資助都難以營運的﹐可以唔提供2蚊優惠。


當公私齊齊作出承擔﹐政府的資助便可以比現時的數額減少﹐政府可以把省到的資源投放在其他開支﹐令稅款用得更好。

053h4 發表於 2013-2-25 16:57

syp 發表於 2013-2-25 17:08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3/2/25 16: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不介紹有人長程車坐短途﹐反正難以控制﹐唔通上車後突然有急事都不容量乘客下車咩。


OK, 咁即係你根本唔係回應緊東方篇報道, 我誤會咗你添。我本來以為大家應該會就住樓主的報道回文。


而當年推出之時﹐我亦是這樣講﹐ 2蚊坐車﹐係唔係只是政府一力承擔﹐社會商家不用盡社會責任去承擔。

所以﹐根本不應全數由政府補貼差額﹐而是按照實際使用人數/其他公度的量度方法﹐去評估一個政府補貼額 (在公私合作的情況下﹐不應係全數資助﹐例如8折資助)。只要相關營運商符合有關服務要求﹐便可領取政府批出的補貼額。


而家個計劃咪按「實際使用人數/公度量度方法」囉 ?! 有人實際搭了車, 有差額, 政府就賠實際差額予營辦商, 實實在在。量度方法亦十分公道。


營辦商自己計算﹐發覺係收取資助後﹐都是有能力提供的﹐便提供2蚊優惠。一家盈利好的公司﹐可以唔收政府資助照提供2蚊優惠。如果收取資助都難以營運的﹐可以唔提供2蚊優惠。


你要營運商自己計算能力, 死人都話自己無能力啦, 九巴唔係日日在嗌窮? 到時資助就收咗, 優惠就唔俾, 請問你, 政府可以點樣把關呢? 同埋「收取資助都難以營運的﹐可以唔提供2蚊優惠」, 咁個資助係咩目的, 資助老人點解變咗資助巴士公司營運?


當公私齊齊作出承擔﹐政府的資助便可以比現時的數額減少﹐政府可以把省到的資源投放在其他開支﹐令稅款用得更好。


你假設私人機構係完全憑良心營運的嗎? 這個假設會否很傻很天真呢?

你倒不如就說, 2 蚊優惠, 政府同營運商傾掂數 (不過傾得掂至算啦), 只俾實際差額一個成數 (如: 8 成), 然後「full stop」, 其他慳返啖氣。

[ 本帖最後由 syp 於 2013-2-25 18:55 編輯 ]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東方日報:長途車 短途落 「兩蚊計劃」嘥公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