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個頭腦滿載「巴士一定比輕鐵優勝」的金科定律。
相信如果比你考DSE的話,0分重作。 原帖由 lrt505 於 18-4-2013 19:5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巴士一定係比輕鐵更優勝」此論最近成為金句。
排除巴士迷、輕鐵迷等與交通模式本身無關的因素,為何會有此言?據我所析,輕鐵其實也有不可取代的較佳之處,巴士則也有相對的不足。
第一,輕鐵的載客量比巴士為高,以香港為例 ...
1.首先,我諗你要明白一件事:巴士係道路交通,輕鐵係鐵路交通,標準同要求根本唔同,如何比較?
講起轉彎,巴士可以U-turn調頭,輕鐵可以麼?E200、400可以行屏廈路,輕鐵可以?巴士可以鐘意行第二條路就可以避開交通擠塞/意外地區,輕鐵可以?
講靈活,輕鐵都係未夠班。
2.無錯,輕鐵係多門過巴士,不過如果三度門都有個傻佬唔肯落車,巴士已經上哂客走得。重有,巴士可以飛站,輕鐵唔得,每個站一兩分鐘,巴士都到目的地,你舊鐵重喺路上搖緊。
3.呢個我真係懷疑你有無坐過輕鐵,每年清明重陽我一定坐一轉,講到穩定性,輕鐵會係最top?
加、減速,90度彎,外面睇無咩事,裡面搖哂骰仔,巴士係無條鐵軌跟住行,不過點都無輕鐵咁chok。
2002年12月18日,一輛往兆康站的505線列車在駛入兆康站時前輪滑出路軌,導致輕鐵由兆康站至洪水橋站的服務局部受阻。
2004年9月10日,一輛往天逸的751線列車,在天榮路右轉往天瑞路時,一個車輪爆裂,導致後方轉向架出軌,無人受傷。
以上兩項意外引自維基百科
4.現時巴士上,已發展有足夠裝置,讓乘客逃生,而近年火燒巴士事件中,司機亦有足夠程序及知識應付事件,近年小弟則未有聽聞香港發生有人因巴士燃燒事件喪生。
講起環保,巴士已經跟隨科技進步,使用上最技術以減少對環境影響,新款電池巴士亦已抵港試車,顯示有待技術進步才被逼使用柴油作燃料。
與其比較其中一方無物,倒不如比較下兩邊都會有嘅問題:交通意外,輕鐵同巴士都有機會出意外,世界每樣野都會有機會發生意外,你唔好做人囉。
5.巴士係按路線總長度及預計乘客目的地為定價標準,車資係分流乘客嘅其中一個方法,以避免長途線被短途客濫用。
我相信大家唔會忘記九鐵巴士呢個例子,收錢之後已經避免大量搭"順風車"嘅客,如果番放工時段,全部客逼同一部車,無人會感覺好。 我估主因係輕鐵買單程票唔收金牛, 俾多左仲識找錢 原帖由 kwyeung 於 20-4-2013 21: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估主因係輕鐵買單程票唔收金牛, 俾多左仲識找錢
咁如果張張金牛增值入八仔咪唔駛找錢囉…
P.S.根據樓主一貫乘車方法,無論咩車都應該會入多過所需金額,所以收金牛與否唔影響樓主選擇 如果巴士收費模式可以好似輕鐵沿線車站咁設置八達通“出、入閘機”,即係先收取乘客最高的全費,到站拍機後再退返差額;用返現有巴士上的八達通機確認乘客上車前有拍車站的八達通“入站機”(否則就扣返有關路線的全程車費或分段收費);以保證唔會有用八達通繳費的乘客搭露王車。先唔理設立沿途咁多八達通“出、入站”機的成本,如果可以做到咁;就可以做到兼具巴士的靈活同現有輕鐵的公平繳費模式了(未計現時輕鐵要派稽查抽查逃票乘客的成本)。
[ 本帖最後由 kj9021 於 2013-4-21 20:35 編輯 ] 原帖由 kj9021 於 2013-4-21 20: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巴士收費模式可以好似輕鐵沿線車站咁設置八達通“出、入閘”,即係先收取乘客最高的全費,到站拍機後再退返差額;用返現有巴士上的八達通機確認乘客上車前有拍車站的八達通“入站機”(否則就扣返有關路線的全程車費或 ...
只要乘搭第一程車時同時記錄起始點即可,無須在巴士站設立入站機。
但根據「香港巴X大典」的頁面數字,香港巴士站估計約有3千多個,若全部設置出站機,估計需要二萬多部。
回復 16# 的帖子
但巴士本身係流動的,而車站的設施肯定係固定的;只靠巴士本身的八達通機會唔會影響記錄“起始點”的準確性? 原帖由 kj9021 於 21-4-2013 20:3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但巴士本身係流動的,而車站的設施肯定係固定的;只靠巴士本身的八達通機會唔會影響記錄“起始點”的準確性?
有版友提過話裝GPS喺部車度,開門同時開GPS,關門同時關,解決問題…
另外亦都可以因應現時/增加分段收費,以確保乘客起始點。
不過無論邊樣都好,都會涉及增加巴士公司營運/行政成本,而巴士公司亦因應地區需要而給予乘客選擇,暫時並未有如此需要。(我寧願紅公司減價,都唔要呢啲甜頭。) 我心想,如果輕鐵生玩埋大陸的話,唔知又會點玩?(idea來自「民建聯成功爭取」群組中的大陸事件)
估計可能性(於fb設有投票):
a. 在深圳搭一票制快線比貴幾倍錢但搭最多3個站。
b. 在廣州,將廣佛城巴豪華化。
c. 要求深圳的三大巴士公司開泥的線。
d. 要求廣州的三大巴士公司開泥的線。
e. 以高鐵取代現有的慢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