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t505 發表於 2013-11-13 02:46

探討506改為輕鐵及復辦港鐵特快巴士的可行性

1. 前言

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行走元朗公路的鐵辦巴士服務,計有路線K1X(朗屏—良田—碼頭,1994 - 2005)、K2X(天瑞—市中心—碼頭,1994 - 2004)、K2P(天榮—市中心,2003 - 2006)及A73(天富—市中心—碼頭,2000 - 2009)。然而,在九廣西鐵投入服務後,由於巴士收費普遍較西鐵為高,客量漸減,最終不再服務。

現時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主要的交通方式有港鐵營辦的輕鐵及西鐵綫,前者計有服務路線610、614、615及751。由於現時輕鐵車廂數目不足,路線組合614/614P及615/615P班次亦難以配合,港鐵巴士路線506亦因路面問題經常脫班,不時受到屯門居民指摘,因此,曾經有區議員及居民要求將路線506改回輕鐵服務,但受到輕鐵車廂短缺而未能成事。

根據以往的網上討論,港鐵官方或有網民曾經建議將輕鐵路線614及615取消,並加密路線614P及615P。然而,此建議令不少屯門東部及良田區的居民強烈不滿,認為此舉會使來往元朗市中心失去直接的服務。然而,港鐵已對路線614及615持放棄態度,在2010年8月,路線614兩個全日行駛的拖卡改為單卡,直至2013年4月才在下午繁忙時間增設一個「打仗式」的拖卡。

至於使用西鐵綫來往元朗區及屯門區,雖然要多重轉車,但天水圍相較屯門問題較小,因為西鐵綫天水圍站位於天水圍輕鐵路線的「出口」位置;而西鐵綫元朗站位於元朗東部,朗屏站則不設輕鐵接駁,不便較西的元朗大馬路的居民使用來往屯門區。

由於輕鐵車廂不足,但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港鐵營辦的直接服務有一定的需求,因此現探討以港鐵巴士型式,提供來往屯門及元朗服務的可行性。

2. 現時情況

根據以往的觀察及討論,輕鐵路線614及615需求較為強烈的車程大致如下:
1. 來往屯門市中心及元朗市(來往洪水橋另有路線751服務)
2. 來往景峰、新墟及元朗市(亦有來往洪水橋的學生客)
3. 來往良田區及元朗市(亦有來往洪水橋的學生客)
由於來往山景、龍門居一帶及洪水橋、元朗市另有路線610服務,因此路線615短途客的比例較多。

輕鐵路線614及615在繁忙時間平均每約12分鐘開出一班,非繁忙時間及假日每約15-20分鐘開出一班。行車時間大約如下:
1. 路線614來往景峰及豐年路約為20分鐘
2. 路線614來往市中心及豐年路約為25分鐘
3. 路線614來往豐景園及豐年路約為30分鐘
4. 路線614來往兆禧及豐年路約為33分鐘
5. 路線615來往良景及豐年路約為22分鐘

港鐵巴士路線506來往屯門碼頭及三聖(經屯門站),來回時間約為45分鐘。由總站開出,駛往以下碼頭方向車站所行經的燈位數目如下:
1. 友愛邨(安定站):25個
2. 屯門公園(市中心站):27個
3. 屯門站:28個
4. 青雲站:32個
5. 總站(屯門碼頭):42個

3. 現時問題

路線614及615班次相對較疏落,因此部分沿線乘客會先選乘其他路線(例如:505、614P、615P、751)前往兆康站轉乘適合的路線(610、614、615)前往元朗。現時兆康站在繁忙時間負荷頗大,其中部分使用者乃是在輕鐵路線之間轉乘的乘客。

路線組合614/614P及615/615P獨立班次較為疏落,但沒有協調開出時間,雖然路線614P及615P在2010年8月起加密班次由平均12分鐘一班至9分鐘一班,但現時若兩線列車同時開出,乘客一般須等候約10-12分鐘才有下一班列車。此問題以杯渡至鳳地一帶較為明顯,因為該路段沒有其他班次較頻密的路線同時行經。

港鐵巴士路線506由於循環運作,途經燈位較多,脫班問題較為嚴重,尤以回程為甚,沿線時常出現多輛同路巴士一起駛至的情況(俗稱「拖卡」)。另外,在屯門公園、屯門站及輕鐵車廠站等較多乘客登車的車站,巴士通常要停留約2-3分鐘時間,以處理登車乘客的付費程序,進一步拖慢行車時間。

路線506仍是以輕鐵提供來往屯門碼頭及友愛,經新發(現屯門站)的服務時,單程行車時間約為15-17分鐘,即來回約為32-35分鐘。現時巴士服務雖然稍為延長至兆麟苑,但來回時間增至約45分鐘,在擠塞及客量較高的時段,甚至可能達至55-60分鐘。

4. 建議及其可行性

(a) 路線 506巴士改回輕鐵服務

將路線506改為輕鐵服務,由屯門碼頭來往友愛或三聖,途經屯門站。預計來回行車時間約為37分鐘(友愛)或42分鐘(三聖)。以一輛港鐵雙層巴士載客量約為110人,一個輕鐵車卡載客量約為220人計算,將繁忙時間每4-5分鐘一班巴士計算,改為輕鐵後每8-9分鐘一班單卡應可應付需求。因此,有關輕鐵服務全線只需最少5個輕鐵車卡,全以單卡行走。

輕鐵在大部分路口皆擁有優先過路權,而且建安至市中心一段為高架服務,不受杯渡路較繁忙的路口影響,在客量較高時,停站時間亦較巴士為短,因此會有時間上的優勢。

然而,由於巴士站位與輕鐵站位有所差異,改為輕鐵服務後可能會方便部分乘客,同時對另一些乘客構成不便。輕鐵較巴士方便的地點計有美樂花園、龍門居、青山村的中學、IVE、屯門站東行、屯門公園、友愛邨等;相反則有蝴蝶邨、新屯門中心、富健花園、吉田大廈(只限屯門碼頭方向);屯門站西行、屯門時代廣場、安定邨(只限兆麟方向)等。不過,506改為輕鐵後,上落地點將與其他輕鐵路線一致,不須在先決定乘搭巴士或是輕鐵,例如由美樂花園往IVE,在美樂站1號月台,不管是路線506、610或是615(P) 先駛至,也可以登車前往。

輕鐵座位比例較巴士為低,然而短途客一般較少介意站立乘車,尤以在直路行駛時較巴士穩定的輕鐵列車為甚。雙層巴士大部分座位皆設在上層,但與不少流水巴士服務一樣,乘客一般不大願意前往上層。506路線較為短小,乘客上落車較為頻密,因此應該使用車廂空間較大,上落車處理能力較高的輕鐵列車提供服務。

輕鐵506若以友愛為總站,會令兆麟一帶的乘客失去來往青雲、新屯門中心等的服務,亦會與現751路線構成車務上的不便:若751較506早駛入友愛邨但較遲開出,則須要即時調換兩車行駛路線(俗稱「跳飛機」);若以三聖為總站,則可疏導輕鐵路線505來往三聖及屯門站的客量,但行車時間較長,拉疏班次或使用車增加。

(b) 路線614/P、615/P輕鐵服務重組

此應為最受爭議的事項。曾經多次有網上討論建議將路線614/P、615/P作出重組,取消部分路線,並將部分路線加強服務,不同版本方案,其優點及限制項目節錄如下:

取消614/615,加強614P/615P服務(兆康至元朗:610)
此方案使輕鐵長途路線服務減少,兆康至元朗的服務削減,但同時屯門的區內服務受惠。若將614及615的16卡調往614P及615P,後者每方向可有多達13卡行走(為現時的260%),部分多出的車卡或可用作加強其他路線的服務。然而,來往屯門市中心、良田區及元朗大馬路便會失去直接的輕鐵服務,造成不便。

. 同項,但610及751對調屯門區路段(兆康至元朗:610)
來往市中心、屯門醫院及元朗的服務,有關建議者當時將之編為612(1994年取消的路線);而751則改經大興、鳴琴、青雲往屯門碼頭。此方案可使唯一來往屯門及元朗的路線,可同時服務屯門市中心及屯門醫院,但使天水圍失去直接來往屯門市中心的服務。屯門至元朗線亦有兩個版本:以友愛為總站可使友愛來往洪水橋的服務影響減至最低;以屯門碼頭為總站則可維持碼頭區來往元朗的服務,但屯門碼頭至兆麟一段服務在非繁忙時間可能過盛。

. 取消614/615P,加強614P/615服務(兆康至元朗:610/615)
由於614P由鳳地駛至兆康不能直接調頭回到鳳地,因此有關建議者將614P延長至洪水橋,並利用緊急月台折返。然而,現時路線610及615服務大致重疊,維持兩線「實心」服務可能會使受惠乘客有限。而屯門東路線以洪水橋為總站,無法服務客量最高的元朗大馬路路段,來往元朗市乘客亦多會在兆康轉車,因此有關路線預計兆康至洪水橋一段客量不太理想。

. 取消614P/615P,加強614/615服務(兆康至元朗:610/614/615)
此方案可使屯門大部分地區來往元朗,皆有直接的輕鐵服務,「人人有份」。然而,藍地至洪水橋一段會有四條「實心班次」的服務行走,載客率有限,同時進一步削減市鎮區內服務的資源。

. 取消614P/615,加強614/615P服務(兆康至元朗:610/614)
與第項不同的是,路線615P可以獨立行走,由青松駛往兆康再折返往青松(雖然不能雙向途經麒麟)。而路線614相比615,與610的重疊程度較低,同時途經屯門市中心,因此重要性理應較615為高。此方案理論上不會令各路段的班次密度有改變,但整體班次普遍會較現時為穩定。然而,來往屯門東及屯門西,現時路線614P、615P所提供的循環式服務將會失去,兆康及屯門碼頭總站的轉車乘客或會有所增加。

在五個主要方案之中,本人認為第及項最為可取。然而,基於(a)部路線506改為輕鐵服務的建議,區內路線須要增派輕鐵車卡行走,因此兆康至元朗一段的服務需要減少。(c)部建議是基於本部分第方案的,由於巴士路線506改為輕鐵服務後,會節省約12輛巴士,多出來的巴士可用作開辦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的特快巴士服務,以補償614、615取消後的服務。

(c) 開辦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的特快巴士服務

(b)部建議將路線614及615全面縮短為屯門碼頭來往兆康,令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的服務減少;同時,(a)部建議將506路線由巴士改為輕鐵服務,此舉會多用輕鐵車卡,此同時會節省巴士用車資源。綜合前兩部分建議所得失,利用騰出的巴士資源開辦來往屯門區及元朗區的服務,取道元朗公路以節省行車時間。

若行駛介乎杯渡路及朗天路一段的屯門公路及元朗公路,預計來往杯渡路及元朗廣場╱元朗警署(豐年路站附近)約為12-14分鐘(元朗方向)9-11分鐘(屯門方向),兩者皆較輕鐵所需約25分鐘為短。因此,服務吸引力可能頗大。

506以巴士行走比輕鐵慢的原因主要是上落客頻密及燈位頻密,但若為公路巴士,由於中段長距離不停站,燈位亦較少,可能會比輕鐵快捷。若能提供合理的班次及收費,服務質素將不亞於跨區輕鐵服務。

由於特快巴士可吸走一定比例來往屯門及元朗的乘客,餘下的輕鐵路線610、614P、615P將專注應付短途流水客及西鐵綫轉車客,但由於重組後的614P/615P服務不比現時長短路線聯合班次為少,預期屯門區內路段的車廂壓力將會有所下降。

特快巴士編號可重用K1X、K2X等以強調其快速服務,或以614、615等原輕鐵編號以便原有輕鐵乘客選搭,但此因素影響相對較小。

收費方面,為吸引乘客選搭以減低輕鐵壓力,特快巴士收費宜參考公路頭尾路段相應輕鐵車站來往的收費。以來往市中心及元朗的服務,由於落橋點為豐年路站,故參考市中心來往豐年路的收費為$5.00 / $2.40。同時,路線亦應與西鐵綫提供全費轉乘優惠,以疏導其他港鐵巴士路線的客量,及確保路線客量充足。

來往屯門東部及元朗的路線,參數如下:

. 屯門區總站
由於途經市中心的巴士一般同時會途經置樂花園(506除外),此線也不例外,南面總站若以三聖為總站,來回行車時間最短;若以友愛南為總站,則可能要與九龍巴士的站位作出協調,調離日間停泊的巴士;若以青山灣為總站,在繁忙時間可取代K58的西鐵綫接駁服務,但在非繁忙時間客量可能較低;若以屯門碼頭為總站,服務範圍最廣,但行車時間亦最長。由於本線收費較區內輕鐵及港鐵巴士為高,預期非西鐵綫轉乘的短途客較少,上公路前路線愈長,效益愈低。因此,青山灣可行性應為最高,其次是屯門碼頭。

. 是否途經富泰一段青山公路
若途經新墟、景峰及富泰邨,則可取代港鐵巴士K51在屯門站及北的西鐵綫接駁服務,但整體行車時間會有所延長,由屯門站轉乘本線往置樂花園一帶的位置亦較不便;若不途經以上地區,改為繞經屯門站後上公路(北行仿效城巴B3M走線),行車時間將為較短,但紅橋及新墟街市巴士站位置相較青山公路的巴士站為不便。

. 元朗區走線(此項同時適用於屯西路線)
若以朗屏為循環總站,將不能服務康樂路、大棠路站一段大馬路,循環運作同時可能增加脫班的可能性,服務亦多與西鐵綫朗屏站及K66、K68、K73巴士重疊;若以元朗東為總站,將不途經朗屏,元朗方向須經朗天路、朗屏路、鳳池路、屏會街、安寧路及媽廟路往元朗廣場,較為迂迴,西行則可過水邊圍站後直接駛上公路,亦可與K65一起提供來往大馬路的元朗站西鐵綫接駁服務。

來往屯門西部及元朗的路線,除了以上第項亦適用外,其餘參數如下:

. 開辦的需要性
由於此路線只會服務新圍、良景、建生一帶,與屯門東路線服務屯門市中心一帶服務比較,預期此線客量會較低,並與另一路線K58重疊。若開辦此線取代K58新圍至兆康站一段服務,則會使K58被分割為「兆康站—富泰」及「屯門站—青山灣」(亦可能被東部路線取代)兩段。若此線開辦,兩線將用了前506、K58的用車,同時分別提供原K58來往良景及兆康站、來往三聖及屯門站的兩段服務,來往山景及屯門站則須由加強的輕鐵服務負擔;若此線不開辦,K58則可縮短為來往良景及富泰(途經兆康站)的西鐵綫接駁服務。

. 是否途經青麟路( 項為是時適用)
若途經青麟路,則可同時服務青松站及麒麟站一段,但客量較低,亦可能會延長行車時間,同時總站選址亦成問題:若以山景為總站,雖可同時行經新圍及田景,但路線較長;若以良景為總站,則不可同時服務新圍及田景;若以循環型式行走,則會增加脫班的可能性。若不途經青麟路,改為由寶田出發,經田景、良景、新圍、青田路上公路,對良景而言,行車時間會較短。

. 是否繞經兆康站( 項為是, 項為非時適用)
若繞經兆康站(北)則可同時提供良景一帶的西鐵綫特快接駁,取代K58屯門北路段的角色,但會延長來往元朗的時間。

(d) 與K58巴士相關的附帶改動建議

由於屯門東至元朗新路線已可提供來往置樂花園及屯門站的服務,而預計來往石排及屯門站、市中心的輕鐵服務將會加強,因此建議K58取消(若(c) 及(c) 皆為是)、併入K51富泰至兆康站特別班次(若(c) 為非而(c) 為是)或改為來往良景及富泰的西鐵綫接駁服務(若(c) 為非)。

若是改為來往良景及富泰的西鐵綫接駁服務,建議c 為非而c 為是(即經青田路往兆康站,再前往富泰),將K58改為來往寶田及富泰,途經田景、良景、新圍、建生外圍及兆康站,以提供良景一帶的西鐵綫特快接駁(性質與K76相似),吸引原本使用輕鐵來往兆康站的西鐵綫轉乘客改用。同時,亦可將屯門東至元朗線來回程加停虎地巴士站(但須繞經嶺南迴旋處),與K58提供同方向轉乘機制,方便來往良景一帶及元朗,提供輕鐵轉乘以外另一選擇。

5. 總結

輕鐵服務改動路線將會如下:
506:屯門碼頭—友愛/三聖(最密約7/8分鐘一班)
614:取消
614P:屯門碼頭—兆康(最密約5分鐘一班)
615:取消
615P:屯門碼頭—兆康(最密約5分鐘一班)

港鐵巴士服務改動路線將會如下:
方案1
K51:短途特別班次加強
K1X:青山灣/屯門碼頭—元朗東(經置樂、屯門站、元朗廣場,最密約5/6分鐘一班)
K2X:寶田—元朗東(經良景、兆康站北、元朗廣場,最密約10分鐘一班)
方案2
K58:寶田—富泰(經良景、兆康站北,最密約7分鐘一班)
K1X:青山灣/屯門碼頭—元朗東(經置樂、屯門站、元朗廣場,最密約5/6分鐘一班)

總括而言,此建議主要是簡化輕鐵路線,加密各路線的班次以加強短途及西鐵綫接駁服務,減少脫班問題。輕鐵專注短途服務,而港鐵巴士則開設較長途的跨區服務,取道公路來往,比輕鐵快捷同時免卻西鐵綫多重轉車的不便;點對點接駁服務亦能減少乘客接駁西鐵綫所花費的時間。將輕鐵上落客效率高及巴士可取道公路的優勢同時加以善用,解決現時輕鐵及港鐵巴士服務錯配的問題現象,同時增加整個新界西北對內交通系統的效益,同時為乘客盡量維持最大的便利性。

BlackBird 發表於 2013-11-13 17:45

鐵記重開K1X/K2X誘因其實唔大
首先,西鐵/610/614/615已經提供屯門<>元朗既服務,重開K1X/K2X即係倒自己米
其次,車從何來?
不過假如老九肯做都一試無訪

lrt505 發表於 2013-11-13 17:59

原帖由 BlackBird 於 2013-11-13 17: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鐵記重開K1X/K2X誘因其實唔大
首先,西鐵/610/614/615已經提供屯門元朗既服務,重開K1X/K2X即係倒自己米
其次,車從何來?
不過假如老九肯做都一試無訪

原意是將506改為輕鐵服務,同時將614及615改為巴士服務,便可以分別善用巴士駛公路及輕鐵上落效率高的優勢,改善兩邊的服務。

巴士及輕鐵車卡不會用多,因為是互調資源。

Sita1004-1017 發表於 2013-11-13 21:39

輕鐵方面我建議方案3較可取
本人居住石排,時常乘坐610十分擠逼,所以被迫選擇615

至於614P方面個人建議進一步與751合併,即614P到洪水橋後再沿751回天逸

屯門醫院建議用752(即前720)解決

又或者615及505對調成615P及651,651由元朗往兆康後沿個人建議的553往屯門碼頭,減少與610重疊

特快巴士因有651可以唔需要開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探討506改為輕鐵及復辦港鐵特快巴士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