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議員倡議廢輕鐵
http://www.881903.com/Page/ZH-TW ... x?ItemId=682834&;csid=261_341田北辰倡以架空鐵路取代輕鐵
11.12.2013 16:34
立法會討論優化新界西北鐵路服務的無約束力議案。新民黨田北辰指,輕鐵系統載客量早已飽和,嚴重超出負荷,加上輕鐵要和汽車及行人爭路,無法增加列車或班次,是錯誤的產物,應該考慮輕鐵的存廢,建議興建架空鐵路取代,騰出路面空間,讓其他道路使用者可以暢通無阻。工黨李卓人指,輕鐵在繁忙時間人多擠迫,而且霸佔道路,減慢車流,影響天水圍交通,認為應該長痛不如短痛,重新規劃。
問題來了 :
1. 究竟輕鐵是否不能再加班?(排除列車數目及後勤支援問題)
2. 現時的輕鐵有無提升的空間?(提供運作效率﹐如重整路線)
3. 建議用高架橋﹐又是否一條出路? 拆左之後,要開好多K76或以前658/659的相似路線來往天水圍站及天水圍各區,睇黎1分鐘一班都得,但路面交通可能因此更多………
繁忙時間輕鐵減慢了車流,咁重組巴士線行少D天水圍路線,將天水圍區既服務集中D,停三、四個站就上天影路、天慈路,但要乘客轉車,有冇人肯?
李卓人淨係理天水圍……作為一個屯門友,眼見天水圍的班次密屯門成倍,我唔係話天水圍冇需求,但屯門的需求其實也不少。反而天水圍非繁既輕鐵有時真係尾站都仲有坐,但鳴琴上505仍然可以極有困難,將部分天水圍班次俾屯門,會唔會解決了他的「影響天水圍交通」論點? 輕鐵可以變做低地台,
同其他車其享路面,
已經好好多
而家大馬路迫到死 原帖由 SSBT 於 2013-12-11 20: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輕鐵可以變做低地台,
同其他車其享路面,
已經好好多
而家大馬路迫到死
咁做繁忙時間大家一齊塞死,因為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班輕鐵到站,
鐵路可以同時大量上落客既好處盡顯,如果搞共享路面好似電車咁,
因為大馬路路面非常有限,到時會否變成輕鐵同巴士齊齊塞埋站?
反而全段架空大馬路一段其實可行,朗天路至大棠道站全段架空,
車站設在橋上並與現有天橋連接,部份車站加建新行人天橋,會否更能方便用家?
最少以現有水邊圍同元朗廣場天橋既設計,乘客有方便到~ 原帖由 石頭 於 2013-12-11 21: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咁做繁忙時間大家一齊塞死,因為平均每2分鐘就有一班輕鐵到站,
鐵路可以同時大量上落客既好處盡顯,如果搞共享路面好似電車咁,
因為大馬路路面非常有限,到時會否變成輕鐵同巴士齊齊塞埋站?
反而全段架空大馬路一段其實 ...
到時成條大馬路日光日白都冇陽光照到…
又會話阻礙通風引起環保問題… 其實大馬路得咁濶
冇咗輕鐵都只係兩邊頂盡有三條行車線 (有啲位可能得兩條)
又要塞番啲區內巴士小巴線落去
又要整燈位俾人行
個問題都係冇解決到
拉番落地面
個月台都仲係會留喺度頂住行車線
元朗個問題係太著重大馬路週圍
要向外發展先至解決到問題 德國不少地區也有名為Stadtbahn的「混合型」輕軌系統,在較繁忙地區架空或地下行走,在郊區則在路平面行走。它們大部分車身闊度(2.65m)、電力供應(600-750V DC)、車速(70-80km/h)等皆與香港的「西北鐵路」相近。
拆除整個「西北鐵路」重建只會浪費不必要的成本,如重置車輛等。應該考慮如杯渡路及青麟路般將較繁忙的路口高架化,又或者地下化(例如天福路路口受西鐵站限制上空空間時)。日後發展新支線時,亦應該採用可提供獨立路權的軌道方式,例如高架及地下軌道等。 其實可唔可以參考之前電車公司起啟德連接系統嘅建議?
將舊有輕鐵拆除,用現代化電車取締,同時發展西鐵支線
未來幾年都有幾條鐵路落成,,巴士線都CUT唔少...
MTR可以藉住E個機會各3間巴士公司借車...代替興建期間停駛嘅輕鐵服務 原帖由 鴨咀帽 於 2013-12-11 23: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可唔可以參考之前電車公司起啟德連接系統嘅建議?
將舊有輕鐵拆除,用現代化電車取締,同時發展西鐵支線
未來幾年都有幾條鐵路落成,,巴士線都CUT唔少...
MTR可以藉住E個機會各3間巴士公司借車...代替興建期間停駛嘅 ...
現代化電車由於地台較低的關係,車輪組件等會阻礙企位的設立,因此相同長度載客量可能比現時輕鐵為低。
興建高架╱地下軌道及「輕鐵特快路段」(類似巴士使用的快速公路)應該可以提升載客效益,同時減低對路面車輛(即汽車)的干擾。
相信在任何情況下,削減新界西北的「街坊鐵路」服務,不論是否增加巴士服務,也應該會受到當地居民較強烈程度的反對。
[ 本帖最後由 lrt505 於 2013-12-11 23:31 編輯 ] 輕鐵有無提升班次的空間? 個人認為一定得. 以元朗為例, 好多時一兩分鐘一班得來仲有不少三五分鐘甚至朝早七點半左右曾經有個七分鐘的缺口, 中間一架車都冇. 如果朗天路至洪天路之間有掉頭路軌開到短途車攝落中間位已有改善.
另外天水圍車密過屯門, 我認為係集中同分散的結果. 屯門N條分支, 6 條線分埋每段非主幹得 2 條線左右, 計埋前面路口轉左定轉右等於得番 1 個選擇, 唔疏至奇. 天水圍 4 條線除左翠湖之外多數都有 3 條線, 對面月台條線又一樣去到所有目的地. 我覺得只係多分支同密班次取捨囉
回 #6, 大馬路未有輕鐵之前係兩邊全三線. 只要肯移走燈柱呀電話亭呀之類, 開 3 線一定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