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gdog 發表於 2014-4-4 22:09

根本直頭要諗下16座小巴係唔係有問題呢
而家鄉郊線無人搭又係16座
線王又係16座,但係巴士又閒閒地都成7-80人可以上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4-4-4 22:19

原帖由 dogdog 於 2014-4-4 22: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根本直頭要諗下16座小巴係唔係有問題呢
而家鄉郊線無人搭又係16座
線王又係16座,但係巴士又閒閒地都成7-80人可以上
在清晰分工之下應該是:
1. 雙層巴士線(70-120人)
2. 單層巴士線(25-60人)例如:城巴11/12/12A/12M/76
3. 小巴(16人)

可惜現在巴士公司普遍不肯開單層線,寧願疏車雙層減成本
結果個位真空咗
應該由單層線處理的位置
一係變成極疏車巴士線,再唔係就變成小巴線王
用西貢做例子就是九巴94(疏車)/綠小1A(塞死西貢公路)
其實可否放寬條例令小巴公司可以開單層線處理堆‘線王’?

[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14-4-4 22:22 編輯 ]

mingfai31 發表於 2014-4-4 22:49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4-4-4 22: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在清晰分工之下應該是:
1. 雙層巴士線(70-120人)
2. 單層巴士線(25-60人)例如:城巴11/12/12A/12M/76
3. 小巴(16人)

可惜現在巴士公司普遍不肯開單層線,寧願疏車雙層減成本
結果個位真空咗
應該由單層線處理的位置
一係變成 ...

唔好有誤解
11既客量理應要用雙層
只係因為有道路限制

[ 本帖最後由 mingfai31 於 2014-4-4 22:54 編輯 ]

mingfai31 發表於 2014-4-4 22:53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4-4 18:2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將某些綠小線原班人馬轉制做專利巴士,如何?即轉制後仍由綠小公司經營,變相為巴士服務引入競爭,初步建議以以下線為試點:
港島區:4B、4C、40、44M、47M
九龍區:37A、37M、46
新界區:1A、44系、58S、102、140M ...

轉埋專利82M即刻摺俾你睇
直頭冇晒競爭;P

mingfai31 發表於 2014-4-4 22:57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4-4-4 21: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公路綠小線應該由巴士做
小巴只有16個位
這代表只有16個人攤分公路油錢,成本貴,小巴公司難做的同時乘客又要挨貴價
現在多客的公路綠小線用得太多車,根本就難以請到足夠司機,用巴士加大載客量相對efficient
另外,44系 ...

巴士線難做就話難QUIT姐..小巴線即刻摺左啦

另外..求其舉個例
新界條618點計?

busfunfun 發表於 2014-4-4 23:02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4-4-2014 13: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公路綠小線應該由巴士做
小巴只有16個位
這代表只有16個人攤分公路油錢,成本貴,小巴公司難做的同時乘客又要挨貴價
現在多客的公路綠小線用得太多車,根本就難以請到足夠司機,用巴士加大載客量相對efficient
另外,44系 ... 其實係巴士唔肯做/唔想做
好似92同1A完全重疊
但老九就因為巴士損耗勁...虧蝕而cut車
1A呢類長途線就用車海做到發過豬頭
老九就繼續慢慢un...再cut車

HF3204@243M 發表於 2014-4-4 23:06

巴士公司做唔到小巴線
(以前用 AT 俾小巴插到飛起)
小巴公司做唔到巴士線
(明明 313 88D 409 呢啲小巴公司有心做,巴士公司搏唔做,小巴都係成日話唔夠人同車)

咁點解唔可以開放市場?

HR9710+KU1391 發表於 2014-4-4 23:09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4-4-4 21: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公路綠小線應該由巴士做
小巴只有16個位
這代表只有16個人攤分公路油錢,成本貴,小巴公司難做的同時乘客又要挨貴價
現在多客的公路綠小線用得太多車,根本就難以請到足夠司機,用巴士加大載客量相對efficient
另外,44系 ...

長途小巴線,要16個客分攤車費都算,最重要係無了期唔知幾時才上到車.
長途小巴線就算用旅遊巴都還好過小巴,旅遊巴都等如3架小巴載客量.
44系搵雙層巴或旅遊巴做,起碼舒緩司機不足問題.
慈雲山37M小巴,用返小巴我覺得冇問題,反而仲好,因為總站,等幾多架車等幾耐都仲有預算;同時,搵雙層巴做短途接駁線,由上客至開車都用5分鐘,但車程只係10分鐘.其實唔合效益.

groom1002 發表於 2014-4-4 23:26

好像綠巴44 vs 九巴261為例子,如果九巴唔係短視,261早在95年存在
宜家逼令綠巴44 轉為九巴,小巴一定拉大隊慢駛遊行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14-4-4 23:50

原帖由 mingfai31 於 2014-4-4 22: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巴士線難做就話難QUIT姐..小巴線即刻摺左啦

另外..求其舉個例
新界條618點計?
如果小巴可以直接quit,就唔會出現現在為數不少的蝕錢小巴線
唔好以為這些小巴線一定做緊鄉郊接駁,實際上有跡象顯示一些市區小巴線都無錢賺
而馬生曾經話過小巴生意易蝕錢好難做(理由相信是未能請夠司機/油費上升)
已經可以見到小巴根本就不是蝕錢‘即刻摺’

另外,無人話所有公路小巴線都要轉巴士,只是有一堆線有條件而已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巴士及小巴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