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可以學新加坡改合約形式經營嗎?
新加坡例子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mobile/singapore/lta-to-contract-out/1115356.html
叫曾俊華拿200億出來, 買起晒香港所有專營巴士, 再同MTR整合.
咁就可以發揮最大效益 到時應該只會有鐵路接駁線 你心入面想下好啦
我們的港共政權只會將果200億賑濟「同胞」
到時得d"語"通、五洲"蟲"、"咁"龍周街行 澳門依家既巴士服務有辦你睇 樓上幾個好心睇下內文先啦
你地辛苦引段新聞黎好好討論,你地睇都唔睇就Ban:L
至少起碼都知計畫特別係車廠同巴士係政府所有
而唔係好似非專利咁完全合約外判晒
回復 5# 的帖子
你睇下宜家港共政府承辦商合約,好多合約係政府提供設備及辦公室,
承辦商(即係外判)提供人手及人力資源管理,做非法定的工作,
由於合約係價低者得的關係,人工好低(成日只比到$30咁多)
所以成日轉人,成日short人,做野求其
係ar,承辦商都話扣錢lo,出警告lo,係做唔到la,
最好term左我,轉左第二間公司都係咁
根本承辦商接左合約經已係獨市生意,
服務上無對手競爭,咁服務點會好呢? 原帖由 dogdog 於 2014-5-22 23: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樓上幾個好心睇下內文先啦
你地辛苦引段新聞黎好好討論,你地睇都唔睇就Ban:L
至少起碼都知計畫特別係車廠同巴士係政府所有
而唔係好似非專利咁完全合約外判晒 ... 不妨比較下香港同新加坡兩地政府近幾年視巴士呢樣交通工具做緊咩角色
同埋香港嘅運吉每當有新鐵路線通車,係有幾積極咁取消哂全部目的地同鐵有重疊嘅巴士線
之後你就會發現新加坡果套唔啱香港用... 原帖由 3ASV3-JE1672 於 2014-5-23 00: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不妨比較下香港同新加坡兩地政府近幾年視巴士呢樣交通工具做緊咩角色
同埋香港嘅運吉每當有新鐵路線通車,係有幾積極咁取消哂全部目的地同鐵有重疊嘅巴士線
之後你就會發現新加坡果套唔啱香港用... ...
新加坡現時購買私家車必須先競投「擁車證」(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為期10年,
之後續期更要必須繳交一筆可觀的費用,數量還得由政府控管。
加上各種零星支出,付出的總金額可達汽車原價的8倍之多,
因此,不少新加坡人鑑於擁車成本高昂,自然採用公共交通工具出入,
而政府對巴士服務更大力投放資源促進市民乘搭,以進一步遏止私家車增長。
Ref: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1009/280059.htm
雖然新加坡一旦有新鐵路支線通車,亦有削減部份巴士服務,
但因目前巴士及鐵路的關係是互相合作
(在新加坡,利用Ez-Link Card乘搭巴士轉乘另一線巴士或地鐵,無論任何方向、任何轉乘點,都有轉乘優惠)
而且現時兩大巴士公司(新捷運及SMRT)同時兼營鐵路,
政府又會重視巴士服務的改善,如BSEP (Bus Services Enhancement Programme)。
個人認為,在香港,與其大量削減巴士線導致市民不便,
不如試行引入控制私家車增長的措施,或者嚴厲打擊私家車在市中心街道違例泊車或停車候客的行為,
減少私家車導致交通擠塞。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14-5-23 09:17 編輯 ] 香港唔會咁做,因為要收多D首次登記稅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14-5-23 09: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新加坡現時購買私家車必須先競投「擁車證」(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為期10年,
之後續期更要必須繳交一筆可觀的費用,數量還得由政府控管。
加上各種零星支出,付出的總金額可達汽車原價的8倍之多,
因此,不少新加坡人 ... 如果只係學星洲某些措施,是否可行?以下可以試:
1:將巴士線規劃權移交予交諮會及(立法會、區議會)交通事務委員會(運輸署可行政指令開新線,但不能行政指令縮/撤線),巴士公司只可提建議,或對已作出之建議提出意見,不得干涉路線規劃
2:重訂統一車費表(所有公司一體遵照,包括港鐵巴士)
3:實施跨公司免費互轉(澳門式BBl),可連續用兩次,每次間隔於180分鐘內
4:實施類似BSEP之計劃,按交諮會、議會、運輸署之要求,開新線或加車,BSEP之新線,一律公開投標,聯營線之加車,則各公司平分,長遠實施一線一公司
[ 本帖最後由 mak5052 於 2014-5-23 23:16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