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達誠提早在2014年8月15日離任.
香港電台報導:韋 達 誠 提 早 於 下 月 15 日 離 任 港 鐵 行 政 總 裁
--真的有點突然. :L 有線而家做緊直播...
相關報道: http://cablenews.i-cable.com/webapps/news_video/index.php?news_id=437182 之前有新聞話政府不能讓韋達誠平安留任至合約完結為止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206799 都係揾個人祭旗
至少佢都算係有心搞服務
而唔係只會睇住盤數. 原帖由 ksmbh 於 2014-7-16 2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都係揾個人祭旗
至少佢都算係有心搞服務
而唔係只會睇住盤數.
佢係紐約唔係出名睇住盤數架咩 原帖由 ksmbh 於 2014-7-16 23: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都係揾個人祭旗
至少佢都算係有心搞服務
而唔係只會睇住盤數. 佢有心搞服務?
只係搞包裝工程啫。 原帖由 brian 於 2014-7-17 01:37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佢有心搞服務?
只係搞包裝工程啫。
最少他任內真係有改善了顧客層面的事﹐又唔係真係包裝工程。
列車加密次﹐增加了闊閘機。
加密班次﹐可能乘客都唔會好明顯覺的﹐加左同無加都FEEL唔到﹐當係包裝工程。
但闊閘機係好明顯的﹐真係方便了乘客的。
是否他下達的要求/指示﹐我便不知了。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4-7-17 15:2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最少他任內真係有改善了顧客層面的事﹐又唔係真係包裝工程。
列車加密次﹐增加了闊閘機。
加密班次﹐可能乘客都唔會好明顯覺的﹐加左同無加都FEEL唔到﹐當係包裝工程。
但闊閘機係好明顯的﹐真係方便了乘客的。
是否他下達 ...
我覺得呢D"改善顧客層面"既措拖
都係增加支出為實
多左支出, profit margin就會少左
低過利潤管制限額
就可以繼續有加冇減機制:victory:
我就寧願非繁迫少少, 慳返d車錢喇 做錯野仲白支人工俾佢到約滿, 無天理 原帖由 Lelouch 於 2014-7-17 04:25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覺得呢D"改善顧客層面"既措拖
都係增加支出為實
多左支出, profit margin就會少左
低過利潤管制限額
就可以繼續有加冇減機制:victory:
我就寧願非繁迫少少, 慳返d車錢喇 ...
這些真係不同人有不同睇法﹐同埋有無親身體會到。
車站改善﹐加闊閘機。
唔知你有無見過全車站得一部/最主要的一部 闊閘機﹐出及入閘的人都係2邊排晒隊﹐真係睇下2邊的人﹐邊個快拍卡便邊一邊搶來用未?
同一問題係持續幾年﹐多年來都無派人去闊閘機維持秩序﹐更好笑的係客務中心及車站控制室都在視線範圍之內。
唔知你又有無試過在假日下午較後 或 黃昏時間﹐係可以連車都上唔到?
在繁忙時間又可以有人上唔到車﹐但前題係這條線係仲有加班能力。
好易估到邊到線啦。
以前8-10分鐘一班車﹐迫晒大嶼山回市區的人﹐青衣站係可以令到有乘客上唔到車。而家咪好d囉﹐6-8分鐘一班車﹐每班車人數減少了﹐上唔到車的機會減少﹐即使要等多一班車都減少了等候時間。
再之前企硬10分鐘﹐連荃灣線接應的一班車﹐仲跨張。荔枝角開始去到太子﹐可以個個站都清唔到客。
黃昏繁忙時間﹐以前係青衣及東涌車係1:1﹐而家改做1:2 與早上睇齊。以前東涌車真係班班迫爆﹐有時在荔景看到班東涌客迫唔到上車﹐真係............
而家﹐整體上每班車真係比以前分散平均﹐無以前一班車迫到爆﹐一班車只有少數人要企的古怪現象出現。但受到青衣短程車影響﹐青衣車一定會較鬆動的。
以上的改善﹐唔知係你所講門面工程﹐定係真係有需要啦。
我會答係後者。
以前這家公司太過著重文件數字﹐只是看文件數字﹐唔理實際情況﹐令到有條件去改善服務的事都唔去做。
例如東涌線假日為例﹐有一點我係承認﹐便是車廂空間係未盡用的﹐但係實際上亦好難用到盡﹐原因係bb車 + 背囊 + 一袋二袋的血併收獲﹐令到實際可載客空間減少。
單看文件數字﹐得確係無需要加班。但係親身去體會﹐便明白車廂係有如返工放工的情況。
又例如早前的 "笑話"﹐一平方米企幾多人。結果咪又係要全面﹐盡力去加車加班。如果繼續用文件數字做標準﹐你想有改善服務都幾難。
韋生來到可能真係有去過不同的路線視察實際情況﹐知道邊一處有改善空間﹐從而落實改善服務。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