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K2 發表於 2014-12-25 17:49

講開藍田站, 一直覺得現有月台下層是有預留空間,
方便日後用作轉車站用途

KZ9314@YCC 發表於 2014-12-25 18:37

原帖由 LAK2 於 2014-12-25 17: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講開藍田站, 一直覺得現有月台下層是有預留空間,
方便日後用作轉車站用途
如果有預留空間的話
藍田站月台理應出現像九龍站及林士站般的"危險 密閉空間"標示
但現實中藍田站沒有 所以理應沒有預留空間

THB 發表於 2014-12-25 19:12

感謝樓主大大的分享!

將城真地鐵很福利啊!

LAK2 發表於 2014-12-25 23:55

原帖由 KZ9314@YCC 於 25-12-2014 06:37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有預留空間的話
藍田站月台理應出現像九龍站及林士站般的"危險 密閉空間"標示
但現實中藍田站沒有 所以理應沒有預留空間
藍田站其中一邊路軌已經露天, 可能因為咁而並非「密閉」空間?
當然以上只係個人猜測, 純粹搭車經過近觀塘那邊出/入站時見到下方好似有野

K仔 發表於 2014-12-28 20:23

原帖由 Hongkonger 於 2014-12-24 02:0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除馬鞍山之外,將軍澳新市鎮當然也會有其專屬的運輸研究報告。將軍澳的規劃由 1980 年開始由工務署 (Public Works Department, PWD) 轄下的
新界發展署 (New Territories Development Department, NTDD) 進行,
而 Junk...
寶林邨和寶翠公園之間的曲線走廊,經過新市鎮多年發展後,現時還有沒有能力容納新鐵路線?例如,把東九龍線(鑽石山-寶琳)的走線設於該處地底是否可行呢?

小弟的初步構想,是希望把寶琳站地底化,再把將軍澳線沿這條曲線延伸直駁東九龍線往鑽石山方向,讓東九龍線在將軍澳新市鎮內的覆蓋範圍更廣。

K仔 發表於 2014-12-28 20:30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4-12-24 03:0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謝謝樓主,都好耐無見過依批圖既真身。
(雖然迪仔當年向我提及過藍田山既方案)

據我了解,東隧通車後,將軍澳延線係 90 年代初係港鐵內部的確做過比較詳細研究,
研究過藍田一開二分支/轉車站問題。

當然,依批文件我未見過,亦無 ...
小弟對你所講將軍澳支線方案和北港島線的關係很有興趣。在發現九龍灣和柴灣車廠不足以應付北港島線的用車量,決定增設將軍澳車廠後,是怎樣推論到要把將軍澳線獨立成線?為甚麼沒有採用觀塘線由油麻地到藍田後分支前往寶琳、上環的方案?

dennis28a 發表於 2014-12-29 03:07

原帖由 K仔 於 2014-12-28 20: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小弟對你所講將軍澳支線方案和北港島線的關係很有興趣。在發現九龍灣和柴灣車廠不足以應付北港島線的用車量,決定增設將軍澳車廠後,是怎樣推論到要把將軍澳線獨立成線?為甚麼沒有採用觀塘線由油麻地到藍田後分支前往寶琳、上環的方案?

如果無記錯,將軍澳支線車廠問題就真係複雜得多,
不過先抱歉,我再調查舊資料,時序應係將軍澳線獨立成線先,因為唔同因素再將車廠搬到將軍澳。

將軍澳支線可行性研究報告(1994 年)曾經研究唔同方案,包括
1. 觀塘線分支
2. 獨立成線,觀塘經油塘去寶琳(觀塘/藍田轉車站)
3. 獨立成線,取代觀塘線過海(現時方案)

第一個方案當然不理想,因為觀塘線分支會引致東隧班次大減;
第二個方案係技術上問題,觀塘站再架空有一定難度;
第三個方案係相較於上述兩個方案理想。

當解決將軍澳支線定線,第二個問題係鰂魚涌站承受能力,
鰂魚涌站原設定流量為 35 000 人次,但到 96 年已經到 45 000 人次,
所以需要增加一個轉車站,以便承受他日東九龍以及將軍澳日益增長既乘客流量。

而無記錯,當時已經有文件指出「紓緩鰂魚涌擠塞工程」除解決轉乘問題外,
亦可按原有政府發展方向,進一步向西的港島北填海區伸延。
(同一時期,政府正進行港島北填海區發展研究,以及《鐵路發展策略 2000》)

因為咁既原因,將軍澳支線同紓緩鰂魚涌擠塞工程本身就有潛在空間進一步發展。

再解釋將軍澳支線初步計劃(1996 年提交政府方案):
藍田(觀塘線)/鰂魚涌(將軍澳線) - 油塘(油塘灣車廠) - 調景嶺 - 將軍澳 - 坑口 - 寶琳

本身油塘灣車廠設計只係方便將軍澳支線基本車務需要(日常停泊),任何大修依舊要依賴九龍灣車廠,
但依個車廠容量根本不利他日將軍澳支線進一步向港島發展,所以地鐵公司最終放棄油塘灣車廠計劃。

巧合地,政府正進行小赤沙發展研究,而政府又願意為地鐵公司提供小赤沙 86 區工業用地作為車廠,
以及為地鐵公司日後作為物業發展賺取收益用,條件係地鐵公司需要代政府將 86 區發展。
(整個將軍澳支線二期正式刊憲之前一年臨時提出,一直都唔係原有規劃內)

最後,係 2000 年地鐵宣傳將軍澳支線,一直提及過:「已預定設施以接駁將來可能在港島興建的支線/Potential for extension on Hong Kong Island」。
之後發生既事,正正係《鐵路發展策略 2000》提出既北港島線,所謂「預留設施」,正係指天后廟道掉頭隧道。

PS:人老記憶力都差左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4-12-29 03:24 編輯 ]

dongfeng 發表於 2014-12-29 11:31

回復 17# 的帖子

假如不是原有規劃,為何百勝角隧道近環保大道出入口,在第一期興建時,已有5個?

mak5052 發表於 2014-12-29 13:22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4-12-29 03:0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本身油塘灣車廠設計只係方便將軍澳支線基本車務需要(日常停泊),任何大修依舊要依賴九龍灣車廠,
但依個車廠容量根本不利他日將軍澳支線進一步向港島發展,所以地鐵公司最終放棄油塘灣車廠計劃。

當年建議油塘灣車廠想建於何處? 是現在油塘站對開搬走船廠, 然後填海嗎? 其等級若與未來東西走廊紅磡車廠比, 是否相當?

ctb8107 發表於 2015-1-4 04:26

留意到當年完全冇考慮過百勝角同康城既存在。

btw, 唔知百勝角站有冇可能重見天日呢?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將軍澳地鐵走線規劃文件